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蚂蚁实验     
梁海迪  孙晓丽 《辅导员》2011,(23):38-38
一天.我做了个蚂蚁吃食的试验。这个实验是测试蚂蚁喜欢吃什么食物。我需要准备的食物是有点化了的奶糖,一只昆虫,一片菜叶、一些木屑、一张白纸……  相似文献   

2.
《昆虫》一课我是按照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判断的思路来教学的。具体步骤如下: 一、精心准备 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且要在上前一课时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蚂蚁是怎样生活的,要求每个学生采集一、两只活的大蚂蚁,放在自制的观察瓶内,带到课堂上来。我事先准备的是几套昆虫标本,如:蚂蚁、蝴蝶、蜻蜒、天牛等。每桌准备一些放大镜,事先放在学生的课桌上。  相似文献   

3.
一、汇报课前活动,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   师: (课前安排了捉蚂蚁活动 )小朋友们,你们捉到了蚂蚁吗 ?是在哪里捉到的?   生:石头底下捉到的。   生:在树底下捉到的。   生:在墙角底下看到有几只蚂蚁,我跟它们一起走,看它们进到一个小洞里,就找到一根小棍去挖那个洞,结果挖到了很多蚂蚁。(生举起一只蚂蚁)老师你看,我还找到了一只长了翅膀的蚂蚁呢。 二、激发思维,提出有关蚂蚁的问题   师:这个小朋友发现了一只长了翅膀的蚂蚁,其他小朋友,请你们说说捉蚂蚁的时候有什么发现,也可以说说,关于蚂蚁你想知道一些…  相似文献   

4.
解救公螳螂     
去年暑假的一天,我在门外草丛里捉了两只螳螂,把它们带回家养在丝瓜叶上。我经常给它们捉蚂蚁和苍蝇吃,它们自己也捉丝瓜叶上的小虫吃。 到了秋天,两只小螳螂变成了两只大螳螂。爸爸告诉我,这是一公一母。有一天,我正在给它们捉蚂蚁吃,忽然  相似文献   

5.
蚂蚁不迷路     
蚂蚁是极其常见的动物。我常常在小院里可以见到它们。它们为了生存,经常单个或成群结队地出来找食物。可无论走多远,它们总能准确地找到家门。我觉得纳闷:蚂蚁是怎么辨别方向的呢?为了解开这个疑团,我对蚂蚁进行了观察。一个星期天我做了一个实验:先捉来一个大蚂蚁,把它放在门前的烂泥上,再用一个很大很大的圆竹筒罩住它,只让它看见天空,我睁大眼睛看着,这只蚂蚁竟还能准确地辨别方向;我不甘示弱,又用一块黑布罩在竹筒上,把天空和周围的事物全挡 住,这时,蚂蚁就慌乱起来,到处乱转。从这个事实说明,太阳的位置和太阳的光…  相似文献   

6.
学习《蚂蚁》这一课,课前我让孩子准备好了放大镜、昆虫盒、蚂蚁、水盆等。在课堂上我没有照本宣科,只是让孩子仔细地观察蚂蚁,运用各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尽可能多地去探究蚂蚁身上的奥秘,然后看看谁的发现多。学生们饶有兴趣地观察着自己捕捉来的各种各样的蚂蚁,有的将蚂蚁放在水盆里,观察它是不是个游泳健将;有的将面包屑撒在昆虫盒里,看蚂蚁如何为了食物相互争斗;还有的在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蚂蚁是否长胡子……孩子们时而为一个新的发现欢呼雀跃,时而为一个蚂蚁的壮烈牺牲而发出一声轻叹,时而为了看法上的分歧而争得面红耳赤。而我,此刻只…  相似文献   

7.
暑假里的一天,我在家闲得无聊,便跑到院子里去玩,发现一队蚂蚁在搬运东西,有的东西较大,几个蚂蚁就齐心协力一起搬。我看得入了迷,连妈妈喊我吃晚饭了我还不愿离开。后来我找了一只盒子,捉了几只蚂蚁装进去带回家玩。到家后我把装蚂蚁的盒子放到  相似文献   

8.
在昆虫的世界里,小虫子们都过着安逸、平静的生活,蚂蚁家庭也不例外。可是有一天,昆虫世界的粮食突然减少了,虫子们没有足够的食物,也都开始死亡。蚂蚁家庭的大长老站在一根树枝上,大声地喊着:"我的子民们,我们的粮食已不够吃了,我们需要一次全体大迁移,去别的地方找食物!"蚂蚁们听了,飞快地收拾好了自己的用品,准备进行大迁移。一大群蚂蚁整齐地排在一起,向前走去,就像一团黑色的物体在移动。第二天,它们来到了河边。这时,大长老  相似文献   

9.
爷爷家的院子里种着许多植物,常常引来各种昆虫,我经常会捉一些来研究。周日下午我做完作业,一个人闲着没事,便又在院子里的植物旁转悠,想从一些平凡琐事中寻找乐趣。 忽然,我看见一片绿叶上,一个白点正在叶子上慢慢移动。出于好奇,我拿出放大镜观察起来。原来是一只蚜虫!它慢慢爬到叶子的中央,贪婪地吮吸着叶汁。这时一只小蚂蚁向蚜虫爬  相似文献   

10.
暑假里的一天,我在家闲得无聊,便跑到院子里去玩,发现一队蚂蚁在搬运东西,有的东西较大,几个蚂蚁就齐心协力一起搬。我看得入了迷,连妈妈喊我吃晚饭了我还不愿离开。后来我找了一只盒子,捉了几只蚂蚁装进去带回家玩。到家后我把装蚂蚁的盒子放到桌上,吃饭、看电视、洗澡、睡觉,把蚂蚁的事给忘了。  相似文献   

11.
捉蚂蚁     
中午吃完饭,我见操场边的草坪上,同学们三个一群,四个一伙,不知在干什么。我好奇地凑上去,原来他们正在比赛捉蚂蚁,看着他们兴致勃勃的样子,我不由自主地加入了捉蚂蚁的行列。我拿着一只口袋和一根筷子般大小的木棒,找同学要了点三角耙,弄成碎末,撒在草丛里。一  相似文献   

12.
冻蚂蚁     
为了弄清人被冰冻后能抢救过来的说法是真是假。我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我先捉来两只蚂蚁。把它们放入一个盛满冰块的盒子里。只见两位不幸者慌张地爬动了几下,就蜷缩成一  相似文献   

13.
我的发现     
记得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我对鸟儿特别感兴趣。平时,见伙伴们捉一些鸟儿放在笼子里喂养它。我也想体会体会那是什么滋味。于是,我便想捉一只鸟来做我的实验品。朋友告诉我,如果遇到嘴上叼有昆虫的小鸟,就证明它已经有了子女。跟踪它就可以找到鸟巢。我把这句话牢记在心,希望有一天能让我遇到一只嘴上叼有昆虫的小鸟。  相似文献   

14.
内容简介总是让小布丁罚站的小小老师真是太"可恨"了!不就是昆虫吗?这就捉几只来给你看看!本来是要云郊外捉几只虫子吓唬小小老师的小布丁和朋友们,在穿过一个奇怪的山洞时,竟然意外变成比蚂蚁大不了多少的小人儿!平是看起来可爱的昆虫,此刻都变得巨大无比,凶神恶煞。螳螂  相似文献   

15.
孙元伟 《家教世界》2012,(11):21-24
内容简介总是让小布丁罚站的小小老师真是太"可恨"了!不就是昆虫吗?这就捉几只来给你看看!本来是要去郊外捉几只虫子吓唬小小老师的小布丁和朋友们,在穿过一个奇怪的山洞时,竟然意外变成比蚂蚁大不了多少的小人儿!  相似文献   

16.
在进行“昆虫纲”的教学时,学生都很想知道和证实一下昆虫触角的嗅觉作用。所以我们在课外科技活动时与学生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过程是这样的:捉几只蟑螂(蜚蠊)放在不能逃走的器皿或小盒内俄两天。同时准备两只小空盆或小水桶,在一个盆内放上一点食糖和木屑。三天后,将饥饿的蟑螂放火盆内,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饥饿的蟑螂摆动着头上丝状的触角,一会去碰碰食糖,一会再去碰碰木屑,然后就爬到食糖上啃食起来。另一个盆内同样也放入食糖和木屑,再放入剪去触角的蟑螂,立即可以看到蟑螂爬来爬去,到处乱啃起来,已经无法分辨出什么是能…  相似文献   

17.
在一节教学“蚂蚁”课上(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中的一课),整个观察活动学生都很投入,情绪高,讨论热烈,一切都在按照教师预设的教学方案进行,很顺利。接下来就该是带领学生到校园内送蚂蚁回家(因观察的蚂蚁是在校园中的一个蚂蚁窝捉的)。教师正组织学生准备外出,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提出一个问题,“老师,蚂蚁是怎样走路的?它有6条腿,走路时先抬哪只脚,后出哪只脚呢?”问题一提出,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同学们都在沉思着,教师一时也愣住了,在教案设计中没有这个内容,因而,在课前也就没有作这方面的准备,并且,这个问题三言两语…  相似文献   

18.
正4月19日多云团结互助,是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个人都要以团结互助为光荣。小时候,我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只蚂蚁出去找食物,忽然遇到一阵风,被吹到河里,蚂蚁大声喊道:"救命啊!"正在这时,有一只小鸟飞过,这看到蚂蚁这样,就啄起一片树叶给蚂蚁,并帮助蚂蚁上岸。蚂蚁十分感激小  相似文献   

19.
与大多数终日在外游荡的昆虫不同,蚂蚁有自己的家。蚂蚁总是忙忙碌碌地四处寻找食物(图1),对于小蚂蚁来说,爬过一个土堆,就相当于人类翻过一座高山;走过一片草丛,就相当于人类穿过一片树林。那么,蚂蚁是如何保证自己不迷失方向而准确地找到回家的路呢?  相似文献   

20.
蚂蚁,是一种很常见的小昆虫。以前,我对蚂蚁的印象不是特别好,只知道蚂蚁会咬人。但爬白云山的一次经历让我了解到了蚂蚁感人的一面,也使我对这种小昆虫充满了敬佩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