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澳大利亚土著文化对世人而肓是陌生而又神秘的.澳大利亚女作家凯瑟琳·苏珊娜·普里查德的小说<库娜图>是第一部全面刻画土著黑人的澳大利亚小说.深入分析这部小说,可以揭开澳洲土著文化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2.
1788年英国殖民者在澳大利亚建立罪犯流放地,从此打破土著在澳大利亚的宁静。为了夺取土地与资源,白人殖民者对土著进行剥夺、屠杀。殖民者带往澳大利亚的疾病与瘟疫(主要是天花和性病)也不断侵袭土著部落。这些导致澳大利亚土著人口锐减、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的破坏。白人殖民对澳大利亚土著种族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3.
姜峰  刘丽莉 《教育》2012,(22):64
澳大利亚是由来自120个国家的140个民族组成的典型的移民国家,被社会学家喻为"民族的拼盘"。澳大利亚从最初土著民族居住的地方,发展到以英裔为主体,同时排斥其他民族的单一的同质社会,再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国家,历经了政策上的改革和观念的转变。作为在澳大利亚人口总数中只占2%的少数民族,土著民族并不是主流群体,他们的文化也不是主流的文化,但是作为澳大利亚人口构成的一部分,土著民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2005年澳大利亚土著民族高等教育研讨会的报告,分析了2001年~2004年澳大利亚土著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情况,概述了澳大利亚土著民族高等教育2006年~2008年战略计划的主要内容,并从机构设置、文化传承、以人为本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建立一个可以给土著民族提供平等共享生活和就业机会的高等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土著英语是土著语言和标准英语经过长期融合、发展而形成的一系列英语变体,其发展深受土著文化和世界观的影响。词汇是反映土著英语内涵和变迁的最活跃因素之一,能指和所指的变化使其与标准英语有显著差异,常常会引起交际误解和障碍。从符号学视角分析土著英语词汇及其背后蕴藏的历史文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土著英语及土著民族。  相似文献   

6.
随着20世纪70和80年代多元文化政策的兴起,澳大利亚政府开始逐步关注土著民族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土著民族教育机会均等的法律政策,保障和维护了土著民族的教育公平。本文在深入考察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澳大利亚土著民族教育法律政策的主要内容、特点、实施成效,指出了其对加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法规政策建设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随着多元文化政策的兴起,澳大利亚政府开始逐步关注土著教育问题,制定了一系列土著教育法律政策,旨在实现土著教育公平,提升土著学生的学业成就.本文基于澳大利亚民族教育立法的历史背景,研究分析了澳大利亚民族教育法律政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归纳总结了澳大利亚民族教育立法的主要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澳大利亚土著民族是一个饱经历史沧桑与磨难的古老民族。在四万余年的民族发展史中,土著人民建立并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其民俗文化的精粹及其民族生生不息的渊源在于:其一,澳大利亚土著民族纯朴的民风。他们热爱故乡,尊老爱幼,在抗击自然的恶劣环境中,他们养成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同时也获得了宝贵的生存经验。其二,土著音乐与舞蹈也是土著民俗的重要内容,是世界人民了解其文化的主要载体。其三,土著民族的视觉艺术,反映了土著民族在澳洲大陆上生存发展的曲折历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分析了澳大利亚土著作家Archie Weller的成名小说《狗的风光日子》中的主人公道格的心理结构.通过突出文化间的冲突和制约,揭示了澳大利亚土著居民失衡扭曲的心理状态,为土著居民寻找心灵出路.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的文化是多种多样文化要素的融合。它把土著传统、英国殖民历史、来自世界各地移民的价值观社会的崇尚竞争和艺术的争鸣等融为一体。 一、土著传统 澳大利亚土著人的文化历史悠久,迄今一直充满活力。 毕加索曾对土著人观察和描述世界的能力作过评论,他极为赞赏伊若瓦拉的树皮画,伊若瓦拉是北部地区阿纳姆地冈温古部族集团的礼仪领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变迁(土著文化、殖民文化、羊毛工业文化、淘金文化和移民文化)对澳大利亚英语在语音语调、词汇拼写和句法结构上的变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澳大利亚英语呈现出区别于其他英语变体的区域色彩和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作家凯瑟琳·苏珊娜·普里查德,在她的土著题材作品中,努力克服种族偏见,对土著民和土著文化倾注了同情、理解和尊重;不仅如此,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她还对土著女性的不利生存地位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这使得她的土著题材作品既有反对种族主义的一面,又有关注性别歧视的一面。本文结合《库娜图》等四部作品,探讨了澳大利亚土著女性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殖民时期所遭受的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压迫。  相似文献   

13.
殖民者以文明和进步的名义,为他们强占澳大利亚提供正当理由。在殖民主义文化霸权统治下,已有200多年的土著文化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和同化,土著居民的民族意识逐渐淡化。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的土著作家萨利·摩根在《我的位置》中揭露了帝国主义的虚假性,以及澳大利亚土著人的悲惨历史。土著人在长期沉默之后民族意识觉醒,开启寻根之旅。  相似文献   

14.
2008年2月13日,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代表新政府正式对澳洲土著百年来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做出道教.澳大利亚新政府的这一举措是多方因素合力的结果:土著居民维权意识的不断高涨促使政府去检省自己的种族政策;工党一贯奉行的和解政策决定了新工党政府必须在土著问题上有所建树;构建和谐社会取决于土著民族必须融入主流社会;而改善国际形象以及建立和谐亚洲则对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影响澳大利亚英语文化特质的因素有历史悠久的土著文化、影响深远的移民文化和独具特色的畜牧文化。澳大利亚英语的文化特质表现在均一的语音、特有的词汇、自由的语体和诙谐的语言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于2000年出台《土著民族教育(目标援助)法案》,2004年又重新修订了该法案,旨在通过增加拨款支持土著民族教育,提供教育机会,促使其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最终实现保留和发展土著民族文化的目标。该法案重视少数民族的群体利益,促进了教育机会均等的发展,是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主义教育政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澳大利亚英语是英语语言当中的一种变体形式.它与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等其他变体英语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毫无疑问这些独具特色的差异都归因于澳大利亚丰富的多元文化的影响.本文将从土著文化,早期移民文化,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等四方面入手,分析澳大利亚英语变体的主要特征.本文作者旨在通过分析研究,促进人们对澳大利亚语言文化的理解和学习.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的本土居民也被称为澳洲土著,他们拥有超过40万年的历史。土著文化及其与澳洲大地的复杂关系逐渐受到全球的关注。在至少三万年前,澳洲土著从亚洲某地迁移至此。尽管澳洲土著由500至600个不同的种族组成,使用250种语言及许多  相似文献   

19.
"被偷走的一代"是澳大利亚同化政策的产物和实现同化澳大利亚土著的重要内容。从其源起、发展和结束可以看出:建立在"白澳思想"上的澳大利亚同化政策失败的必然性,以及顺应自身社会和文化环境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我的位置》是澳大利亚土著女作家萨利·摩根的自传。小说通过探索被霸权话语所掩盖的家族史和民族史,展现了一名土著女性找寻自己文化身份和位置的决心。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出发,通过剖析土著女性的"他者"形象,以及其重构自我的努力,可以看出颠覆"他者",重构自我是土著女性直面霸权,真正融入历史,找寻到"我的位置"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