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哈尔滨市往东170余公里的地方,有座不太知名的县城,叫方正。我1979年起在新华社黑龙江分社当记者很长一段时间了,还没有留意过那个地方。后来一个居住在方正县城里名叫松田千卫的日本老太太的故事引我走进了她的家,来到了方正。从此以后,"方正"两个字便再也不会从我的脑海里抹去——这位普通的日本老人和这座无甚名气的小县城,竟会和某些"时代进  相似文献   

2.
提起吕梁山上的柳林县,大多数山西人都会与当地的土特产红枣联系起来。确实,走到山西的任何一个地方,几乎都能听到“柳林红枣”的吆喝声。但柳林县在山西却是一个不起眼的地方。 从山西省城太原沿307国道逶迤西行二百多公里,就到了这个山区小县,没有几条街的县城经不住汽车轮子辗几转就一晃而过了。再往西走,不多远就可以看到黄河支流三川河畔有一处雄伟的建筑群:有高高的烟囱、冷却  相似文献   

3.
域外“楼兰城”经莫斯科有关当局许可,考察队推荐我和另外六名记者乘专机飞到位于克齐尔库姆沙漠腹地的宇宙城拜科努尔,调查这座太空城附近的50多座淹没在沙漠里的古城遗址。这座拥有六座卫星和宇宙飞船发射塔的前苏联太空城正好座落在丝绸古道上,锡尔河古河床从城外的铁丝网旁绕过。这里也是前苏联的核试验场。  相似文献   

4.
出兰州南行百二十里,有县曰临洮,因境内有洮河而得名。我少时居洮河北之康乐,曾步行四十里进临洮城,遇洮河发大水而不得渡。当时洮河渡口有一浮桥,由十二条木船连缀而成,以铁索系于两岸桥墩,上铺木板。卡车蜗行桥上,浮桥起起伏伏、晃晃悠悠,甚是惊险。后来读史方得知,此桥乃北宋大帅王韶开拓熙河路(今临洮、临夏一带)时所建,名永通桥,明代重修时改为永宁桥。我见它时已历九百余年。而大名鼎鼎的马家窑遗址,竟就在此桥西二十里处。那天风清日朗,相跟上甘肃临洮寺洼山村人陈维山,溯洮河而上,走近了马家窑。马家窑其实就是洮河边上的一座小山包…  相似文献   

5.
2005年重阳节,笔者与省档案局离退休老干部到兰州水车博览园观光。当徜徉于横跨在南河道之上的兰州握桥时,面对这座近来移建于此的宏伟建筑,抚今追昔,感慨系之。兰州握桥的旧址在今西津东路雷坛河亦即阿干河上。之所以称为兰州握桥,是由于两端翼亭,形如双拳紧握而得名。兰州握桥又叫卧桥,当是以其弯曲有致的造型,浑如卧波彩虹般的桥而名之。山水之城兰州,自古就是一个多桥的城市,夙有桥城之称。仅据清代方志记载,除了大家熟悉的铁桥之外,诸如,五泉山麓先登桥、段家滩迎旭桥、通远门南太平桥、东岗镇巩金桥、拱兰门外南秀桥、城南郊外浩门桥…  相似文献   

6.
题记:1971年,因修建昌平百货大楼的需要,100多名工人奋战两个月,昌平鼓楼被夷为平地,一座已有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建筑就此消失…… 在昌平区档案馆的馆藏照片里,有这样一张珍贵的老照片,它保存完好,拍摄时间为上个世纪30年代,规格为15CM×11CM,左侧有一张日文说明标签,大意为:"据说昌平县原来叫永安城,官府从白浮围城迁移至此.有名的明十三陵位于县城的北部,据此有5 公里."照片拍摄的是一座"谯楼",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直到现在依然被老昌平人念念不忘的鼓楼.  相似文献   

7.
1932年12月26日上午,天上飘着雪花,红四方面军总部抵达川北通江县城.这是红军西行以来占领的第一座县城,张国焘下令举行隆重的入城仪式.张国焘成了川北红军的第一号人物,当然也就成为四川军阀的眼中钉肉中刺.  相似文献   

8.
《金城揽胜图》是清同光间,无名氏绘制的甘肃省省会兰州府治所在地——皋兰县城的山川形胜城郭图。其地正当今兰州市小西湖至中心广场东口旧大路东口地段,为兰州市旧城区。由于近年来旧城区改造的推进,遗留的明清建筑物有如凤毛麟角,多数人已不明了明清至20世纪60年代以前兰州旧城的面貌。故《金城揽胜图》被视为珍贵的图画档案资料,收录于各种介绍兰州的图书画册中。笔者仅就图中所反映的山川建筑物做一考释,供对清代兰州城感兴趣者参考。画家以白塔山为视点,用写实手法,绘描依山带河的兰州形胜,因其地汉魏时属金城郡金城县地,故名《金城揽…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某集团军新闻干事李化民风尘仆仆地挤上了南下的公共汽车,去基层采写官兵团结的模范事迹。而此刻,在集团军大礼堂,作为四大机关干部中唯一的一名二等功荣立者,大家正在为缺席的地开庆功会呢!刀岁出头的李化民深请自己宣传的重点在基层第一线,只有在火热的连队和朴实的土兵中间,才能挖掘出鲜活的素材。因此,他的的身影总是闪现在太行山麓、吕梁山队汾河两岸的一座座军营里。1990年盛夏的一天,战士马文别为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被烈火烧伤,刚刚拿上探家车票的李化民立即奔赴百里外的现场采访。从连队到…  相似文献   

10.
扬州唐罗城因河而市、因市而城,既是一座因运河而生的城池,也是一座因地制宜规划而成的城市。本文介绍了扬州唐罗城的城墙和城壕、中轴线、城内格局以及相关运河概况,探讨了隋唐时期淮南运河过扬州唐罗城段之位置,认为扬州唐罗城四至范围和中轴线与隋唐及其以前开凿的运河有关,扬州唐罗城的形成与其周边水系的发展变化相辅相成;隋唐时期扬州城的形制既受当时两京形制影响,又具有以运河为中心围筑城池、交通水陆并行等诸多南方城市的特色,还带有从中古封建封闭型里坊制城市,向以近世经济生活为主的开放式城市格局过渡的特征;隋唐时期淮南运河过扬州唐罗城段之位置,或即在扬州唐罗城中轴线的汶河一线,然尚不能排除在汶河西侧二道河一线的可能性。唐扬州城因其处运河咽颐的特殊地理位置,随着水运贸易的繁荣而逐渐发展成为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相似文献   

11.
张巍 《北京档案》2012,(4):50-52
北京城有两座团城,一座在北京内城的中心,位于北海南门西侧,称北海团城,一座在北京城西郊,香山脚下健锐营演武厅内的团城.两座团城都具有悠久的历史,红墙绿瓦之间显出皇家建筑的身份,两座城又风格迥异,一个是皇家苑囿,是古典园林中的奇葩,闹市中与北海公园相依,点缀太液秋风,遥望琼岛春阴,一个是皇家军事遗存,是武备建筑中的瑰宝,恬静中与香山静宜园毗邻,背依西山晴雪,远眺玉泉趵突.两座团城于老北京的风景里,增添了别样的韵味. 一、两座团城的建筑历史 北海团城与香山团城虽然都命名为“团城”,但却源于不同的建筑目的,北海团城的修建源于一个神话传说,而香山团城的修建则源于一场战争.  相似文献   

12.
充满革命传奇的巍峨雄壮的吕梁山腹地,一座现代化的煤炭企业正淋浴着新世纪的朝阳蓬勃兴起,谱写着这片英雄土地上新的篇章,这就是被誉为“汾西明珠”的中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是汾西矿业集团公司实施西进东扩战略,调整产品结构、整合地方资源,于2000年兼并山西省交城县一地方煤矿,经过两年多技改扩建而成的一个优质低硫煤生产基地。矿井位于山西省交城县岭底乡境内,东临清徐煤焦化园区和省城太原,南临交城县城、307国道和夏汾高速公路,西临山西省著名的旅游区天宁寺、卦山和庞泉沟,北面沿乡镇公路可迭古交,交通运输有着…  相似文献   

13.
卓舒  阿民 《新闻天地》2005,(9):22-24
2005年6月20日,辽宁省宽甸县城的一座教堂里,一个特殊而别致的婚礼在那里举行。新郎是被诗刊社誉为“国内诗歌界的中坚力量”的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第一盲诗人”姜庆乙,新娘是来自葫芦岛市的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生明秀清。  相似文献   

14.
黑白日子     
公元1908年1月29日。又是兰州平平常常的一天。 这时,兰州既是甘肃省的省会,又是陕甘总督衙门的所在地。天气还很冷。芬兰人曼内海姆两年前骑马从中亚进入新疆,在炎炎的秋阳中穿过了空旷寂寞的丝绸古道,到达甘肃时,己是冬季。凉州城的城墙角上有厚厚的积雪,城外的漠上是白茫茫的一片。8天后曼内海姆到了兰州,兰州或许还吹着从河西来的带着雪气的寒风,但照片是热闹温暖的。 公元1908年,发生了许多大事,外国人在中国签订了许多条约,他们吵嚷着抢着瓜分中国,不巧,光绪皇帝去世,紧接着老佛爷慈禧也驾崩了,中国的天空…  相似文献   

15.
明崇祯十三年八月初三日早,一伙盗贼从直隶武强县城南门角爬城而入,由于 地方官员疏于防范,以致文卷被焚,囚犯外逃,百姓被杀,民房被烧。明中央政府 认真处理此案,历时近一年,对盗贼入城及县城被毁情形,一一查勘明确,对有责 任官员拟议处理。这件档案为研究明代政治制度提供了一个方面的资料,现从馆藏 明档中选出,予以刊布,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6.
茅铂 《档案天地》2014,(7):60-63
正广府古城,位于邯郸市东北25公里永年县广府镇,距县城临洺关25公里,始筑于隋末,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为永年县县城(1958年县政府迁往临洺关),因历史上曾为广平府治所,故称广府。现在的广府,集古城、水城、太极城于一体,既有平遥城之城,又备白洋淀之水,更具杨武氏太极之风骨,是我国北方罕见的古城。水城蜿蜒流淌800里的滏阳河,自古以来就是一条滋养着两岸人民  相似文献   

17.
还是在少年时代,每当听到《黄河大合唱》中那雄浑有力的朗诵:“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便对黄河产生无边的遐想。后来工作了,有机会更多地领略黄河的风采,什么入海口黄河的游移不定,花园口黄河的宽阔浩荡,三门峡黄河的咆哮奔腾,兰州黄河的舒缓平稳,都曾使我感受到母亲河的博大和淳厚。但是,只有这次——金秋十月的壶口之行,才使我情不自禁地慨叹:“哦,我才看到了真正的黄河!” 车出山西省吉县县城西行一个多小时,翻过满山红叶的吕梁山,便来到两山夹峙的一段河谷,一停车便听到“轰隆隆”闷雷般的吼声,持续不断地在山谷中回荡。  相似文献   

18.
那是1996年6月的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接到了在河南油田炼油厂工作的好友刘玉光打来的电话,他告诉我,他买了一辆新摩托车,上午就可以带我去远一点的地方采风。我在湖南老家上学时就在一本介绍中国之最的书中得知了河南省新野县城有一座汉代的汉桑城是世界上最小的城。河南油田距  相似文献   

19.
瓦窑坡墓地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隰县县城西北3公里处的黄土塬上。2005年,临汾市文物局与隰县文物旅游局联合对该墓地进行了发掘,共发现了17座墓葬,包括一批东周时期的高等级墓葬,出土了一批重要的青铜器。这批高等级墓葬的发现,填补了吕梁山南麓地区春秋时期高等级铜器墓葬的空白。该墓地的发现,不仅对于认识东周时期晋文化向北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出土的青铜器对于认识春秋时期青铜器的生产流通也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选取其中的五座铜器墓(M18、M20、M21、M22、M36)进行报道。这组墓葬,年代范围大致相当于春秋中期到战国早期阶段,涵盖了该墓地已发掘墓葬的时间范围,对于整体认识该墓地具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到兰州来,不看碑林等于没到兰州!会感到遗憾。”老朋友张锋这样提醒我。我却不以为然。直到我要离开兰州的那天,才在他的陪同下乘车上了白塔山,到那里去看兰州碑林。“哇!”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偌大的一座仿明清的古建筑群,回廊蜿蜒,楼房栉比,黄瓦红柱,鲜艳夺目我从回廊转到一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