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界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该理论传入中国,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影响日益显现,几十年来一直是中国翻译界讨论的焦点,众多学者对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学者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进行了探讨,并且运用该理论对多个文本如科技文本、商务文本、广告文本、法律文本、外宣文本、新闻文本等进行了分析,并验证了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优越性,还详细解释了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具有优势的原因等。本文选取2000年到2015年期间中国学者发表的学术论文、期刊论文、研究综述等,通过分析和总结来揭示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情况以及对中国翻译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功能翻译理论是当今翻译界最具影响力的翻译理论之一,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纽马克文本功能理论将文本体裁划分为"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三大类,并明确指出,语义翻译法用于表达型文本,交际翻译法用于信息型和呼唤型文本。这一理论对应用性很强的商务信函的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会展文本的涵义及功能翻译理论,分析了汉语会展文本的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提出在功能翻译理论的基础上汉语会展文本英译的要点。  相似文献   

4.
邹倩 《考试周刊》2011,(84):37-39
本文以网络文本即时通讯记录为语料,从符际互补理论出发,对其中表情符号的使用进行分析,介绍了表情符号的分类和功能,并从文本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文本功能三个方面对表情符号进行数据统计,揭示了表情符号和文本符号的高度互补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吸引国内外游客,功能理论翻译成为我国旅游文本翻译重要研究切入点,本文就在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下,对旅游文本翻译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国外主要的语言功能理论及功能途径的文本类型学作一述评。主要有布勒和雅克布森的语言功能理论及纽马克、赖斯和诺德的文本类型学。首先对以上理论进行了回顾和评析,指出其贡献和不足,最后讨论了这些理论共同存在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论述黑龙江省汉俄旅游文本翻译的现状,以及功能理论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在功能理论的指导下,提升黑龙江旅游文本俄语翻译的质量,以期对从事俄语翻译的工作者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
吴海丹 《海外英语》2014,(9):148-150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翻译活动。在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译者通过对直译、转译以及意译等翻译方法的灵活使用保证目标语言能够很好地与原文本表达意图对等。所以,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用恰当的表达方法把原文本的信息传递给目标文本的使用者才是对药品说明书进行翻译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9.
石亿 《考试周刊》2013,(6):18-20
20世纪80年代左右,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崛起,提倡在宏观上将翻译活动纳入人类的行为活动,强调其目的性,其研究重点是文本、译文功能、翻译行为及其目的、翻译策略。该学派颇具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是:莱思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即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ie),霍斯—曼特瑞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功能翻译理论对实用文体翻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以商品的商标和旅游宣传资料这两种实用文本为例,分析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的实用文本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纽马克的文本范畴理论为翻译实践标准提供了新的视角,不同的文本需要不同的翻译标准。文章从纽马克的文本范畴理论入手,探讨在文本功能指导下的翻译策略,并以具体的旅游广告文本翻译为例,采用交际翻译法详细说明文本功能的指导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以莱思的文本类型理论、弗米尔的目的论、曼特瑞的翻译行为理论、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为核心思想,强调文本目的在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成功摆脱了传统翻译理论的束缚,转而以实现原文的交际功能为中心,译者有权选择最适合实现译文预期功能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为应用文本的翻译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为俄汉应用文本之间的翻译提供了理论支撑,能够有效解决当前俄语应用翻译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代社会中,无论是电视广告,还是纸媒体当中的广告,都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译入语读者能领会原语广告的意图,需要正确的翻译理论的指导。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lbert Nida)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解决了广告文本翻译中的一些问题。本论文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就广告翻译进行研究,主要从英文广告文本的特点分析入手,从功能对等理论对广告文本翻译的指导意义方面出发,分析其特点以及广告文本汉译的主要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3.
纽马克根据布勒的语言功能理论,提出语言有三大功能: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进而将文本归为三类: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本文从纽马克的文本分类和翻译方法出发,阐明其翻译文本观,即文本类型的多样性决定了译文文本类型的多样性,并导致了翻译策略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功能翻译理论和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对公示语的文本类型进行分析,认为公示语主要可以分为具有指称功能或信息功能的公示语,具有表情功能的公示语,具有诉求功能或呼唤功能的公示语。本文还从语用语言等效与社交语用等效探讨了公示语翻译的语用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功能翻译理论把翻译视为一种目的性行为,其核心理论"目的论"为文本翻译中的变译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将变译方法应用于文本翻译,能够更好实现文本的最高翻译目的。本文将以旅游文本为例,研究目的论和变译对文本翻译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声声慢》作为中国诗词典范众多译者对其英译版进行探索。文本类型理论是涉及文本类型、语言功能及翻译策略的理论,以文本分类作为翻译策略选择的基础。本文在文本理论框架中对以韵律美著名的许渊冲译本进行赏析,从而反映在适当的文本类型下选取的翻译策略会对译文的美感和忠实度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论功能对等和形式对等在翻译中的辩证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奈达翻译理论过于强调功能对等进行质疑的基础上,认为文本内容和表达形式密不可分,在不同的文本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重要性,译者应根据不同文本和翻译目的在功能对等与形式对等之间做出裁定,采取相应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古建筑因其特有的价值和文化内涵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学者们开始对古建筑书籍文本进行翻译研究,但结果良莠不齐。问题在于译者没有对其进行文本分析,忽略了古建筑文本的特殊功能和交际目的。而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为古建筑文本翻译开启了新角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她的三大文本类型"信息型"、"表情型"和"感染型"理论说明文本类型决定翻译方法,译者要根据不同文本类型的不同的功能和交际目的,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结合赖斯的文本类型与翻译方法相关理论,以贺州古建筑文本为研究对象,从分析贺州古建筑文本翻译研究现状入手,对其进行翻译实践研究,探讨古建筑文本的翻译特点及翻译方法,把贺州古建筑的风貌展现在中外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9.
浅析功能翻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功能翻译学派对文本类型的划分,旅游文本属于典型的呼唤类型。旅游翻译是一种面向普通大众的文本,呼唤功能十分明显,带有很强的目的性。文章从功能翻译的基本理论出发,探讨了功能翻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作者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从目的语读者的角度出发,紧扣旅游翻译的目的和功能,在实际翻译活动中采用灵活的处理方法,以期达到"诱导"读者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奈达的功能翻译理论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商业文本与文学文本有着不同的交际功能,两者的翻译目的也因此而异。翻译中对文化差异的处理必需符合所译文本的功能要求。商业翻译重视译文的可懂性和可接受性,文学翻译则是可懂性与可读性并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