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莫顿·享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融情境、意趣和哲理于一体的优美散文。阅读时,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三个问题去把握文章的主旨。一、文章两次写到“啜泣”(“我听见有人啜泣……”)(“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表达的意思是否一样?文章为什么不直接写“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而要先写“啜泣”?前一次“啜泣”,是“我”身处“悬崖峭壁”时恐惧心理逐步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开始爬时就“全身颤抖,冷汗  相似文献   

2.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非常适合中学生阅读。但文章有几处文字硬伤,本文拟对此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一、通过默读,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故事的梗概。二、领会“走一步,再走一步”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三、紧扣人物心理状态的解析,通过探究式学习程序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程序:探究性质疑———借助资料信息,合作释疑———得出相关结论,获得知识。教学过程:师: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饥饿的鳄鱼和一群小鱼放在水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板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它失败了,还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了第二次更猛烈的进攻,又失败了,并且受了伤;它还要进攻。第三次、第四次……  相似文献   

4.
家庭教育是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基础、补充和延伸,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走一步,再走一步》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回忆童年一次“脱险”经历的一篇故事性散文,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家庭教育思想,本文以其为切入点,分析课文中父亲和母亲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窥视家庭教育在孩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并给出相应的家庭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5.
莫顿&;#183;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融情境、意趣和哲理于一体的优美散文。阅读时,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如下三个问题去把握文章的主旨。  相似文献   

6.
好的短篇小说学习方法是可持续的,能为学生学习其他短篇小说做好铺垫。借助以下四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可持续的:通过多角度复述故事,考察学生对短篇小说的初步感知水平;通过探究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课文主题的讨论,感悟宝贵的人生经验;通过读写结合,表达自己的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7.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的写作特色在于“以事传理”,教学时可以结合这一写作特色采用由文到法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学得文章的写“事”方法,又能得到人生成长的“理”。本课的教学视角可以从以目标预设的具体性追求教学效益的实然性、以学习任务的关联性体现文本解读的独特性、以学习支架的支持性实现学习能力的进阶性三个角度切入,尝试将文本特点与课堂教学两者之间实现高度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8.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兼具语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短篇小说。莫顿·亨特借叙述者客观可靠的眼光,以回忆的方式言说主人公的童年经历,演绎出了一曲成长之歌。这部作品中人物的心理状态与境遇改变体现着叙事学传统情节观中人物认知方式(mindstyle)的重要意义。从人物性质角度分析这篇课文,便于将小说“情节”与“人物”有机结合,深化对小说文体特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2013年12月,笔者所在的学校开展了一场教学技能比赛,指定赛课课文为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授课时间为1个课时。  相似文献   

10.
美国作家莫顿&;#183;亨特在《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中叙述了这样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我们五个小男孩因为玩厌了弹子游戏,便想出了爬悬崖的新花样。我—时拿不定主意。虽然我很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活泼勇敢,但是自我出世以后,八年来我一直有病,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  相似文献   

12.
多出一步     
“一步,二步,三步……”小时候,母亲兴奋地告诉我和弟弟:她从主屋走到厨房整好二十步,不多也不少。母亲似乎很高兴发现了这个秘密。于是,她每天一遍一遍地走,一遍一遍地数。  相似文献   

13.
一天,我在一本书中看到了一篇题目为《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文章。一开始,这个新奇的题目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我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这篇文章写了几个孩子爬悬崖时发生的一件事:“我”出世以来,一直有病,但是“我”不想因为不敢爬悬崖而被伙伴们说成胆小鬼。所以,“我”和  相似文献   

14.
〔教法探讨〕教学这篇课文,首先要明白单元教学的教学重点及要求。这个单元的课文探讨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人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面对刚迈进中学大门的十几岁的初一学生,怎样引导他们与课文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进而体味人生、关爱生命呢?课堂上,怎样在有限的45分钟内,落实并践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语文、感悟生活呢?教学这个单元的课文,要迈好这第一步,就是要用新的理念、新的教法、新的学法,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此,在备课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  相似文献   

15.
生:老师,这故事写得好假,一点都不真实。 师:哦?你为什么这么看? 生:空地上哪来的悬崖?还左转又转,二十米高,那算什么悬崖,怎么可能爬不上去;走了离顶三分之二的路程,不就五六米——两层楼高,这有什么好怕的。全是吹牛!  相似文献   

16.
林妮娜 《师道》2024,(1):45-47
<正>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在《悬崖上的一课》中写道:“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一课》,也是我第一次在全区做公开展示的一节中小衔接的课例,“走一步,再走一步”这句话也成了我专业成长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文本解读往往聚焦于“我”通过一次悬崖险境而感悟到面对困难要坚持和冷静的道理,但文章的巧妙之处并不在于此处的以小见大,而是将“走”的丰富哲理蕴含在心理困境、悬崖困境的缠绕交织之中。探析“走”蕴含的深层意蕴,要先认识到悬崖困境、心理困境之间巧妙的关系,明白“走”的不只是悬崖路、心理路,更是人生路。“走”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而是丰富的人生哲理的寄寓体,指引“我”在人生之路上行走。梳理双重困境之间的内在张力,分解“走”的动作,  相似文献   

18.
[背景]以往教学哲理性课时,传统做法是:知故事→悟哲理→做练习。学生始终局限于本,对大语了解甚少,课堂上更是沉默寡言。为体现语阅读的新理念,我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9.
再走一步     
《家教世界》2011,(2):46-46
那个下午,我和一帮小伙伴一起来到一处空地。那座悬崖就耸立在空地的另一边。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有许多凸出来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  相似文献   

20.
一、导入新课 (师多媒体配图讲解《愚公移山》的故事.) 师:同学们看完这段视频后有什么感想呢? 生:生活中遇到困难不应该消极退缩,而是要迎难而上. 生:生活中遇到困难,应该想办法去克服,化大困难为小困难就能解决. 师:很好!同学们,面对困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去看一看“我”面对困难时父亲是如何帮助“我”解决问题的,以及“我”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