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总结高原地区体外循环(CPB)下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01年11月在海拔3700m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患者45例,其中藏族19例,世居西藏地区的汉族26例。继发孔型房间隔(ASD)17例、室间隔缺损(VSD)22例、VSD合并ASD6例;合并肺动脉瓣狭窄2例、动脉导管未闭(PDA)4例、先天性三尖瓣穿孔1例、中度以上三尖瓣关闭不全26例。术前肺动脉平均压18-51mmHg,轻度肺动脉高压15例,中度肺动脉高压17例,严重肺动脉高压11例。均在浅低温中度血液稀释CPB下施行手术。结果:无早期死亡。除1全术前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3h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外,其他患者均未出现心、肺和神经等系统严重的并发症;术后6-15d痊愈出院。结论:高原地区施行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心内直视修补手术,术后应避免肺动脉高压危象和低氧血症的发生、积极纠下在酸中毒,可取得满意的早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并归纳左氧氟沙星+卷曲霉素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方法:本文挑选我院6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为对象,按照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有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乙胺丁醇联合链霉素治疗,观察组加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卷曲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加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卷曲霉素治疗的观察组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其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两组存在分析意义。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卷曲霉素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有较好的临床,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紫草油对高原地区新生儿红臀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120例新生儿红臀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给予自制紫草油治疗,对照组62例给予常规治疗,两组进行疗效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完全痊愈54例,显效3例,好转1例,无效0。对照组完全痊愈12例,显效10例,好转11例,无效29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制紫草油对高原地区新生儿红臀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经济实惠、安全、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治疗肝着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肝着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予西医护肝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护肝治疗基础上加用逍遥散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积分均得到有效改善,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67.50%(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照组9.03±3.95,治疗组3.84±2.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逍遥散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中的功效,对肝着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有确切的疗效,并具有安全、方便及毒副作用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尼玛 《西藏科技》2012,(8):57-58
目的了解尼莫地平治疗急性高原性肺水肿(AHPE)的临床疗效及药理作用。方法随机选择急性高原性肺水肿患者140例,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用尼莫地平4mg静脉点滴每日一次;对照组用氨茶碱0.25mg静滴每日一次。比较两组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在第3~4天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提高,缺氧症状明显改善,临床疗效尼莫地平组较氨茶碱更好,两组间的差别有显著性。结论尼莫地平通过扩张肺血管、降低外周阻力,降低肺动脉压的作用,在治疗AHPE中具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厚半甘姜汤合五苓散治疗水湿内阻兼脾肾阳虚型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水湿内阻证兼脾肾阳虚证肝硬化腹水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护肝、利尿、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经方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合五苓散加减,观察治疗前后2组症状、影像学、肝功能、凝血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的变化情况,分析判断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82.5%,对照组6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腹胀、纳差、便溏、腹围等主要症状及体征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上述症状及体征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腹水量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门静脉内径、腹水量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肾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肾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电解质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电解质方面较对照组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厚半甘姜汤合五苓散治疗水湿内阻兼脾肾阳虚型腹水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与分析西地那非干预疑诊早期高原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40例常驻高海拔地区疑诊早期高原肺动脉高压的青年,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吸氧治疗,试验组在其基础上口服西地那非治疗,观察两组人员经不同干预方式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指标情况。结果两组人员经过干预后6MWT及Borg评分较干预前相比均有所改善(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相比6MWT 及Borg评分改善情况更加显著(P<0.05)。试验组经过干预前后ALT、AST、BUN、CRE、SBP、DB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吸氧的基础上口服西地那非干预疑诊早期高原肺动脉高压具有显著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陈晓育 《中国科技信息》2009,(22):187-187,189
目的探讨氨力农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需给予吸氧、抗感染、平喘祛痰、改善通气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常规治疗,必要时给予洋地黄类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力农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疗程10~14天。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心功能(NYHA分级)评估,行血生化、肝肾功能、心电图、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肺动脉压(PAP)等检查。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PaCO2、PAP明显降低、PaO2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为63.2%,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氨力农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联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5月-2009年3月收治的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伴有焦虑症状,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原发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百乐眠和西药罗拉,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原发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上仅加用西药罗拉。应用焦虑自测表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患者的焦虑症状显效率、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效果较好,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量表评分,治疗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症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改善心理状态,并能控制心血管疾病,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副作用少,临床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脾肾气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实验方法:将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脾肾气虚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根据临床表现给予相应的常规治疗,此基础上对照组加予结肠透析治疗,治疗组加予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以2周为1疗程,共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7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脾肾气虚型患者的治疗是有临床疗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止渴降糖方对糖尿病肾病和哮喘两种不同病采取同样治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附属中医门诊部门诊或入院患者,根据严格的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60例3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男性34例,女性2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展开临床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止渴降糖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血清尿素(BUN)、血肌酐(Cr)、甘油三酯(TG).选择60例发作期哮喘患者,男38例,女22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展开临床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止渴降糖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对其中医症候积分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糖尿病肾病: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哮喘: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渴降糖方对糖尿病肾病以及哮喘的治疗均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常规药物对比,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跟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q12h,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显效率75.0%,对照组总有效率55.0%,显效率45.0%,治疗组3例谷丙转氨酶轻度增高,对照组4例谷丙转氨酶轻度增高,两组间统计学无显著差异。结论依达拉奉对治疗急性脑梗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大承气汤加减法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91.7%,住院时间分别为(10.1±4.0)d、(6.0±2.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疗效显著、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生脉注射液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支架植入术后患者ST段回落及出血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急诊PCI后的STEMI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7天,观察术后24h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及7天内出血情况,同时对比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生脉注射液能够明显提高ST段回落幅度及ST段回落发生率(P0.05),且并未增加出血事件发生率(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胸闷、胸痛、气短、心悸症状,且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生脉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能够更有效改善PCI术后STEMI患者心肌再灌注以及临床症状,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五方散加冰片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五方散加冰片局部贴敷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化Fugle-Meyer运动功能测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水肿评分比较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3周后,两组上肢及手的运动功能改善程度、手腕部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以及水肿评分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但观察组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短。结论:五方散加冰片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康复训练方法,有效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夏智庆 《科教文汇》2008,(14):195-195
目的用常规药物对比,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跟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q12h,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显效率75.0%,对照组总有效率55.0%,显效率45.o%,治疗组3例谷丙转氨酶轻度增高,对照组4例谷丙转氨酶轻度增高,两组间统计学无显著差异。结论依达拉奉对治疗急性脑梗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雷火灸法治疗早期老年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早期老年痴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火灸法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后MMSE、ADL、GDS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MMSE、ADL及GD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观察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0%,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Z=-2.051,P=0.040);两组患者MMSE、ADL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GD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MMSE、ADL以及GDS评分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作为临床护理干预措施,配合常规疗法治疗早期老年痴呆症,切实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对促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77例患者随机分配为治疗组(37例)及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严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出现肛门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的时间,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2天血清中胃动素(Motilin,MOT)含量.结果:对照组出现肛门排便排气及肠鸣音恢复的时间较治疗组显著延长(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中胃动素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第1天、第2天与对照组相比,血清中胃动素含量显著提升(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可促进胰十二指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安全系数高,临床疗效较好,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上普遍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与针刺并用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西药培哚普利片,治疗组40例在西药基础上加用七味调压颗粒配合针刺风池穴,4周为1疗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在降低血压和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单纯降压西药培哚普利,临床症状改善也单纯西药组。结论:七味调压颗粒配合针刺风池穴治疗高血压病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高春艳 《大众科技》2010,(1):135-135,76
将蓟县出头岭医院儿科2005年4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6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6例,对照组使用基本治疗,即卧床休息、大剂量维生素C、能量合剂、抗病毒、抗心功能不全及抗心律失常,治疗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静滴。观察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