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凡新闻评论,理应具有新闻性。它总要结合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紧密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选题立论,总要以新闻事实作为立论的由头和说理的论据,依托新闻事实而发言。对于专栏小言论(也称新闻小言论)来说,新闻性这一特性则表现得尤为突出。它除了有一些是配合当天或新近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而外,更多的则是将有关作者本人所闻所见所感具有新闻要素的新鲜事实作为话题和立论的由头,并且直接输入文中由此挑开话题,引发议论。这样,新闻和评论这两种新闻手段在这里已是水乳交融合为一体了。如果说,微型  相似文献   

2.
新闻述评,简称述评,也称新闻分析、记者述评、报道式评论等。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新闻报道,也不等同于一般的新闻评论,而集新闻和评论于一体,夹叙夹议,评述合一。既要叙述所输入的新闻事实和有关材料,以作为议论的对象、由头、背景和根据,又要对新闻事实作出精当的评析,以阐述见解、揭示底蕴、分析议论为写作宗旨。一句话,它是由新闻与评论这两种基本体裁相互糅合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新闻评论文体。它兼有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各自的长处,新闻性和政论性融为一体,显示出它在新闻宣传中的重要地位和导向功能。在运用并写作新闻述评方面,目前也还存在一些不足。诸如篇幅过长,呆板乏味,以及以述代评或评无深度等。  相似文献   

3.
新闻评论学作为新闻学的一门学科,新闻评论作为新闻体裁中的一种,自有它特有的性质。研究并弄清这种特性,既是新闻评论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又对新闻评论工作的实践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新闻评论的基本特性,是题材的新闻性,选题的针对性主题的倾向性、体裁的论理性。 一、题材的新闻性。 新闻评论,在“评论”前面冠以“新闻”二字,充分说明了二者有着不解之缘。没有新闻性的评论,如政治评论、文学评论、音乐评论、影视评论等等,便不能称为新闻评论。具有新闻性的评论,才能称有新闻评论。新闻性是新闻评论区别于其他议论文的一个根本属性。 新闻评论的新闻性,说的是评论与新闻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它依托新闻论理,直接评述新闻、点明新闻价值、补充新闻不足、阐明新闻意义、深化新闻主题、加重新闻分量、扩大新闻作用等几个方面。 1、依托新闻论理。 这同毛泽东同志1919年说的“傍着活的事件”来写评论是一个意思。评论依托新闻报道。甚至同新闻结  相似文献   

4.
提笔写作新闻评论需具备这样三项基本要素。一是事实,即具有新闻性的确凿的事实材料,以此用作评论的论据、由头、铺垫或衬托,这是立论的基础。二是独到的见解、论点和道理,这是立论的核心,是对事实材料进行本质概括和思想升华的结晶。三是说理论述,这是将上述两个要素即事实与见解、材料与观点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具体过程,是评论写作成败优劣的关键。实践表明,事实和道理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新闻评论是一种议论与新闻两种文体结合的边缘体裁。它源于议论文,在报纸以政论文为本位的时代,新闻评论重“评论”而轻“新闻”。随着全球新闻事业的发展,报纸逐渐由“以政论为本位”转入“以新闻为本位”,新闻性逐渐得到加强。新闻规律强调了新闻评论的时效性,要求新闻评论以新闻事实为依托,追求信息量,以鲜明突出的新闻性吸引读者的注意。新闻性在新闻评论写作中的表现是,立论以新闻为主要根据,其他材料,包括取自于史实的材料,仅为旁证。  相似文献   

6.
重新认识新闻评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评论的特点需要根据发展了的新闻评论实践进行重新认识。把新闻性、政治性和指导性作为新闻评论的特点是不合适的。新闻评论有五大特点 :以新闻事实为依托、时效性、思想性、论理性和大众性。  相似文献   

7.
电视的魅力在于像、声、字合一,视、听、读兼备,一身数技,三全其美。只有将电视这些独特的表现手法,合理而巧妙地运用到电视评论中,为评论的三要素服务,才能让电视评论产生一种与众不同、令人赏心悦目或惊心动魄的情趣与意味,从而增加可视性。新闻性由头趣在引人入胜新闻评论与其他评论相比,共性是政论性,个性是新闻性,而新闻性又大多体现在一个新闻由头或新闻切入点。选好一个新闻由头,或可先声夺人引人入胜,或可开门见山点出论点,或可为正文展开论证做好铺垫,甚至可让由头兼职充当典型论据,其作用不可等闲视之。电视评论选择新闻由头比起…  相似文献   

8.
新闻评论中有一种普遍存在的事实材料,一般置于评论的开头部分,用以"挑开话题".这类事实材料一般新闻性、时效性都比较强,尽管它们并不一定是评论要分析和判断的对象.它们在业内被称作"新闻由头".比如,原人民日报评论员范荣康的<新闻评论学>中所说,"多数新闻评论,不过是拿新闻作‘由头',从新闻生发开去议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陈植源 《新闻知识》2001,(10):38-39
和其它言论体裁相比,小言论更注重新闻由头的选择和运用,可以这么说,没有新闻由头的小言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言论。新闻由头,不仅是小言论新闻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小言论一种常用的立论方法。有了恰当的新闻由头,议论可以缘事而发,顺理成章;反之,缺乏新闻由头的小言论,不仅议论容易空泛,而且分析说理也容易简单生硬,令人难以信服。一新闻由头,实质上是新闻事实的反映和体现。但并不是所有的新闻事实都可以成为小言论的由头。那么,什么样的新闻事实才能成为小言论的由头呢依笔者所见,能成为小言论由头的新闻事实大致有以…  相似文献   

10.
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两种基本的新闻手段。前者以说理议论为其特征,后者以报道事实为其职责,两者各显其能又互相配合,取长补短,从总体上增强新闻宣传的新闻性和指导性。毛泽东撰写新闻评论,常常打破文体的固有界限,将评论与事实报道这两种新闻手段结合起来。结合的方式,一种是依托报道配写评论,以收画龙点睛之效;另一种是将评论与报道有机糅合成一体,形成一种说理与叙事有机结合进行论述的具有独特风采的新闻评论。  相似文献   

11.
短评属于议沦文范畴。在新闻写作中,它是以短小精悍的体式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以揭示其本质意义的一种文体。 短评是配合新闻报道同时发表的评论。它可以为一则新闻配发,也可以为一组、一个栏目的新闻配发。 短评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新闻性 短评是以报道为依托的评论。它所涉及的问题,不仅是真实的和有新意的,而且其发论的  相似文献   

12.
增强新闻评论的新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政治性论文不同,作为新闻评论,它不仅应具有明显的政治性,还得具有一个突出的特性,即新闻性。实际情况表明,大凡不具有或缺乏新闻性的论说文,可以是一篇具有学术价值的政治论文,但决不是一篇令人称道的新闻评论作品。目下,新闻评论的新闻性这一特性比之以往虽已逐渐被各新闻媒体所重视。但确实也有为数不少的新闻评论缺乏新闻性,缺乏信息量,或者新闻性不鲜明、不突出,只是一味干巴巴地讲些空话套话,引不起受众的广泛兴趣。新闻评论行家范敬宜同志主张新闻评论应多让读者品尝鲜货,像顶花带露的新鲜黄瓜那样,招人喜欢;而不宜…  相似文献   

13.
新闻报道十分讲究时效性。如果时效性太差,也就不是新闻而是历史了。杂谈文章呢?它也是注重时效的。当然,它的时效性不应该像对新闻那样去作要求。如果说三五天前的事实已算不了新鲜的新闻;那么三五个星期之内的事由杂谈文章引述出来作为“由头”,也不算太陈旧。 如果说把新闻报道的时效要求称之为新闻性的话,那么杂谈文章的时效要求可以称之为现实针对性。具有现实针对性的文章,也就可以认为具有了时效性。当然也还要求引述以作为论据、特别是作为“由头”的事实,不能是太陈腐的、人所周知的故实。 白居易有一句名言:“歌诗合为时而作,文章合为时而著。”这里的“合”是“应该”之意。由此可见,“为时”历来都是  相似文献   

14.
王兰 《新闻记者》2007,(3):44-45
时评要有新闻性强的由头评论是新闻的衍生物,是对新闻的进一步拓展,所评论的新闻本身是否可读及可拓展,对时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时评由头的新闻性强,受众的关注度高,评论的读者相对来说也会较多。而且比较而言,在评论之中,时评的时效性要求更高一些,这也是时评从其它评  相似文献   

15.
我们执笔的新闻评论《“香花风波”说明了什么》,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和中国广播奖一等奖。从作者写作初衷来说,这篇评论的成功,除了“机遇”因素之外,主要是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敢抓“难点”,二是善取“类型”。新闻评论是新闻报道的旗帜,既要有所感而发,又要有所为而评,既要有新闻性,更要有指导性。只有抓住人所关心、众所牵心的普遍性问题,敢于就国计民生、大政方针方面选题立论,评论才能高屋建瓴,片言立要。但重大问题往往既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又是新闻报道的“难点”。从此立论,具有显著性,但也容易缺乏新闻性,流于老生常谈。所以,许多一题一论或一事一议的评论,喜欢避其“难”而取其“易”,小角度,小题材,敲边鼓,绕圈子,其结果往往得之“新巧”,失之“厚重”。《“香花风波”说明了什么》(以下简称《香》文)却挑  相似文献   

16.
新闻性小言论作为一种言论样式,也要有论点,论据、论证,还要有新闻色彩、理论色彩、文学色彩,这样有可读性、可信性,才能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在这么三四百字的小天地里,达到这个要求,实在不容易。因此,必须在“巧”字上做文章。 一、善于“借题发挥” “借题发挥”是小言论写作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也是小言论写作的一大特色。所谓“题”,主要是新近发生的值得评价的事实,或某种社会现象、思潮。也可以是对当前有针对性、寓意深刻的历史典故、文学形象、寓言以及名人名言或民众之言。直接借用新闻性事实之题,在小言论写作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一是以事为“由头”立论。所借之事本身应触及具体矛盾。便可以作为能发议论的引线,据事立论。如《为看客忧》一文,(《光明日报》94.1.13),引用“在哈尔滨颐园街上,30多人围观一男子强奸妇女,有些人还爬上墙头去看个分明。在广州的繁华街头,几百人围观歹徒侮辱一孕妇”的事实,一针见血地挑开“为看客忧”的话题。立论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有强烈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比起其他新闻评论文体,新闻述评在帮助人们解惑示趋、发挥舆论导向功能方面显然有着独特的优势。鉴于它集新闻性与政论性于一身,便于展现新闻与评论的综合功能,既要直接输入各种新闻性事实、信息和资料,又需对其作出直接的分析和评价。在摆事实讲道理的结合上层开叙事和议论,  相似文献   

18.
王文 《新闻知识》2003,(10):46-47
新闻评论就是“具有新闻性的评论文章”,具有新闻性就是要与新闻有密切关系。既然与新闻有密切关系,那么肯定就与事实密不可分,因为事实是新闻的生命。但是新闻评论是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19.
新闻评论具有强烈的新闻性、鲜明的政治性和广泛的群众性,它以快捷、深刻、尖锐的特点,成为新闻报道的点睛之笔。现代新闻传播越来越重视新闻现场和新闻评论,因此,新闻评论作为灵魂和旗帜的地位日益凸显和巩固。一个媒体言论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了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一、评论本体属性对独立品格的要求新闻评论的本体属性也对新闻评论者的独立品格提出了要求。要厘清这一问题,有必要掌握新闻评论的根本特性。一是新闻评论依赖事实的新闻性。新闻评论,顾名思义就是评论文章中涉及的事实具有新闻性,这也是新闻评论区别于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根本属性。新闻评论所选用的事实需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只有这样针对事实所发的评论才有针对性,才有说服力。选择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实作评论,是写好一篇评论文章不可少的基本前提。新闻评论依赖的事实主要有以下几类:新近产生的事物、新近消亡的事物、新近发现的事物、新近变动的事物、新的经验和新的问题等。二是新闻评论传播的时效性。所谓新闻评论传播的时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