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陈国华 《教师》2012,(24):105-105
历史学科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类学科。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不再把知识的记忆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然而我们要想形成一定的能力,必要的知识记忆也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历史这样的学科。面对如此多的知识  相似文献   

2.
使学生从“学会”历史到“会学”历史体现着能力素质捉高的过程。在3+x考试中,要求学生以所学各科知识为载体或背景,或在提供新情景的条件下,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无疑给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实现学生“会学”进而“会用”历史知识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一些体会,供大家参考。一、引导学生发现记忆规律,提高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历史学科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科目,其时间之多、事件之多样化,往往记忆的过程就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怎样使学生不把大量记忆当作负担,而有积极的记忆乐趣,这就需要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发…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带普遍性的问题之一,是学生对历史知识记忆困难。本文试图对如何培养学生提高学习历史的理解水平和某些记忆方法的探讨,论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记忆能力的可能性。(一)加强理解是培养对历史知识记忆能力的前提加强理解以促进记忆,是学习一切学科的共同规律。在讨论加强理解以培养记忆能力的关系时,后发式教学应该放在优先的地位来考察;然后讨论直观教学和复习两者在这个问题中的作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唤起注意力的集中。其形式虽不拘一格,总的以在教师的诱导下,能正确而全面地理解知识并使它得以逐步深化为原则。有教师在讲授“北  相似文献   

4.
记忆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占有特殊的重要的地位,从传授知识来看,低年级的语文课传授的基本知识是学生今后学习中高年级的知识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应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记忆”。再者,对学生而言,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去记住所学的知识,这就是说“记忆”也是一项能力,是智力的一部分,必须注意开发。因此,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记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运用“记忆”手段帮助学生记;二是进行记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记。如果把低年级语文教学仅仅理解成让学生记住知识,就往往会陷入死记硬背的死胡同;如果不把“记忆”看成是一种能力,将使语文的教和学都失去有力的工具。因此,要把“记忆能力”的培养作为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的基本技能加以开发,切实加强这方面的基本功训练。下面,试就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记忆力的培养,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达尔文说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国古代圣贤也说过“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初三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历史概念 ,但是在学习方法上常常不得要领。为此 ,我们在每年的初三教学中 ,颇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一、记忆历史时间的方法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 ,时间记忆是初中生学习中的拦路虎 ,更是初三学生的绊脚石 ,因为他们要记忆和了解的历史时间太多 ,只凭单纯的机械记忆、死记硬背 ,既不容易掌握又容易遗忘 ,在此我总结了几种记忆历史时间的方法。1.特征记忆法。此法就是在识记对象上找出其本身的某些特征。如“一肩挑”年代 ,…  相似文献   

6.
历史地图是历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工具,辅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高中教学任务中对历史这门科目有很高的要求,有很多历史知识需要学生掌握和记忆,找到合理的教学方法和记忆方式是促进历史教学进步的重要决策。本文基于分析历史地图探讨在高中历史教学上如何运用历史地图,优化高中历史教学。  相似文献   

7.
《历史课程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是:“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有人这样比喻:倘若历史是滚滚的长河,那么时间就是长河的里程碑;倘若无数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是一盘散乱的珠子,那么时间就是串起珠子的线索。可见,指导学生熟记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时间,是学生牢固掌握历史知识的先决条件。然而,“历史时间”十分繁多,记忆“历史时间”又是学生们学历史最烦恼的事情。那么,在新课改下如何进行“历史时间”的教学呢?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历史教学的核心素养培育中,记忆是重要的一环。各种细节性的历史知识点都需要去理解性记忆与背诵。教师除了课堂教学,还要教给学生相关的记忆方法,培养学生记忆的能力,获得记忆方法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采取比较记忆法、关键词记忆法、口诀记忆法、串线记忆法,帮助学生提高对历史知识的兴趣,使其在理解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各种记忆方法进行有效的记忆。  相似文献   

9.
古今中外,史料繁多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问题需要记忆,学生的记忆负担很重。因此教师要设法减轻学生的负担,强化历史知识的记忆。这不仅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和效率。一、在加深历史知识的理解过程中强化记忆不理解的历史知识难记易忘,而理解的知识易记难忘。理解知识是记忆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从而强化记忆。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比死记硬背的遗忘率低,在一般的情况下,理解记忆比死记硬背的效率高一倍以上。为此,每当学生学到…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说“学史使人明智”。历史教学是中学教育的基础 ,它担负着对学生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培养能力三大任务。面对方兴未艾的世界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我们的历史教学迫切需要把培养学生能力的课题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上。我根据教学实践 ,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问题。一、记忆能力的培养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知识需要记忆 ,而学生往往反映“记不住”。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使学生少花些时间多记一些知识。(一 )分散记忆法。学生往往把某一段教材一次背上七八遍或十几遍 ,当时记住了 ,过几个月差不多就忘光。我…  相似文献   

11.
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主要含四个方面:记忆能力,读写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1.记忆能力。提高历史教学效率,记忆力是最基础的一环。那怎样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呢?首先,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他的注意力就集中,记忆起来就事半功倍。教师因而要在激发学生兴趣上下功夫,利用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生感兴趣历史知识吸引学生。我讲中国近代史中“北洋军阀统治”一节,充分运用两幅对联。一幅是:民犹是矣,国犹是矣,不分南北;思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袁世凯独裁、称帝,国人都骂他不是东…  相似文献   

12.
记忆是伫蓄知识的仓库。勿论从事何种学科研究,都不能排除必要的记忆。对于历史课的学习,记忆更具有重要的意义。部颁《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就明确指出,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记忆必要的历史事实和年月日、朝代名称和顺序等”历史知识。中学是打基础的阶段,帮助学生加强记忆是十分必要的。为了做好这个工作,我曾经摸索着用过一些方法,如编歌诀、制卡片、出谜语等等,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学生旋记旋忘,并不牢固,特别是遇到考试时,不会答题,记的历史知识多半用不上。为什么呢?因为那些方法不治本,要学生勉强记得的只是一些零碎的历史知识,而不能使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所学历史知识。所以我们要求,学生一定要把记忆建筑在理解的基础上。那么,在中学阶段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途经,还是要通过课堂教学。根据个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解决好学生记忆上的困难问题,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做到三点一练。  相似文献   

13.
吴育昆 《学周刊C版》2014,(2):144-144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为了考试成绩往往注重让学生加强对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教学方式往往是“填鸭式”的.历史课也就成了“一言堂”.成了学生眼里“枯燥乏味的课”。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为此.笔者在历史教学引进灯谜活动的教学方式.用和历史知识有关的灯谜来增加历史课堂的趣味.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下面,笔者就来谈谈灯谜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历史是人类社会已经发生了的事实,不能像文艺作品那样进行虚构和创作。以往的历史教学在“以本为本”的观念指导下,死记硬背成了掌握历史知识的唯一渠道。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犹如“复印机”,除了重复前人的结论之外,很少有自己的独立见解。那么,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创造呢?我想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创造欲望,是历史教学走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赵华 《教师》2008,(2):98-98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说:“人如果没有记忆,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对学习历史来说,知识的记忆是历史老师在教学中应当首先并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从培养能力角度出发,归纳了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10种历史知识巧记法。  相似文献   

16.
中学历史课内容丰富,面对浩繁的史实,如何学好这门学科,记忆知识是一很重要的问题,如何掌握记忆的方法谈自己几点看法:一、理解记忆、教学中注意形象情感教学法,对历史事件、人物注意“再现”其血肉.其内果关系,纵横联系交待清楚,在理解基础上加深记忆.二、调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在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过程中加深记忆.三、比较记忆,防止学生对性质、表现形式相似或密切联系的历史知识混淆.四、运用图示法,表格法加强记忆.五、关于年代记忆.六、关于记忆历史知识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17.
张登花 《甘肃教育》2010,(14):55-55
中学历史教学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其丰富的内容,常常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学生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是建立在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基础上的,而一些学生往往是上课时兴高采烈,下课后却一问三不知。要想提高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记忆是关键。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从记忆方法抓起,让历史教学插上了记忆的翅膀。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重,就历史这门学科来说,六册课本,包括中外古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大量的知识需要记忆。因此,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培养记忆能力,想方设法促使学生记住历史知识,是历史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 一、兴趣记忆法所谓兴趣记忆法,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记住历史知识。1、从社会上大家熟悉的传奇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讲“辽、西夏和北宋的  相似文献   

19.
历史课的能力培养,主要任务是培养运用历史知识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心理、知识、思维方式的限制,导致他们认识事物,认识纷繁的历史和社会能力非常有限,难以从众多庞杂的历史事件中的出其规律性的东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在历史教学中应当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能力的培养。一、记忆知识能力的培养历史知识是需要牢固记忆的,这也是历史教学的一个特点,再认、再现历史知识,从心理上说是一种忙能力,要想提高记忆效果,首先要明确记忆的…  相似文献   

20.
教育领域中曾经盛行“仓库理论”。该理论认为“脑子是储存事实的仓库”,教学就是用知识去填满“仓库”,学习就是获取知识。知道的事实越多,知识收集得越多,则越有学问。因此“仓库理论”十分重视记忆,因为记忆是积累知识的最佳方法。中国崇尚“博闻”,博览群书,经史子集无所不通。然而,这种“多识”的“仓库型”人才,却难以应付知识经济时代瞬息万变的知识增长的局面。对受教育者传授一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能,但不是唯一职能。在加强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培育学生的智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所谓智能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