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卤素间置换反应的教学常以两个化学实验为引子展开,具体做法如下。实验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 KBr溶液,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再滴加少量CCl4,振荡,静置,观察实验现象。实验2: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 KI溶液,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再滴加少量CCl4,振荡,静置。实验现象见表1。表1氯水和碘化钾以及溴化钾溶液反应现象实验操作2~3ml 0.1mol/L KBr溶液2~3ml0.1mol/L KI溶液说明实验前溶液颜色溶液无色溶液无色滴加少量新  相似文献   

2.
设计微型实验,利用自制紫甘蓝指示剂实现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分步反应过程的可视化,在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过程中学生可直观观察到碳酸氢钠的生成,便于学生更好地领悟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分步反应的过程。同时,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彩色同心圆环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3.
伍强  罗姣 《化学教学》2016,(12):61-63
为确定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溶液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产物的成分,对反应生成的沉淀物做了定性实验探究,结合化学平衡知识做了理论上的计算.认为碳酸钠溶液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物主要是碳酸亚铁,发生的主要反应为FeSO4+Na2CO3=FeCO3↓+Na2SO4;碳酸氢钠溶液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物是碳酸亚铁,发生的反应为FeSO4+2NaHCO3=FeCO3↓+CO2↑+Na2SO4+H2O.指出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溶液与硫酸亚铁溶液发生双水解反应均生成氢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的观点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4.
一、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实验的困惑及探索 高中化学教材第一册第32页关于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的实验是一个重要的对比实验,通过用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时的实验现象的对比从中揭示碳酸钠、碳酸氢钠性质的差异,同时也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所学的知识。但笔者根据教材中介绍的药品用量和操作方法做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粉末与盐酸反应的对比实验时,总觉得二者的反应速率实在难以区别,  相似文献   

5.
为形象直观地向学生展示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分两步进行,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反应只有一步,笔者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并介绍了利用该装置,在课堂中展示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探究过程。实践表明,该实验活动能更好地帮助学生领悟相关的化学反应原理,提升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碳酸钠是钠的一种重要的化合物,是一种白粉末状固体,俗称纯碱或苏打。盐酸是实验室最常用的三强酸之一,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也是高考考查的重要知识点,弄清它们之间反应的特点和规律对学好其他物质之间反应规律有很大的帮助和启示。 Na_2CO_3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特点: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产物也不同。 1.若将盐酸逐滴加入Na_2CO_3溶液中,反应分两步进行:  相似文献   

7.
碳酸钠、碳酸氢钠是钠的重要化合物,通常用稀盐酸来鉴别两者。新课程苏教版化学1教材中设计了简单实验用于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的差异。但是,笔者认为该实验有以下缺点:①装置气密性不易检查,可能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②没有明确试剂碳酸钠溶液以及碳酸氢钠溶液的浓度,因此实验的现象及结论受到研究者质疑;③浓盐酸易于挥发,且浪费原料;④不易做到同时将两胶头滴管中稀盐酸挤入试管。  相似文献   

8.
碳酸钠俗称苏打,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两兄弟不仅学名、俗名相似,就连化学式和化学性质也极为相似。比如,它们的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_2气体等。那么如何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呢?请看下面两例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实验一直是化学教师探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问题源于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32页的-个实验: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mL稀盐酸,将2个各装有0.3 g Na2CO3和NaHCO3粉末的小气球套在2支试管口.将气球内的Na2CO3和NaHCO3同时倒入试管中,观察反应现象.  相似文献   

10.
正盐的化学性质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材中分别介绍了碳酸钠与盐酸、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的反应;碳酸氢钠与盐酸、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等。但学生对碳酸钠与硫酸、碳酸氢钠与硫酸、碳酸钙与硫酸等反应以及反应的方程式怎样写,反应的规律是什么都不清楚,这不仅影响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不利于对学生学习方法和技能技巧的培养,也不利于他们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通过几年的教学摸索,在教  相似文献   

1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的现有实验装置不足以及教学中存在的误区,研究提出利用简易的创新实验装置定量比较二者与盐酸反应生成CO2的快慢,并结合手持技术的应用从微观层面解释碳酸钠与稀盐酸分步反应的机理,厘清教学思路,避免教学误区。此外,针对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稀盐酸的反应提出了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应用建议,可作为教师进行相关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盐的化学性质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材中分别介绍了碳酸钠与盐酸、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的反应;碳酸氢钠与盐酸、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等。但学生对碳酸钠与硫酸、碳酸氢钠与硫酸、碳酸钙与硫酸等反应以及反应的方程式怎样写,反应的规律是什么都不清楚,这不仅影响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不利于对学生学习方法和技能技巧的培养,也不利于他们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通过几年的教学摸索,在教学中笔者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2017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教材中“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使用0.1 mol/L盐酸溶液与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检测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并利用pH试纸进行酸碱度检测。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均具有强烈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对pH试纸精确读数要求也较高。为此,利用天然试剂代替教材中的实验试剂,并对实验设计进行创新。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柠檬汁代替0.1 mol/L盐酸溶液、苏打溶液代替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天然紫草溶液代替pH试纸具有可行性,实验操作简单且显色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能否用氯化钡来鉴别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不少同志认为由于反应.Na_2CO_3 BaCl_2=BaCO_2↓ 2NaCl(1)2NaHCO_3 BaCl_2 Ba(HCO_3)_2 2NaCl(2)因此,可以从反应后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来进行鉴别.其实,上面问题的回答应该是否定的,把碳酸氢钠和氯化钡两溶液相混后也有白色沉淀产生。这个实验说明了两者能发生反应,但反应不是如(2)式所表示的那样。若把反应所得的沉淀进行过滤、洗涤后通过焰色反应和用盐酸检验.可证明该沉淀为碳酸钡。  相似文献   

15.
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加选修)教材中,证明苯酚显弱酸性的演示实验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当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时,往往难于出现变浑浊的现象;二是学生不明白为什么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的是碳酸氢钠而不是碳酸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将该实验作了如下改进。一、改进方法向盛有少量苯酚晶体(约0.5g)的试管中加入1mL 蒸馏水,振荡,溶液变浑浊,然后滴加0.1mol/L 的碳酸钠溶液,至浑浊溶液恰好变为澄清,此过程无气体产生。如图1  相似文献   

16.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两种重要的钠盐,它们的水溶液都是无色的、都显碱性,都能与一些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都能与一些盐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怎样能鉴别它们的溶液呢?可用下述四种方法:1.指示剂法用两支试管分别盛两种溶液少许,各加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如溶液立即显红色的是碳酸钠溶液,另一几乎不显色或仅显淡红色的是碳酸氢钠溶液。这一方法的根据是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为验证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第22页设计实验如下:取两支试管,各加入4 mL 0.01mol/L的 KMnO_4溶液,然后向一支试管中加入0.1 mol/L H_2C_2O_4(草酸)溶液2 mL,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0.2 mol/L H_2C_2O_4溶  相似文献   

18.
在硫的含氧化合物的实验中,S_2O_3~(2-)离子的签定是: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0.1mol·l~(-1)Na_2S_2O_3溶液0.5ml,再加入0.1mol·l(-1)AgNO_3溶液数滴,生成了白色絮状Ag_2S_2O_3沉淀,然后转变成黄色,继而棕色,最后是黑色,从而证明了S_2O_3~(2-)离子存在。反应式:  相似文献   

19.
为寻求最佳的实验条件,减少实验的盲目性,试验如下:在试管中各加入2ml不同浓度的盐酸溶液(从0.2到2.0mol/l),然后分别加  相似文献   

20.
碳酸钠俗称苏打,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两"兄弟"不仅学名、俗名相似,就连化学式和化学性质也极为相似,如它们的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2气体等。那么如何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呢?请看下面两例的分析。例1(2008年广西来宾市中考题)小娜同学发现自家的厨房中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