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场作文一直是语文的重中之重,要想从众多考生作文中脱颖而出,取得高分,就要善于营构作文亮点,从而迅速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给阅卷老师一个震撼,一个惊喜。那么,怎样才能使你的作文标新立异呢?可以从以下几"新"进行尝试。一、标题"新""花香蜂自来,题好文一半",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考场作文如果能有一个新鲜亮丽的标题,就能打动阅卷老师的"芳心",给老师留下美好的印象,这就等于有了一个成功的开端。  相似文献   

2.
虽有“文才”之说,“文气”之论,但考场作文不同于文学创作,也不同于平时的习作。所以,面对统一的作文材料,想在规定的时间、特定的场景下写出让特定的阅卷教师在几乎瞬间青睐的一篇作文,或者说写出让阅读教师给一类分值的作文,这篇文章一定要有几处亮点。  相似文献   

3.
考场作文的标题是阅卷老师的第一个视点。一个新颖别致的标题,就如同美女的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自然能使阅卷老师"一见钟情",从而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好题一半文,标题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如何给考场作文  相似文献   

4.
一、标题亮点有的考生将"话题"作为"标题"实乃下策。作文的拟题法有以下几种:1.扩充法。就是扩充话题,加上一些修饰、限制或补充性的词语,将话题扩充为一个短语。如以"礼物"为话题作文,文章题目可拟成《一份特殊的礼物》《送给妈妈的礼物》《礼物,增进了我们的友谊》等。  相似文献   

5.
考场作文有它的特殊规律性,它是在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写作的特定文章,与平时作文不全相同。平时作文与考场作文的差异,主要有两点:其一,依赖性与自主性的差异。平时作文,有老师的引导、批改、讲评、校正,考生容易多一分依赖性。考场作文没有任何“外援”,完全靠自主操作,最能展示风采;不过,稍不注意也很容易离题。其二,时间的宽松性与严格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一位教育专家曾有过一个风趣的比喻:考场作文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颗"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只"萤火虫"!细读最近几年百余篇考场高分作文,我们会发现四个夺目的"亮点"。亮点之一:浓郁的创新气息作为应试作文,要让评阅者喜闻乐见,就必须有新鲜感,"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未言"。最近几年,考场作文的创新气息越来越浓郁,出现了"春花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  相似文献   

7.
练就一套打造考场作文的亮点之术,以取悦阅卷老师,来为自己的作文加分,说来无法避免投机取巧之嫌。然而,在立足于平时扎实训练、着眼练就各项能力的基础上,再掌握一些锦上添花之术,不仅是一个考生良好的语文综合素质的表现,也体现考生出对阅卷老师劳动的尊重。那么,怎样打造作文的亮点?一道出彩的标题。标题犹如人之双眸,一道新颖、俏皮的标题总是会给阅卷老师一个惊喜,从而让阅卷老师带着一份好心情看下去。不妨先来欣赏一些中高考作文精彩的标题:“用掌声撑起一片蓝天”“期待掌声,给予掌声”“一晌贪欢”“馨香一缕”“窗外…  相似文献   

8.
点评:从锤练学生作文语言的角度来看,其作法是可操作的。况且实例来自优秀的考场作文。有文采是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发展等级"评分的内容之一。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近几年高考满分作文中,一篇篇文采飞扬的佳作成为话题作文的一大"亮点"。而修辞出新,文句有意蕴则让这"亮点"更加熠熠生辉。在众多的修辞手法当中,排比特别引人注目,主要是考生使用排比句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即在使用排比的修辞出现了创新。排比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9.
<正>怎样才能在考场上写出高分、甚至满分的作文来呢?无数事实证明,除了要在平时练就过硬的作文基本功,并认真复习备考之外,还需要在作文写作过程中掌握并使用一些"技巧"。技巧1.拟定一个亮丽醒目的标题有道是"题好一半文",如果一篇考场作文的标题是"眉清目秀""眉目传情"的,那么它自然就具备了引人瞩目、引人注目、引人"驻"目的力量。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标题自拟"的情况下拟出亮丽醒目的作文标题来呢?一是使用修辞方法来拟题,那样可以使标题更加生动形象;二是引用或改编名句来拟题,  相似文献   

10.
考场作文要想得到理想的成绩,必须有意识地布设若干亮点,以赢得阅卷老师的赏识。如何布设亮点呢?除扣话题、合文体、重说理等之外,还要注意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一、标题新颖,紧扣话题,观点明确。或引用,或比喻,或对仗,或比并(用一组并列概念暗示其辩证关系,如“树木·森林·气候”),或表态(直接表明观点)。总之,要一看标题,就知道文章要阐述的观点;不要故作姿态,犹抱琵琶,不知所云,甚至概念不清,语句不通,不合逻辑。下面是从同学们的考场作文里选取的两组标题,通过比较,孰劣孰优就比较明白了。(话题:默契。)第一组(有毛病的命题):l、拥有默…  相似文献   

11.
拟题ABC 据说《羊城晚报》有几个特殊的专职编辑,他们的职责就是给已经编好了准备刊发的文章拟写标题。我们常说“题好一半文”,“标题很重要”,这应该是最好的注脚。考场作文的标题应以具体、新颖为切入点。“具体”要求标题要有实际内容,不空泛;“新颖”要求标题要精萃,要赋有鲜活的色彩。考场作文标题的拟写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A、紧扣中心词发散一般的话题作文,所提供的材料大多会有一个中心词,拟题必须围绕中心词着笔。具体操作方法为:第一,在中心词前面加上修饰、限制和补充性的词语。例如有篇话题作文的中心词是“杂”,《神圣的杂  相似文献   

12.
学生要参加升学考试,就必须应对"考场作文".本文从标题、选材、立意、构思、语言等八个方面,探讨"考场作文"的有效训练.  相似文献   

13.
<正>写中考作文方面的文章,似乎也免不了拾人牙慧之嫌,但从中考作文阅卷角度,教给同学们一些应试技巧,帮助大家精心营造出中考作文的更多"亮点",也很有必要。1.一个新颖别致的标题这适用于自拟题和半命题作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的一扇"窗口",也是留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拟定标题是学生概括和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一个新颖别致的标题,往往会给阅卷老师一个惊喜,让他们带着良好的印象阅读下文。新颖别致的标题往往符合下列条件:切旨,标题吃透材料精神,把握其主旨;切体,"淡化文体"不等于文章无体,拟题要合乎体裁。如《如诗的秋天》宜写成写景抒情散文;《秋天的故事》宜写成记叙文;《秋  相似文献   

14.
考场作文应该有一个好的标题,这是因为从文章本身来看,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另外,从阅卷教师的角度来考虑,阅读作文标题产生的第一印象在判分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长时间阅卷头脑昏昏之际,好的文章标题能使阅卷者精神为之一振,进而重视阅读你的文章内容,批出合理的分数.那么怎样艺术地拟写考场作文标题呢?  相似文献   

15.
王礼平 《辅导员》2012,(14):20-21,19
要想在考场上让自己的作文获得较高的分数,需要同学们平时多方面、多途径地练习。今天,我就从标题、文体、层次等七个方面告诉同学们使作文"靓"起来的小秘诀吧。秘诀一:标题要"亮"常言道:"题好一半文",标题亮丽,文自生辉。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文章好不好,首先看"眼睛"亮不亮,好的标题能使文章光彩照人,让评卷老师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对尚未  相似文献   

16.
<正>"有文采"是高考《考试大纲》对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之一。阅卷老师界定一篇文章的文采时,语句的灵活是重要的判断标准。特别是近年来常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及分析性写作,由于整篇文章都在就事说理或者就理析理,语言极易滑入平淡无味的窠臼。为此,考生如果在考场作文中有意识地活用句式,熟练包装一些颇具亮点的语句,就会使作文的语言灵动出彩,从而凭借"有文采"而赢得阅卷者  相似文献   

17.
考场犹如战场,考场作文当然也就有别于平时作文。下面这几招实用妙法,可以在考场作文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让标题靓起来现在考场作文大多要求题目自拟。考生若  相似文献   

18.
优秀作文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读过之后回味无穷,总有几个值得咀嚼称道的地方。要想在考场作文中获得高分,我们可以借鉴优秀作文的成功之处,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一、标题新不论阅读什么样的作文,我们的眼睛只会在感兴趣的地方停留,仔细阅读,从而留下深刻印象。标题新颖就是个很重要的因素。什么样的标题才算新颖呢?可以用下面两个标准来衡量:一是  相似文献   

19.
曾贤 《考试周刊》2013,(39):14-15
<正>中考作文就阅卷主体来讲是浏览者而不是欣赏者。因此,中考作文要想吸引阅卷者的眼球,就一定要有若干"亮点",让阅卷者一见钟情。这些亮点应该体现在标题、立意、语言等"点"上,更应该体现在"面"的结构上。因为,直观形象、清新脱俗的结构形式更能吸引阅卷老师,更容易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整体印象。此外,中考作文在结构方面只有做到有头有尾、层次清楚才能使阅卷老师在短时间内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思维进程。考场作  相似文献   

20.
考场满分作文一般来说都是无可挑剔的,个中奥秘除了选材新、立意深、构思巧、语言美、意蕴丰、品位高外,还注意了文章各个环节间的相扣与整合。就一般的考场作文来说,既有亮点,也有黑点,两者并存,亮点多分值高,反之则低。要使考场作文升格,提高档次,就须去除黑点,增加亮点。作文分值低,不一定都是语言因素,大多是非语言因素:或不懂得作文的一般章法,或缺乏整合处理材料的能力,或写作的随意性等等。可见考场作文升格是完全可能的。那么怎样使考场作文升格,使之胜人一筹呢?一、开头简短一些。写一个精彩的开头不容易,但写得简短一些是不难做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