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引出中餐菜单翻译的一些问题,通过分析问题的根源,归纳了造成了翻译困难的问题点。并且从菜单的功能、目的以及中餐菜名的构成和命名方法入手,探讨了中餐菜单英译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际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欢中餐,中餐菜单中菜名的英译成为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的必要手段。以中餐菜单菜名的命名方法为基础,运用巴斯奈特文化翻译理论,探讨中餐菜单中菜名英译的各种方法,达到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廖冬芳 《考试周刊》2011,(77):98-99
随着社会的发展,奥运世博在中国成功举行,中国餐饮业跻身世界市场,中餐菜单的英译问题成为近年的热门话题.中餐菜单的英译现状不客乐观.形形色色的误译出现在餐桌上,本文根据中餐菜单英译的现状对误译的原因及可能解决的方法进行了试探性研究.以期为菜单翻译的规范化作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4.
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赋予了中餐菜名丰富的中华饮食文化和其他传统文化元素。在比较中西菜名中各自独特文化元素的基础上,探讨中餐菜名的翻译,提出翻译过程中需考虑翻译目的,遵循"目的原则"。在翻译过程中,依据预定翻译目的,菜单翻译需遵循交际标准与文化标准两大翻译标准,以成功实现翻译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5.
王莘茹  胡燕娜 《海外英语》2022,(6):36-37+55
中华饮食文化极具深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的蓬勃发展,中华文化进一步走出国门,中餐菜名的翻译逐渐受到更多人的重视。该文从中餐菜名英译的历史理论研究着手,放眼现今菜名翻译的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鉴于中餐菜名纷繁复杂的命名方式以及对外文化传播的必要性,指出中餐菜名英译时应遵循的原则和主要应对方法,并对当前缺乏统一和规范的中餐菜名英译提出建议和对策,表达了对未来中餐菜名翻译前景的展望和期待。  相似文献   

6.
具有中国特色的中餐菜单往往包含大量的文化负载词汇。英汉两种语言由于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因而在翻译文化负载词的过程中很难在译语文化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词汇。依据《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首先从中餐菜名的命名规则和烹饪方法来分析菜名的构成,再选取书中部分与文化负载词有关的菜名,对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含义进行深度的解析,以期探究中华传统饮食文化是怎样在菜肴名称英译过程中得到发扬光大的。中餐菜名在英译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菜名中饮食文化的处理,这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具有中国特色的中餐菜单往往包含大量的文化负载词汇。英汉两种语言由于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因而在翻译文化负载词的过程中很难在译语文化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词汇。依据《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首先从中餐菜名的命名规则和烹饪方法来分析菜名的构成,再选取书中部分与文化负载词有关的菜名,对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含义进行深度的解析,以期探究中华传统饮食文化是怎样在菜肴名称英译过程中得到发扬光大的。中餐菜名在英译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菜名中饮食文化的处理,这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基于目的论,并依据2017年正式实施的《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对天津市一些饭店的中文菜单翻译进行分析,研究中文菜名的构成特点,从而提出中餐英译的原则,并探讨英文译本的错误类型及错误的原因,根据这些不同的错误类型提出中餐英译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郭亮 《考试周刊》2012,(25):76-77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餐菜名更是浓缩了各式菜肴的烹饪技术和地方特色及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中餐菜名是外国友人了解中国菜、中国饮食文化的窗口和桥梁。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参照,根据中餐菜名的三种主要命名方式具体讨论了中餐菜名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陈爽 《华章》2013,(20)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中外交流日益频繁,社会文化交流更是直接,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餐菜肴品种繁多,许多来华的外国客人对中国美食都赞不绝口。在这种情况下,中餐菜名的英译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为依据,指出了现今社会上广泛存在的中餐菜名英译的混乱问题以及原因,结合具体的菜名分类重点探讨了中餐菜名的有效翻译方法:直译和意译。  相似文献   

11.
中餐菜名具有成熟而独特的命名方法和烹饪方法,对中餐菜名进行英译,只有了解中餐菜名的命名方法和烹饪方法,才能忠实反映菜肴的内容及特色。中餐菜名的英译,应根据菜品的独有特点采用直译、音译、意译、直译加注、意译加注、音译加注等多种方法。中餐菜名英译时,需坚持择优选用翻译方法、突出文化内涵、遵循翻译标准等原则。  相似文献   

12.
中餐菜名具有成熟而独特的命名方法和烹饪方法,对中餐菜名进行英译,只有了解中餐菜名的命名方法和烹饪方法,才能忠实反映菜肴的内容及特色。中餐菜名的英译,应根据菜品的独有特点采用直译、音译、意译、直译加注、意译加注、音译加注等多种方法。中餐菜名英译时,需坚持择优选用翻译方法、突出文化内涵、遵循翻译标准等原则。  相似文献   

13.
中餐菜肴品种繁多,文化内涵丰富。这给中餐菜名的英译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本文试图从分析中餐菜名的构成方式入手,归纳总结了翻译中餐菜名的通用方法:直译法,意译法和音译法。并就一些中餐菜名英译进行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14.
廖冬芳 《考试周刊》2011,(74):28-30
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语境和意图的概念出发,结合翻译实践,探讨中餐菜名的英译方法。中餐菜名的翻译要以译入语读者的认知环境为基础.译名必须在译入语中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中餐菜名的翻译还要以实现菜名所传递的意图为准绳.译名要适度而真实地反映出菜的实质内容。  相似文献   

15.
刘志高 《考试周刊》2012,(49):15-16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翻译的障碍来源于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文化,主要体现在不同的表达方式上。本文以中餐菜名的法译为例,通过对中餐菜名文化内涵的分析和中法菜名结构的对比,着重指出了菜名的文化内涵对翻译的影响,并以例证给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邱海梅  田菲 《海外英语》2023,(4):45-47+66
中餐菜名翻译是翻译实践中比较常见的主题。目的论也是翻译理论中的主要理论之一,适用于指导“信息型”和“召唤型”文本。菜名既传递菜品配料、烹饪方式等基本信息,又吸引食客点选特色菜肴,同时具有“信息型”与“召唤型”文本特征。该文结合中餐菜名的命名特点,探讨目的论指导下的中餐菜名翻译方法,希望通过对中餐菜名来历、典故探究及英译的赏析,激发读者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兴趣,以期助力传播中国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7.
张明  王德振 《海外英语》2012,(10):169-170
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餐菜名分为写实和写意两种形式。菜名翻译既要传达菜的原料、刀法、烹饪方法等信息,有时还要传达文化蕴涵。生态翻译学为菜名翻译及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饮食文化是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餐菜名翻译尤为重要。但目前中餐菜名的翻译仍存在不规范、不统一、无法准确传达菜品名称内涵等问题。本文结合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分析《舌尖上的中国1》的菜名英译。在菜名翻译中,写实性菜名以直译为主,音译、意译、增译为辅;写意性菜名使用归化策略下的意译,尽可能传达菜品内容,以减少跨文化误解,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9.
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的介绍及菜名的正确翻译在对外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研究试图从分析中餐菜名的基本翻译原则入手,提出几种通用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0.
浅析中餐菜单英译的原则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好中餐菜单的英译很重要性,当前中餐菜单英译中存在着大量问题.依据功能翻译理论,用写实性命名法和写意性命名法两种情况对菜单翻译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