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汇率、就业和工资三者有着密切联系.从三大产业层面出发,在特定假定条件下,以中国1980~2006年度的相关数据为基础,经过分析得出这些变量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的结论.短期之内人民币升值对就业有负面影响,对工资有正面影响.但从长期考虑,人民币对第一、第二产业具有促进就业的影响,也间接证实我国第一、第二产业开放程度不高的假定.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应避免汇率的大幅度变动.  相似文献   

2.
在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压力下,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自2008年以来似乎陷入困境。文章利用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首先通过对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历史,分析行业的技术变迁路径和扩张原因;然后对比了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和工资上涨的相关影响;最后研究了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需求下降对当下纺织服装行业的影响和未来行业发展趋势。认为MFA取消以后的资源重新配置对中国纺织服装有长期正的影响,具有资本密集倾向的纺织业在危机中可能有足够的承受能力,而服装加工行业将在长期危机中严重受损。纺织服装受到的冲击导致2009年实际GDP增速降低1.3%。虽然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保8目标最终实现,但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就业问题,建议政府短期内除出口退税外,采用工资补贴政策;在长期保持汇率稳定,避免大幅度升值。  相似文献   

3.
贸易开放条件下实际汇率的变动将通过出口价格、出口份额、进口成本等渠道对居民就业产生显著影响.如果考虑到贸易开放程度等因素,实际汇率对居民就业的影响将进一步扩大.以我国贸易开放程度较高的制造业为例,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制造业就业量下降,贬值则促进居民就业.而制造业出口份额、进口要素投入及国内投资水平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则将抵消因实际汇率波动对就业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1980年至2014年人民币汇率和厦门市就业数据,建立SVAR模型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厦门市就业水平的冲击效应.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对厦门市总体就业和制造业就业冲击均为负向,即伴随着人民币升值而来的是厦门市总体就业率和制造业就业率降低.汇率对厦门市制造业就业的冲击效应较大,对总体就业的冲击次之.同时可以看到,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二者的传递具有一定的时滞且存在不一致性.因此,面对人民币升值,政府应实行更加积极灵活的财政政策及劳动力市场政策等.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黄山市茶叶出口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是影响茶叶出口量的主要因素,对企业利润影响也较为明显,当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时企业尚可承受。而当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时企业出口量和利润会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6.
浅析人民币升值之利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安雄 《华章》2008,(16):7-7
近年来,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的问题已引起国内外各界的密切关注.本文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经济各层面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最后得出结论:人民币汇率升值所产生的最终结果从长期来看对我国经济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在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在当前人民币升值已成事实的背景下,我国更应积极采取相应的后续措施,来稳定与优化经济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因经济波动(汇率变动)而发生的损失,有效地防止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汇率自2005年7月21日实行有管理的浮动制度: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将对我国的进出口、居民生活、外债、制造业、跨国公司、农民、农业、就业等等各个方面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期市场对人民币汇率有较强升值预期.总体上看,目前人民币汇率并未失衡.在新的开放形势下,我国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行和国际收支状况在深化金融改革中进一步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探索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应从单一盯住美元向盯住美元、欧元和日元组成的货币篮过渡.在未来,我国应建设性地参与亚洲货币合作,结合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进程选择人民币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9.
采用事件分析法分析人民币升值对广东省商品进出口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进出口商品同汇率之间的回归来探寻商品进出口同汇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的贸易收支影响作用比较大。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能对贸易收支产生影响。同时,由于人民币变动与进出口量的相关系数不高,说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对汇率变动的敏感度不高,还存在其他因素影响进出口贸易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经济根源与调节政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人民币汇率由于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而承受着升值压力。但把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根源归结为人民币汇率低估是没有根据的。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形成根源于我国相对劳动力价值或价格低及由此产生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因此,正确的选择不是改变人民币汇率本身,而是调节相对劳动力价值或价格。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民币升值和国际化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文章通过建立货币国际化的宏观经济模型,从货币的供给和需求、汇率的决定方程以及财政的收支平衡等方面,来分析货币国际化之后对中国的货币政策、汇率政策以及财政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在承接发达国家外包的同时,又大量进口发达国家产品作为中间投入,目前外包已经成为我国加速融入全球分工体系的重要媒介。但是,相比发达国家,我们对外包冲击劳动力市场的认识还很模糊,国外发展外包过程中劳动力市场的对应性调整会否也在中国这样一个劳动力禀赋丰裕的国家再次出现尚无定论。本文以中国发包方的视角,整体和分组检验了材料外包、服务外包和狭义材料外包对中国28个制造业行业内部工资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外包和狭义材料外包显著提升了我国制造业熟练劳动力的工资份额,而服务外包的影响不显著。随着制造业对进口中间投入品,特别是在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行业中来自本行业的中间投入品的需求迅速增加,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和工资进一步上升。在初级产品生产行业中,国内R&D投资的增加扩大了相对工资差距,而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显著;在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生产行业以及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行业中,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能够缩小相对工资差距,而进口贸易的R&D溢出对行业工资差距的扩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按照正常货币市场交易规则,任何国家的货币市场价格都应该是有升有贬的,但偏偏美元和人民币的运行偏离正常:美元自1944年以来只贬不升,人民币自1949年以来只升不贬,两种货币的运行皆表现出单向运行的特征。尽管两种货币行走在世界货币体系边沿的原因很多,但决定性因素还是两国的法律制度与普通国家存在差异。美元单向贬值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巨大利益,而人民币单向升值则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损害。要消除人民币市价单向升值特征,让人民币市场价回归正常运行轨道,使人民币市场价格朝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长和人民福祉增加的方向运行,也需要从调整人民币法律制度入手。  相似文献   

14.
随着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WTO的第143个正式成员,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使得我国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经济的开放促使我国对外贸易量不断加大,贸易额不断攀升。人民币汇率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其变动对我国贸易收支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和人民币汇率的现状的相关性的分析,探寻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对某外币上升会导致中国对持有该货币的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收支减少,人民币汇率对某外币汇率下降会导致中国对持有该货币的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收支增加。在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贸易收支影响的利弊,从而提出加强人民币汇率调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汇率问题是当前经济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所带来的巨额外汇储备与某些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国际贸易出现逆差的矛盾.只有在稳定汇率条件下,不断完善和健全现有的外汇市场,进而改革我国汇率形成机制,才能消除这一矛盾.当前最为迫切需要的是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措施减少外汇储备,减缓人民币升值压力,避免矛盾激化,从而保证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问题近几年成为国际上的焦点问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给中国施加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中国政府也逐步进行汇率制度改革。本文以传统的购买力平价理论为基础,阐述了几种货币价值决定理论。并就人民币被低估问题做出简要的探讨,以及希望从中国汇改的历程中得到一些对汇率形成机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Chinese college graduates have faced increasing labor market competition since the expansion of tertiary education. Given rigid market demand, graduates with realistic earnings expectations may experience a more efficient job search. Using the 2008 MYCOS College Graduate Employment Survey, this study finds that a 1 000 yuan reduction in a graduate’s reservation wage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finding a job by 66% and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of being employed six months after graduation by 92%. In addition, the gap between the reservation wage and the market wage has a positive impact. By slightly adjusting earnings expectations, college graduate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job search efficiency. Market wages should be seen as reference points when adjusting income expect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