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企华 《上海教育》2016,(Z1):98-99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而两者却常常互相指责:家长抨击学校教育制度的不科学,老师没有奉献精神;学校批评家长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长的不到位。其根本原因是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教育使命窄化为"让每一个学生考得好成绩",而忽视了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性、主体性、潜在性。我们认为在家庭教育指导中,如何指导家长帮助孩子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孩子向上向善的内在驱动力,引导孩子乐观主动地面对学习生活,是家庭教育指导回归本源的关键之处,也是当代教育赋予学校的新的使命。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学校的教育首先是家长的教育。任何国家和地区教育的三大介体是家庭、学校、和社会,而在我国往往把教育的介体单一片面为"学校教育"。忽略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尤其对家庭教育的忽略,导致家长个人责任的淡化,把教育的责任直接推到了学校,发生问题一味的追究学校、老师的责任,绝大部分家长,没有真正认识到自身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没有体会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言传身教的重要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生活中,很多良好的品质培养,良好的习惯的形成,良好性格的形成都和家长有很大的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
家长也是"上帝"——英国学校为家长服务的几点做法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9月,我们宝安区教育局首批研修班赴英进行三个月的教育考察。当我们第一次走进英国教室得知那位在全神贯注地坐在两名学习困难学生的中间像学生一样在听课的妇女竟是一位家长,正在做学校称之为“助手”(helper)的工作以后,就对家长同学校的关系这样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课后和校长、老师的攀谈中,我们得知:在学校中家长做老师的“助手”来协助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这在英国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因为家长把学校和老师看做是通过教育孩子来帮助他们实现人生理想的“上帝”,所以都愿意为学校尽其所能。那么学校又是如何定位家长在学校工…  相似文献   

4.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行为影响着孩子良好个性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影响着学校教育对孩子的教育效果,尤其是班主任对孩子的教育效果。所以,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配合程度直接影响到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如果家长能和学校步调一致地教育孩子,那么一切难题都能迎刃而解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相似文献   

5.
"忽视一个家长,会影响一个孩子。"家长,在幼儿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虽然幼儿园是面向幼儿,以幼儿为主的教育单位,但是家园共育对我们教育幼儿的工作是很重要的,家园共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环节。现在每一个孩子的家长资源都是丰富的,我们要好好利用家长资源,这样会让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加出色,也能帮助我们解决更困难的问题。通过几年的工作经验,笔者总结了几点家园共育工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谢娟 《中华家教》2012,(Z1):6-7
目前,"择校"已越"择"越"热",许多家长往往不惜一切手段、投入巨大资金,想方设法让孩子进入到一个优质的学校。他们认为把孩子送到一个好学校,放心地把孩子交给老师,自己就可以甩手不管了。同时也有很多家长认为,好家长的影响要胜过好学校。到底是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大还是好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大?下文是多位人士从多个角度围绕"好家长与好学校的话题进行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教育一线工作了十余载,通过经验总结得出:农村教育是由学校单方面的教,家庭没有承担相应的教育孩子的责任,这就导致农村教育的滞后现状。因此,笔者想把自己的一点经验告诉同行们和家长们,让我们对孩子的教育都重视起来,共同来担当起教育孩子的重任。首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提高教育整体效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这两种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同等重要,无法割裂。其次,教育对象的多样化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的必然性。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自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强调和忽视二者的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可取的,也是教育的不完整。再次,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在孩子们真正独立踏上社会之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无疑是最主要的教育手段。然而,有不少家长却认为只要把孩子送进好的学校,就为孩子的教育投上了加强险,由此忽略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再加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就业压力和行业竞争加剧,很多家长更是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学校,自己忙于工作,甚至与孩子相隔两地,一年见不了几次面。孩子没有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思想上与心理上都不健全,于是就造成了学校埋怨家长、家长又抱怨学校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9.
王璜 《辽宁教育》2013,(9X):90-90
<正>挫折教育是国外学校和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环,很多学校开设专门的课程,家长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设置一些考验来培养孩子坦然"接受失败"。英国:英国顶级女子学校"失败周"教育学生英国家长们常常把"给孩子失败的机会"这句话挂在嘴边。孩子做某件事失败了,英国人的观念不是索性不  相似文献   

10.
金哲民 《上海教育》2016,(Z1):46-47
随着时代的变化、家长素养的提升,社会对教育要求的提高以及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传统意义上的家校合作已经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如何开拓家校融合的新途径,真正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正是学校需要思考和实践的。变被动配合为主动参与过去的家校合作在认识上有失偏颇,校方认为: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教师也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因此就把家长放在了从属的地位,一切活动仅仅从学校的工作需要出发,让家长来配合学校完成任务。家长认为:教育孩子应该是学校的事,孩子发展的优劣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育,自己要有一点作用的话,就是  相似文献   

11.
我们常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很多学校都把这句话写在墙上。可谁是"人民"呢?实际上,我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想的"人民"多半是两类人:一是各级领导,二是学生家长。这样一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成了"办领导和家长满意的教育"。教育要让领导和家长满意,这一点儿错都没有。不过,我们为什么把孩子排除在"满意"的对象之外呢?我们喊了那么多年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很多学校使用了“家庭联系手册”,甚至办起了“家长学校”,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更好地配合学校的工作。然而,一位普普通通的青年教师,没有用“学校联系手册”,没有动辄把家长呼来唤 去训话,而是拿起自己笔,从孩子入学第一周起,常情真切地给家长写信:关于孩子的品德、关于孩子的学习,关于家长的成长……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教育报》在2014年1月6日刊登了一位家长的来信,题目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目的是期待通过一位普通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思考,让更多的人关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的,我们身为教育工作者,深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的重要性,也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实践,但在真正落实方面做得不好,成效不显著;我们始终坚信这个理念是正确的,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当作被灌输  相似文献   

14.
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然而大多数学生家长文化素质不高,他们或只重养不重教,娇惯溺爱,或方法简单粗暴。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的现象也大量存在:学校教育学生互相谦让,却经常听家长教育孩子:"有人打你,你就打他";学校教育学生爱劳动,家长却担心自己孩子吃苦受累;……这样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相协  相似文献   

15.
卢素芳 《教育》2015,(2):77
"您认为做一个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经常有人这样问。"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老师共同的语言。"二十多度春风秋雨,二十多载日耕夜作,笔者始终践行着"人为本,爱为魂,为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用爱心谱写着自己丰实的教育人生。在追问中找准定位二十多年前,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还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对幼儿教师的理解还停留在"高级保姆"这样的层面。很多家长都抱着"让孩子来玩玩"的心态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接送时很少有家长关心孩子的在园情况,言语之中常带有轻视之意。幼教之路是否走下去?记得那时刚毕业,也曾迷茫:当时为了跳出农  相似文献   

16.
陈希 《辅导员》2012,(12):78
忙于工作而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学习的家长们往往有这样的思想观念:学校是专业的教育场所,学校里面的老师一个个都是教育专家。在家里教不好的孩子,只有送到学校里面去让老师来教育才行。这样的思想常常会成为阻碍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的绊脚石。在缺乏家庭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接受学校教育的时候常常表现出下列问题: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他人意识"。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绝大部分的家庭由于孩子的父母正处于人生的事业奋斗  相似文献   

17.
熊丙奇 《教育》2012,(19):10
无论去欧美,还是去澳大利亚考察,都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故事:某个大学教授的孩子,居然在当面包师,做手工艺。教授说起自己孩子的职业,充满自豪,根本没有国人的难为情。这令考察的中国人感慨万千。感慨归感慨,但回到现实,经常出现在中国家长嘴里教育孩子的话语是,你不好好学习,今后就去"扫大街""做清洁工""端盘子"之类。言外之意,这些工作是低级的工作,当然,做面包师、手工艺者,这类活计,也是家长们很不待见的,家长们都期待大富大贵,所谓"望子成龙"。而当下的教育制度和就业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家长们的这种意识。在我国的升学教育体系中,中小学  相似文献   

18.
正"成人在家庭,成才在学校。"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起点,学校教育是基础,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延伸,孩子的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忽视任何一个方面的教育都是残缺的。然而,近年来社会竞争加剧,人们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也日益增加,家长们没有足够的精力教育孩子,甚至有很多家长表示根本不懂得如何与孩子交流。为此,我们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小学教育有个习以为常的流行做法,即学校老师让家长在孩子的作业本上签字,据说理由有二:一是确保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二是尽父母监管孩子的责任。于是,每天晚上检查孩子的各种作业:默生字、背诗文、写拼音、做算题,便成了众多家长临睡前的重任。笔者认为,让家长为学生作业签字,  相似文献   

20.
李华敏 《现代教学》2014,(3X):72-73
<正>在对家长会的理解上,很多学校、教师会认为家长会就等同于家校合作,目的是为了让家长促进孩子的学习,找个具体时间把家长集中到一起;而家长最关心的当然是孩子的发展,介绍学习成绩自然就是重头戏,时间的选择往往就放到考试之后。这样的理解是不全面的。孩子的教育从来都不仅仅只是学校的事,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学校里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