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的政治工作报告自始至终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两个字“改革”。可以想见,在十四大之后,全国将掀起更加高涨的改革热潮。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学习江泽民同志的十四大政治工作报告,首先和自然而然地想到的是新闻界自身的改革问题。这几年,新闻工作为改革鸣锣开道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我们自身的改革搞得怎么样呢?用一句话讲,这里仍然是宁静的港湾。在这港湾中只有大潮送来的涟漪。只有大船航行激起的波纹。是不是新闻单位无需改革没啥可改了呢?绝对不是的。我们知道,现在新闻单位的机构设置、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新年献词     
在全党全国人民学习贯彻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热潮中,我们迎来了1994年。 《决定》清晰地描绘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我们建立新体制的总体规划和行动纲领,是对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具体化和系统化。今年是贯彻《决定》的第一年,改革的力度比较大,改革的难度也比较大。我们面临的改革,既有整体推进,又要实施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3.
一、出版工作面临着极好时机第六届“中国图书奖”发奖大会暨出版改革与发展战略研讨会,是在党的十四大召开后、全国正掀起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热潮之际举行的。十四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归根到底是因为有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出版事业也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才得以迅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这次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是在党的十四大之后召开的。十四大进一步强调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鲜明地提出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并根据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分析,确定了九十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我们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认真贯彻十四大精神,结合实际,研究如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总结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阐述了基本路线的形成过程,同时指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这无疑为今后的改革开放注入新的活力,我们新闻工作者要为之鼓与呼。有人说,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这次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掀起了第二次改革的浪潮,此话有道理。这次与1978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都起到了排除“左”的干扰,促进思想解放,强化改革意识的作用。我们作为新闻工作者,不仅要跟上改革的形势,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大总结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阐述了基本路线的形成过程,同时指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这无疑为今后的改革开放注入新的活力,我们新闻工作者要为之鼓与呼。有人说,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这次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掀起了第二次改革的浪潮,此话有道理。这次与1978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都起到了排除“左”的干扰,促进思想解放,强化改革意识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的新闻传播应如何与此相适应?”这是党的十四大决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新闻界所共同思考的问题。(一) 十多年来,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我们的新闻报道已逐步转到以经济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了。然而,我们的经济报道仍然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为十多年来的经济改革,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其取向是市场,其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我们的新闻报道不能很好地同经济改革合拍,通过对十四大报告的学习,现在应该是看得更清楚了。  相似文献   

8.
宋义  陈欣 《新闻前哨》2003,(2):31-31
回望20世纪,我们的电视新闻改革几乎都是围绕着曝光与纪实这两股热潮在展开。应该说,这两股热潮使电视传媒有了难能可贵的“受众意识”和“用事实说话”的勇气,电视新闻由此开始告别“假大空”,而渐渐回复其真实与交流的本来面目。然而,面对近乎顽症式的“两张皮”新闻、“四季歌”新闻和没有前瞻性的总结式报道,我在想,这种新闻到底做给谁看。受众  相似文献   

9.
十四大开幕的第二天,通讯员小马就受领导的指派,去一个基层单位采写“用十四大精神指导工作”的报道。这个基层单位的领导说:“十四大才开两天,我们对会议精神还没有全面掌握,在指导工作上还没有什么经验,是否过一段时间,等确实有了经验时再来采写。”小马回答说:“这是领导交给的任务,必须完成;另外,等过一段时间再写,别人都有了经验,报纸就不会登我们的了。”于是,小马只好在那里挖空心思,硬着头皮做文章。这种生扭“瓜”的现象,在我们的新闻写作中是常见的。上边一个精神下来,下边还没来得及学,或者刚刚传达,有的同志就去写“经验”;一项工作结  相似文献   

10.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1994年迈着矫健的步伐走来。在这辞旧迎春的日子里,瞩目全国一派大好形势。过去的一年,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各方面的工作都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新局面。今年,更将是“非常的一年”,“改革的步伐很大,是十几年改革措施出台最多的一年”。四顾以往,展望未来,令人欢欣鼓舞,心情激奋  相似文献   

11.
十四大开幕的第二天,通讯员小马就受领导的指派,去一个基层单位采写“用十四大精神指导工作”的报道。这个基层单位的领导说:“十四大才开两天,我们对会议精神还没有全面掌握,在指导工作上还没有什么经验,是否过一段时间,等确实有了经验时再来采写。”小马回答说:“这是领导交给的任务,必须完成;另外,等过一段时间再写,别人都有了经验,报纸就不会登我们的了。”于是,小马只好在那里挖空心思,硬着头皮做文章。这种生扭“瓜”的现象,在我们的新闻写作中是常见的。上边一个精神下来,下边还没来得及学,或者刚刚传达,有的同志就去写“经验”;一项工作结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党的十四大的东风,市场经济的大潮,都在更新我们的观念,转换我们的脑筋,清新我们的思想。社会转型,万物皆流,人心思变,进一步改革开放的热潮,为出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中国图书评论》提出了新的标准。在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里,《中国图书评论》将以认真贯彻十四大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思路开展图书评论工作。经济类和为现代化建设直接服务的图书仍然是我们评论的重点。这种评论应该直面现实,透过书内的评论引发出书外的思考,我们还要通过对这些书的综合性评论,不仅把握现象的分析,更着重出版行为和出版  相似文献   

13.
《新闻知识》编辑部与陕西潼关招商市场开发服务总公司联合举办的“市场经济与新闻改革”有奖征文评选于6月16月揭晓、获奖作品共13篇。其中一等奖(空缺),二等奖3篇,三等奖10篇(获奖作品篇目另发)。 这次征文活动旨在推动新闻界积极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十四大精神,繁荣新闻理论研究,推进新闻改革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提高新闻宣传质量以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两个文明的需要,基于此,在党的十四大召开后不久,本刊编辑部决定开展这次征文活动,于1993年第2期刊登征文启事,从第3期起,开设“市场经济与新闻改革征文”专栏,到1994年2月结束。历时一年。征文期间,广大新闻工作者、新闻界专家和理论研究工作者踊跃赐稿,涌现出一  相似文献   

14.
自2001年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来,全国各地逐步掀起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潮,这次新课程改革被认为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教育领域一次深层次的“革命”。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展开和深入,人们发现如同  相似文献   

15.
报纸怎样宣传好党的十四大精神?我认为,很重要的一条是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帮助人们“换脑筋”,也就是转变观念。党的十四大一大功绩,就是明确地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改革的目标。这在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在实践上将对  相似文献   

16.
1979年我国新闻界正式提出新闻改革的口号,迄今已有十四个年头了。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其意义与14年前引发新闻改革热潮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样,是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又一次思想大解放,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的过程中,新闻改革也将出现一个新的高潮。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闻业竞争新闻改革的14年,也是我国新闻业迅速发展的14年在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新闻业的竞争态势。首先表现在报纸种类剧增,多样化的报纸结构初显端倪。1978年全国仅有报纸186种,到1992年底已达到1755种,平均三天多就新创刊一家报纸,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只有党委机关报和少量其他报纸,而目  相似文献   

17.
一、改革的紧迫性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发表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后,全国出现了一个大改革、大发展的趋势。十四大确定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国从农村到工矿企业都在为此努力。党政机关也要转变职能。经济是基础,作为意识形态范畴的广播电视,它既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又是高新技术武装的信息产业,必然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加快改革。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对我国出版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决定性意义。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出版体制的改革中,出  相似文献   

19.
欢庆香港回归祖国的高潮未退,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的热浪又起。现在,喜迎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的宣传报道工作已经开始。这正是:人民喜事不断,宣传强势迭起。为迎接党的十五大召开,我们企业报刊和工人报刊必须迅速行动起来,精心组织好“展示新成就,迎接十五大”的宣传热潮。(一)从党的十四大到十五大,不过是五年时间。岁月更替,斗转星移。五年,在历史长河中确实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刚刚过去的五年,却以其显赫的业绩,在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五年来,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20.
从党的十四大代表报到至小平同志会见十四大代表为止,范敬宜在《经济日报》一版发表了九篇手记。手记以真挚的情感、隽永的文笔和朴素而有新意的哲理,将参加十四大所见新闻和切身感受写给读者,作者以特有的政治敏感,抒发情怀,分析和论述十四大的深远意义,这需要有深邃的洞察力。犹如和朋友谈心一样,手记行文一扫套话八股腔调,毫无板起面孔说教的架势。从礼仪小姐笑盈盈地接待十四大代表的举止、前两三年为“小姐”的称谓而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