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化还呈现一种混沌状态下的文学,敦煌文学以民间应用文学为主,属于原生态文学。先秦文学与敦煌文学共同的特点是:以口耳相传为其主要传播方式,以集体移时创作为其创作特征,以仪式讲诵为其主要生存形态。本文通过对先秦文学和敦煌文学的研究和比较,认为文学起源于各种社会仪式。仪式是人类社会生活高度集中的体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论初期白话诗的寓言形态及其文化象征意义陈旭光一寓言是一种别具特色的文体,而中国则是一个富有寓言传统的国度。自先秦时起,寓言就在文学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显然,寓言是一种使其意义处身于自身之外的“亚文体”形式。作为一种记叙性文体,它或者通过人物(常常通过动...  相似文献   

3.
方铭教授的专著《经典与传统 :先秦两汉诗赋考论》 ,涉及到先秦两汉时期一些重要的学术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 ,作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仔细的辨析 ,提出了很多新见 ,同时在学风上也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纵观近千百年来中国的婚礼形式,走过先秦之仪礼、经历过盛唐之华美、崇尚过大明之庄典、感受过满清之仪仗……从古至今,婚礼礼制与婚俗经历了简化、增加、融合等过程,或重视盛大隆重的婚礼规模,或增添喜庆热烈的婚礼氛围,或沉溺于奢靡与攀比的婚礼风气等,但即便在先秦时期苛刻的等级制度下,婚礼仪式中也出现了跨越制度的行为。本文通过对文献进行整理和思考,从婚礼礼制和婚俗的角度研究先秦时期婚礼中的僭越行为,以及在制度变迁下先秦时期婚礼中僭越行为产生的原因,以为今后研究先秦婚礼形态和婚礼行为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游必有方"和"粪土之墙"正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里仁》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句中“方”,《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保存了汉代郑玄的解释:“方,犹常也。”宋代邢昺进一步解释为“常所”,目前的《论语》注本大多把“有方”解释成“有固定的地方”,联系先秦时期其他典籍中“有方”的用例,“有方”义为“有道理”或“有原因”。《论语.公冶长》有“粪土之墙不可杇也”,现存《论语》的各种传世古注中,没有关于“粪土之墙”的解释,近年出版的《论语》注本,则多把“粪土之墙”解释为“污秽肮脏之墙”;《说文解字》:“粪,弃除也。”可见先秦时期“粪”是动词,是“弃除”的意思,那么,“粪土之墙”应以解释为“剥落泥土之墙”为宜,这样的墙,才真正“不可杇”。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观念有一个产生、发展、嬗变的过程,在历史上不同时期孝道观的具体内涵及意义并不完全一样。先秦时期,关于孝的论述并非儒家的发明和专利,却以儒家孝道思想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即使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对孝的论述也同中有异。为了对传统孝观念进行有效的反思和弘扬,有必要返本溯源,对以孔子、曾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孝道观的渊源、内涵进行细致的梳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了秦系文字对西周文字的继承,一是考察先秦时期的文献记载,论述秦文化与六国文化以及文字虽有差异,但都是在西周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华夏文化,同中有异,是统一的。二是根据考古发现的文字进行比对,论述秦简牍书与先秦古文字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8.
先秦时期,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思想、文化、学术高度繁荣的时期,诸子百家提出了丰富的理论,人性论则是这一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内容。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整的性善论。基于此,笔者从《尚书》《论语》《性自命出》入手,分析先秦性善论的思想背景,继而剖析孟子性善论的内容,从价值导向、行为准则以及政治哲学三个维度分析先秦性善论视角下儒家伦理传统的构建路径,并从正反两方面对性善论做出评析,希望能对学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生命伦理指的是作为生命个体的人,其在由生到死的生命过程所应当遵循践行的原则和观念。先秦时期,儒家哲学有着丰富的生命伦理思想,具有明显的特征。一是生命态度的多重性。先秦儒家既"尊生""贵生",强调人生命的重要;也承认生命必然会终结;然而,又不主张轻易放弃生命。二是道德生命的至上性。先秦儒家重视道德生命,将其置于自然生命之上,又以"仁""礼""义"等为原则,用道德生命对自然生命进行引导、教化、约束和限制,充分体现了道德生命的至高无上。三是自然生命的超越性。先秦儒家以功业、道德、留名来等精神生命的永恒实现对自然生命的超越。四是生命价值的提升性。先秦儒家认为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是一个由"内圣"到"外王"的实现过程,也是由己及人、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的提升过程。  相似文献   

10.
先秦至东晋时期,由于战乱等因素影响,辽海地区曾迎来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分别是先秦至两汉、汉魏之际、魏晋之际三个时期。随着人口迁徙而来的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智力资源对辽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使辽海地区从曾经地广人稀、经济落后的边塞之地一跃成为中国北方地区一个区域性的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11.
"子猷访戴"是宋代诗画中的热门题材.在宋人题"访戴图"诗中,诗人们或触画生羡向往画境,或咏叹故实发表议论,或借题发挥感慨人事,或评议画家称美画作,既注情于画内,亦寄怀于画外,不拘一格,诗情画意相得益彰,极大地延展了画作的意蕴,同时也丰富了子猷访戴故事的内涵.宋代诗画艺术中的"子猷访戴"热,是特定的时代风气和士人风气所致,亦与宋代文艺风尚及山水画艺术本身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Ian D. Clark 《Minerva》1974,12(4):416-432
  相似文献   

13.
秦是中国封建官职体系建设的重要时期,但过去由于资料匮乏,无从知其详。《睡简》的出土,使我们得以一窥秦官面貌,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我们选取了几个官职名称,联系其他秦汉史料,略作梳理。  相似文献   

14.
15.
近五百年来玉米在中国境内的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是16世纪中期传入中国的重要农作物,在近五百年的传播历程中,形成东南海路、西南陆路、西北陆路三条入境传播路径。本文在肯定三条传播路径并存的前提下,指出经由东南海路一线完成的传播空间在国内占主导地位,且无论经由哪条路径,以移民为主要形式的人口流动是推动玉米在中国境内传播的主要动力。并强调经由三条玉米入境传播路径形成的传播区域与中国自然地理格局十分吻合,这样的结果与作物在传播历程中通过环境适应,选择适宜生存的品种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6.
17.
18.
清晨5时45分,当你打开收音机将指针拨到中波1530或调频107,收音机内当即飘溢出一串温柔而甜美的声音:“各位收音机前的新老听友,大家早上好!欢迎收听城市之声康大夫热线节目……”随着这段“开场白”,今天清晨的康大夫热线节目便正式开始了!这档节目是浙江人民广播电台城市之声  相似文献   

19.
黄巧灵摄影作品选 Selected Photographic Works by Huang Qiaoling 宋城集团董事长黄巧灵,不仅在建造景物上成绩卓著,先后在杭州建起了宋城、杭州乐园、美国城、山里人家等主题公园,而且在摄影艺术上展示出不凡才华。他先后游历考察数十个国家,8年来拍摄了10万张照片,其多部主题摄影集正在筹划出版。造景需要文化,文化深化了景物内涵。一个有良好艺术修养的人,其造景必然别具匠心。  相似文献   

20.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进士籍贯刊误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是学界进士群体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参考书。众多学者根据该书所载明清进士的籍贯进行分省、分地区统计,以期发现古代人才的地理分布规律。但是,该书进士籍贯的刊误,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统计结果的准确性。这些刊误,主要表现为省际进士籍贯刊载互误和省内籍贯刊误两大类,它们有些是延续自《国朝历科题名碑录初集》,有些则是其在编纂过程中新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