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先生在短篇小说《孔乙己》中以酒店小伙计的视角记叙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三个主要场景的精彩描写道出了孔乙己最终成了"孔乙己",让读者在鲁镇酒店的小格局中看见了当时的大社会。  相似文献   

2.
《教师用书》在分析孔乙己性格特点时说:“孔乙己教‘我’识字,分茴香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表现了他善良的心地。”(见人教社《教师用书》第165页),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有误。笔者认为,《孔乙己》在开头三段交待了孔乙已将要“出场表演”的环境后,紧接着用三段内容写了孔乙已的身世和被取笑侮辱的情形。可见孔乙己所生活的  相似文献   

3.
赵爽  赵宏梅 《教学随笔》2016,(5):148-149
鲁迅先生在短篇小说《孔乙己》中以酒店小伙计的视角记叙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三个主要场景的精彩描写道出了孔乙己最终成了“孔乙己”,让读者在鲁镇酒店的小格局中看见了当时的大社会。  相似文献   

4.
揣摩     
《孔乙己》用的是第一人称写法。可是篇中的“我”是咸亨酒店的小伙计,并非鲁迅自己,咱们确切知道鲁迅幼年没当过酒店小伙计,这就可以提出个问题:鲁迅为什么要假托这个小伙计,让这个小伙计说孔乙己的故事呢? 大概鲁迅要用最简要的方法,把孔乙己活动的范围限制在酒店里,只从孔乙己到酒店喝酒这件事上表现孔乙己。那么,能在篇中充当“我”的惟有在场的人。在场的人有孔乙己,有掌柜,有其他酒客,都可以充当篇中的“我”,但是都不合鲁迅的需要,因为他们都是被观察被描写的对象。对于这些对象,须有一个观察他们的人。于是假托一个在场的小伙计,让他来说孔乙己的故事。小伙计说的只限于他在酒店里的所见所闻,可是,如果咱们仔细揣  相似文献   

5.
初读《孔乙己》,觉得鲁迅先生让孔乙己扮演了一个“小丑”的角色:孔乙己死要面子,是咸亨酒店中“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迂腐又以设问句做标题,引起思考,激发读者兴趣。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开头:孔乙己是“小丑”,他的悲剧看似自食其果———初读感受。喜卖弄学问,竟然不合时宜地想要告诉小伙计“回”字有四种写法……总之,初读时我感觉正是孔乙己自身的“小丑”行为导致了他的悲剧。细读《孔乙己》,便发现事情并非这么简单,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很发人深省。孔乙己善良:将为数不多的茴香豆分给小孩子们享用。我想那些慢慢踱进…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之友》1989年第10期刊载《试评孔乙己性格中的善良》一文,(作者任仁,以下简称《试评》)读来颇有与众见识不同的新意。但文中所评“善良”,我有不同看法。《试评》一文,将孔乙己性格中的善良概括为两点:一是受了欺侮,不图报复泄恨,而  相似文献   

7.
联系鲁迅先生生平,再次细读其"最喜欢"的《孔乙己》,我们竟至发现:酒店小伙计"我"和孔乙己都是先生影子一般的存在——或者,我们甚至可以说,《孔乙己》近乎先生的"夫子自道"。既如此,对于孔乙己的形象与性格也颇有重新分析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朱强  郑园林 《考试周刊》2014,(16):25-26
<正>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从微观的角度写了一个下层知识分子遭受践踏、凌辱,完全失掉人的尊严,最后被社会吃掉的悲剧。小说的主人公孔乙己善良、儒雅,却善良得迂腐、儒雅得可怜。许多人认为孔乙己的死是当时的封建科举制度造成的,笔者认为当时的封建科举制度固然有弊端,但是把孔乙己的死因完全归咎于封建科举制度有些不妥,笔者认为对孔乙己的死负最大责任的应是他自己。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社会环境固然对一个  相似文献   

9.
鲁迅写小说常常用第一人称“我”叙事抒情。就拿《呐喊》来看。在十四篇中,用第一人称写的就有八篇之多。在《彷徨》的十一篇中,也有四篇用第一人称。这些小说中的“我”.或作为主角出现.或为衬托主人公而设,或串连故事,或直接抒情议论.从不同角度起到深化主题、增强艺术感染力的作用。《孔乙己》中的“我”的身份是酒店小伙计。在旧社会,等级森严,伙计是专门侍候人的下等人,地位已经很低了,而小伙计则连伙计都不如,社会地位更低。但就是这个连侍候人的资格也没有的、最被人瞧不起的小伙计,也用势利的眼光来看孔乙己,用讥笑的口气来叙述孔乙己的经历。使人确确实实地感受到孔乙己社会地位的低下,他已沦落到连小伙计也不如的地位了。此外,运用了第一人称的方法来写,虽然叙述  相似文献   

10.
鲁迅在小说《孔乙己》中,有一段关于孔乙己教小伙计写字的细节描写: “……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种写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相似文献   

11.
《孔乙己》的叙述者“小伙计”表现为三个维度上的不可靠性,即事实、价值和感知轴上的不可靠,作者鲁迅正是利用了不可靠叙述的特点,把更大的叙事目的编织在叙述行为中,探讨不可靠叙述的目的使读者理解这类叙事的技巧内涵,同时激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2.
拍卖善良     
精灵山谷里,有很多很多的精灵。其中有一位红色的精灵。她的背包里总是装着一颗名叫"善良"的果子。她有很多很多的朋友,她每天都很快乐。有一天,红精灵心想,如果我把这些善良卖掉,应该可以换好多好多的钱。于是,她来到山谷中央,取出那颗名叫"善良"的果子,摆在一块石头上,大声吆喝起来:"拍卖善良喽!快来买哟,起价1元钱喽!"小鸟赶来了,挥动着翅膀,高声说:"我出1元钱!"小兔赶来了,张大三瓣嘴,高声说:"我出2元钱!"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描写一个叫做孔乙己的人物:他读书不成,潦倒非常,终于做小偷,被人家打断了腿,默默而死。其中表现出旧式教育的不易发展人的才能,潦倒的读书人的意识和姿态,以及社会对于不幸的人的冷淡——除了随便的当作取笑的资料以外,再没有其它的关心。全篇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那酒店小伙计说他在店里专管温酒,单调而无聊。“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就从孔乙己引人发笑,使人快活这一点上,把孔乙己这个人物刻画出来,让读者认识。刻画虽不限于一方面(计有孔乙己所受的教育,生活越来越坏的过程,心绪上的颓唐而自负等方面),可是着墨不多,而且都以小伙计在酒店里的所见所闻为范围,而且都不脱离“引人发笑,使人快活”的线索。后一部分,用孔乙己所欠的酒帐作  相似文献   

14.
粉板,是旧时商店里暂时记账用的白漆牌子,是一宗不起眼的小物件。咸亨酒店就有这样一块。它在文中一共出现三次。粉板的第一次出现,是在“我”听到人们背地里对孔乙己议论之后。它的这次出现,从侧面揭示了孔乙己性格的一个方面:他善良、诚实的天性,并没有因受到封建教育制度的毒害及生活的窘迫而完全泯灭,还是值得同情的。所以,在“我”看来,“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粉板的这次出现,也为情节的发展作好了准备。孔乙己是个多余而无用的人。他,“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平时,他的  相似文献   

15.
《孔乙己》的叙述者“小伙计”表现为三个维度上的不可靠性,即事实、价值和感知轴上的不可靠,作者鲁迅正是利用了不可靠叙述的特点,把更大的叙事目的编织在叙述行为中,探讨不可靠叙述的目的使读者理解这类叙事的技巧内涵,同时激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6.
<正>【主题导语】"善良",就是心怀慈悲,善待生命,关爱他人。善良是抚慰心灵的最佳良药,让世界充满仁爱,让岁月满溢温馨。善良是一团温暖的火,温暖你我,让我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感受到世界的美好。【选文一】有一种善能穿透心灵程刚朋友托我办一件急事,往回返的时候已是深夜。我直接找了一个私车,和两个陌生的小伙儿一起拼车返程。两个小伙儿很年轻,上车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最爱<孔乙己>的原因,主要是创作态度的"从容不迫".<孔乙己>构思的精妙可简括为两点:一是大题小做,小中见大,通过酒店小伙计的所见所闻,塑造小人物孔乙己,透视的却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达的是深刻的主题思想.二是用喜剧的手法表现悲剧的题材,把沉重的思想感情寄寓在轻松幽默的形式里,举重若轻,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8.
善良的种子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神把一朵七色花送给一个善良的人,每一瓣可以实现一个心愿。他把第一瓣送给一个找不到家的孩子;第二瓣,救了一个遭遇洪水的村庄;第三瓣……第七瓣,他没有留给生命垂危的自己,却把最后这片美好的花瓣洒向人间。故事之中,最最感动人的是善良。做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对人善良,善良也会来到自己身边。播种善良,你会收获希望;心存善良,快乐就会围绕在您身旁。  相似文献   

19.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最喜欢的一个短篇小说。文中虽然没有非常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可孔乙己这一艺术形象却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呼之欲出,给读者以立体美的享受。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作者把孔乙己这个封建社会的读书人放在一个令人窒息的社会环境里去,让读者去品味孔乙己这一形象的可悲结局,从而给读者以悲剧的美感。也就是说,作者从不同角度,用透析的方法描写一个典型环境,衬托孔乙己,使孔乙己这个形象达到“形似”与“神似”的统一。作品从两个不同角度展示了小说的环境。首先,作者从小伙计的角度,展示了孔乙己生活的场所——…  相似文献   

20.
谈《孔乙己》的艺术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乙己》是鲁迅现代小说艺术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美。以现实主义写作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穷酸、迂腐而又淳朴、善良的封建社会旧知识分子的悲剧形象。文中一连串的笑声,使孔乙己的命运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意味,这正体现了以喜剧写悲剧的写作手法。作者对主人公孔乙己形象的刻画形神兼备,将其穷酸、迂腐的性格特点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文章结构的安排更是独具匠心,作者截取主人公在酒店喝酒的生活片断,用小伙计的陈述,写尽了孔乙己一生的悲惨、悲凉。同时,文章的语言精练、准确。可以说《孔乙己》不愧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篇杰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