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这是江泽民同志1996年视察人民日报社的一句名言。他还多次强调,新闻舆论单位一定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实践证明,舆论导向问题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治生活、经济工作和社会的方方面面。面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怎样做到既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又要从实际出发,积极进行热点、难点引导,就是这个“大的系统工程”不得不正视的问题之一。近些年来,我们陕西日报在新闻宣传中,严格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在坚持…  相似文献   

2.
“热点问题的报道与舆论导向的把握”是当前乃至今后新闻实践中的突出问题,也是新闻理论研究中急需要深入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 所谓“热点问题”,是广大受众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也往往是领导工作中的难点、群众思想上的疑点。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种说法: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最好不要触及经济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因为,关于热点问题的报道最不“稳妥”,也最容易在导向上出现偏颇。  相似文献   

4.
新闻文摘     
把握舆论导向需注意的问题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需注意的问题提出以下看法: 一、舆论导向不是一句简单的政治口号,不仅是新闻媒体主阵地的任务,而且是所有版面和时空的应有内涵、综合体现。舆论导向不仅是一种政治主张、思想观点和宣传和直白,而且是思想情操、伦理道德、人文价值、审美观念的自然渗透和流露。主旋律要弘扬,多样化应发展,新闻传播的品位要在综合效应上下功夫、上水平。 二、舆论导向不仅表现在对重大政治问题、党的中心工作、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报道上,而且表现在日常报道的思想倾向上。不仅表现在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的处理和把握上,而且表现在平时的宣传报道上也应自觉地理顺群众情绪、疏导化解矛盾,不仅表现在大力弘扬主旋律的硬新闻宣传报道上,而且表现在软新闻上。 三、舆论导向的把握,不仅表现在一段时间的集中宣传或战役性报道上,而且表现在整个宣传基调的把握上讲究政策的连续性,不要刮风、摇摆、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5.
热点报道已成为传媒引导舆论的一种重要手段。热点问题报道在整个舆论导向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在日益显现出来。社会热点问题,一般具有时代性、挑战性、普遍性、敏感性、流变性的特征。搞好热点报道,要借助于唯物辩证法,以科学、辩证、客观的思维方式来正确把握,要处理好如下一些关系:热点问题,冷静思考;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共性着眼,个性着手;善于分析,解剖矛盾;力戒片面,把握好“度”;端正动机,讲究效果。  相似文献   

6.
社会新闻对于晚报来说是主流新闻的“富矿”,晚报需要社会新闻,社会新闻需要晚报,但社会新闻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值得细心研究,大力提倡.不断提高。在本期“泸州晚报杯征文”栏中首推的《地方晚报如何把握社会新闻正确的舆论导向》一文,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7.
詹爱华 《新闻窗》2006,(1):50-51
在社会生活热点纷呈,社会新闻不断涌现的情况下,作为新闻传媒的报纸,热点问题的报道也呈现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态势。但是,报纸要真正做出读者欢迎,并符合方针政策要求的热点新闻报道,就必须掌握好热点新闻报道的尺度,充分注意其真实性,把握其本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热点报道的群众性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热点新闻报道的“度”上把好关,达到弘扬社会主旋律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一个地域,某一段时期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某些突发事件,或是一些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都是当时、当地人民群众普遍关注,一时成为人们街谈巷议、家喻户晓的话题。我们把这些问题都称2为“社会热点”——即群众关注之点,也是新闻宣传的关注之点。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是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在特定时期和特定情况下,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的内容和发稿时间,各不相同。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一些重大突发事件,一般都是当地群众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报纸报道与否,何时报道,对于正确引导舆论至关重要。1998年2月25日,上午9时半。雅…  相似文献   

9.
新闻文摘     
白衍吉撰文就把握正确舆论导向需注意的问题提出以下看法: 一、舆论导向不是一句简单的政治口号,不仅是新闻媒体主阵地的任务,而且是所有版面和时空的应有内涵、综合体现。舆论导向不仅是一种政治主张、思想观点的宣传和直白,而且是思想情操、伦理道德、人文价值、审美观念的自然渗透和流露。主旋律要弘扬,多样化应发展,新闻传播的品位要在综合效应上下功夫、上水平。 二、舆论导向不仅表现在对重大政治问题、党的中心工作、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报道上,而且表现在日常报道的思想倾向上。不仅表现在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的处理和把握上,而且表现在平时的宣传报道上也应自觉地理顺群众情绪、疏导化解矛盾。不仅表现在大力弘扬主旋律的硬新闻宣传报道上,而且表现在软新闻上。  相似文献   

10.
如何应对社会上突发的热点事件把握舆论导向一直是各级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处于改革攻坚阶段,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网络作为一种舆论平台,也反映了这种矛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处理网络热点问题也就是在处理社会热点问题,首先要坚持的原则就是依法办事。在2009年杭州飙车门事件中,造谣出庭受审的人并不是肇事司机胡斌的湖北省鄂州市无业人员  相似文献   

11.
重在把握──对舆论导向中热点问题报道的思辨胡占凡在当今中国新闻传播媒介中,热点问题报道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焦点访谈》、《新闻纵横》等以报道社会热点问题为己任的广播电视节目,问世不过一两年,就以它们鲜明的特色、犀利的笔触、活泼的形式,迅速赢得了社会公...  相似文献   

12.
何永斌 《新闻前哨》2000,(11):35-36
在县市报的舆论导向中,对社会生活中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引导,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一定意义上讲,对热点问题是否敏感,引导是否得当,不仅体现了报纸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到报纸的贴近性和可读性。因此,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具体实践中努力增强对热点问题引导的主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要增强对热点问题引导的主动性,必须时刻绷紧政治这根弦热点问题是时代的特征,是一定时期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无论是社会生活的热点,还是经济生活的热点,无不与“政治”二字紧密相关。因此引导热点问题,是政…  相似文献   

13.
许俊杰 《新闻前哨》2001,(10):13-14
江泽民总书记告诫说:“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国际国内无数事实表明,媒体传播的舆论导向,对当今世界和社会向什么方向发展,起着如航海中指南针一样重要的作用。报纸、广播、电视、杂志、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如果传播对社会稳定、对民族团结、对人们信仰等方面的错误导向舆论,便可引发杜会骚乱或动乱。作为党领导下的新闻媒体,更应当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党性原则,牢记和实践“三个代表”,永远站在维护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把握好舆论导向,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为社会为人…  相似文献   

14.
开展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职责。《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要加强热点问题引导和舆论监督,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和热情。”这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对舆论监督工作非但不能削弱,相反还应大力加强。那么,怎样加强舆论监督力度呢?我感到以下几点应切实注意。一、把握好舆论导向。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这…  相似文献   

15.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一张报纸的灵魂。坚持正确导向的“舵手”和“第一责任人”,责无旁贷,只能是总编辑。总编辑的第一位工作、第一位责任、第一件考核指标,毫无疑义,必定是舆论导向。 研究舆情、把握导向是总编辑的一项基本功 舆论导向正确与否,不仅事关办报的方向和事业的兴衰,更是党和人民的祸福所系。因此,总编辑必须在导向问题上具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在任何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为此,就必须认真研究舆情,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舆论,解释客观存在的舆论现象并预测其发展舆论调控的基本原理,把握舆论导向,促进社会健康发展,这是总编辑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16.
孔绍谦 《青年记者》2003,(10):28-28
在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的同时,开展批评报道,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影响恶劣的事件进行曝光,发挥舆论监督职能,这既是党和政府对新闻事业的一贯要求,也是新闻媒体的一项神圣使命。鉴于批评报道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应该是开展批评报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批评报道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7.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党对新闻工作者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事实反复证明:“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宣传工作的生命线。因此,强调新闻工作者在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又值"五一"黄金周,铁路客运高峰又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新闻报道在促进热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因此,对社会热点问题必须按照党和人民的利益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但是,一些媒体对铁路热点问题的报道中却掺进了杂音,使热点问题的报道发生"变异".因此,此时反思2004年的春运报道,就非常有必要了.  相似文献   

19.
在报纸宣传的过程中,我们经常碰到一些颇费思忖的问题:某项政策是早点宣传好还是晚点宣传好?某个热点问题是从宏观角度报道好还是从微观角度报道好?某种社会现象是一般议论好还是深层剖析好?某篇批评稿件是来文照登好还是有所保留好……凡此种种,归根结底都有一个如何把握好“度”的问题。把握好报纸宣传的“度”,不仅仅是稿件处理技巧问题,还是关系到舆论导向、宣传基调的政治性、政策性问题。因此,把握好“度”是报纸宣传中必须看重和练好的基本功。根据大局需要确定宣传节奏的急缓与报道材料的取舍。我们的一切工作包括报纸宣传,都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进行,如何加快与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如何维护  相似文献   

20.
话题性新闻评论版是党报引导舆论新的有效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报必须主动担当主流媒体的职责,一方面针对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发意见,引导舆论;另一方面时时关注社会上的各种思潮,尤其是各界群众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疑释惑,帮助他们正确地判断形势,放下思想包袱,乃至理顺情绪以时事话题为评论对象的新闻评论版,是党报引导舆论的新的有效载体。党报开办题性新闻评论版,要始终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在选题上要坚持“三贴近”则,在“度”的把握上要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