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节美术课上,教师要求学生画风吹来的情景。一个学生就画了一股龙卷风,一张白纸上只有一团自下而上盘旋着的线条。教师问:“景物上哪去了?”教师这一问,就引发出了一段与教育创新有关的故事。孩子打着手势说:“没有,什么都没有了!风这么猛烈,景物都吹走啦。”如果某位教师就  相似文献   

2.
曾看到过这样一则笑话:某低年级教师让全班学生自由画一幅画。下课时,这位教师发现有一位学生交上来的是一张白纸,于是问他:“你画的是什么?”学生回答说:“我画的是牛吃草。”“那么草呢?”“被牛吃完了。”“牛呢?”“牛吃完草走了。”这位学生虽然有恶作剧之嫌,但他的回答却不能不让我们惊叹那异于常人的想像和思维。笑话没有下文,也不知文中的那位老师是如何对待这位学生的,但我想,这位学生如果能得以正确的引导,将来成为一位可造之才也未必没有可能。 传统的教学中,具有这种思维的学生却往往因为他们的非传统性,被众多老师视为“…  相似文献   

3.
曾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则国外教育见闻:教师指导了画苹果的方法后,便安排学生进行绘画,讲评作业时,这位教师发现有位学生画的是方苹果,于是询问:“苹果都是圆形的,你为什么画成方形的呢?”学生回答说:“我在家里看见爸爸把苹果放在桌上,一不小心苹果摔到地上摔烂了。我想,如果苹果是方形的,就不会掉到地上摔烂了。”老师听  相似文献   

4.
自从和低年级的学生打了交道,我的脾气便每况愈下,越来越坏了,总是莫名地发一些脾气。而每次发过脾气,我又很后悔,我不止一次责问自己:为这些不懂事的孩子生什么气呢?可是,一看见调皮的学生,一看见违反纪律的学生,我就管不住自己。上课铃早已响过了,学生依然有打有闹,有说有笑。看到此情此景,谁又能忍得住呢?我强调别在黑板上乱画。黑板倒是没人画了,可却发现讲桌被学生用圆珠笔写上了字,我的气便不打一处来了。我厉声问:“谁画的?”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我连问了3声,没人回答。这时班长站了起来。我不容分说地厉声道:“是你画的吗?”“老师…  相似文献   

5.
一××同志: 从你来信中,看到你对学生作文如何“精批细改”,还存在问题,因此感到苦恼。这封信,就和你谈谈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不是新问题了,我曾听到很多同志对这个问题的解答,记得我也和某些教师谈过我的意见。以我的理解;在学生写的文章中,有些道理讲错了,或者讲得不完备,这是要“批”的,批的时候,主要说明为什么错?怎样才完备?因为这样的错误,是思想认识问题,如果教师给学生大改而特改,那末就等于教师把自己的思想认识,代替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对学生是没有什么帮助的。所谓“精”,我想,就是精细恰切的意思,譬如指出一个问题应当这样讲的,不要那样  相似文献   

6.
镇里、市里都要抽考,每天都要上好几节课,真有点精疲力尽,心烦意乱。今天下午,我一到班级。就发现教室的黑板上画着一张胖乎乎的笑脸,慈眉善目,笑容可掬,一双笑弯的眼睛好像在对着我笑呢,旁边还写着“庄老师的笑”。学习、复习都这么紧张,是谁没事干,竟敢在黑板上画老师,真是胆大包天,太不像话了!我的火噌地就上来了:“这是谁画的,站起来!”我的声音几乎变了调。学生一个个睁大了惊恐的眼睛望着我,面面相觑,一场暴风雨似乎将要到来。这时班长王红慢吞吞地站起来,低着头说:“老师,是我画的,你批评我吧!”“是你?你为什么要画,班长就在班里带这样的头吗?”我看到是她,更来气了,平时很懂事的王红,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呢?过了好一会,她慢慢地抬起头来.眼睛单噙含着泪水.  相似文献   

7.
朋友指着一幅画问我:“从画上,你看到了什么?” “一朵花.”我说. “就只一朵花吗?”朋友问. “就只一朵花,因为画上只画了一朵花.”我说. “就只画一朵花吗?那一朵花只是画中的一小部分,花后面,那画中的一大片背景没有看到吗?”朋友说. 经朋友的提醒,我才看到了画中那暗灰色的背景.那黯淡的背景在花的后面,默默地铺垫者花、衬托着花、彰显着花,让人们看到的是画中的花,而不是画中的背景.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堂一年级的口语交际课,题目是《该怎么办》。大意是这样的:小松在家里玩,不小心摔坏了家里的花瓶,让大家给小松出个主意:小松该怎么办?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观看这样一段动画:爸爸回来后,看到花瓶摔坏了,不容小松解释,就狠狠地揍了小松一顿。然后,教师这样引导学生:你在家里犯了类似的错误,你爸爸是怎么做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发言一个比一个精彩“:我爸爸也会揍我。“”我爸爸踢我几脚,叫我滚开!“”我爸爸用皮带抽我。“”我爸爸用手拧我,把我身上拧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害得我没法洗澡”……这时,教师并没有做正面引导,接着又让学生上台表演。学生把爸爸发怒时的神态、语言、动作表演得惟妙惟肖,赢得了听课教师的阵阵掌声。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许多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这时,我只想问一个问题:在对待生命上,我们究竟应该让学生学会善待生命、尊重生命,还是为了追求精彩,追求洒脱,给他们播下残暴的种子?当看到我们的教师有意无意地播下残暴的种子时,我们不能不说,为师不可不慎,教育不可不慎啊!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怀开阔,唤起人自身美好的善性,让我们的孩子更人...  相似文献   

9.
6岁的女儿上了一年级,还当上了班长。为了把女儿培养成一名好学生,在家里,她一旦顽皮不听话,我们就提醒她:“你是班长,要表现好一点!”女儿一听,马上就会积极地表现自己。“你是小班长,你应当……”起初的时候,这样的要求和提示在管教女儿的问题上,的确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不久,我发现这种强调的后果,给女儿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一天,女儿放学回来,坐在书桌前既不写作业也不看书,一个劲地长吁短叹,还连说了几句“烦躁”。看到女儿心事重重的样子,我轻轻问道:“是不是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了?”女儿皱着眉,噘着嘴说:“今天上课,被同学笑…  相似文献   

10.
在《画杨桃》一课教学中 ,我在引导学生理解“教诲”一词时 ,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出示句子 :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 ,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师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说说父亲和老师是怎样教诲我的?生认真读课文后交流)生 :父亲经常叮嘱我 :“你看见一件东西 ,是什么样的 ,就画成什么样 ,不要想当然 ,画走了样。”生 :老师和颜悦色地说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看到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师 :是啊 ,文中父亲和老师教导我的话使“我”一生受用。同学们 ,平时你们的长辈对你们说过类似的话吗?生 :我爷爷常对我…  相似文献   

11.
温柔的批评     
读了《江苏教育》2005年2B上面的文章《用美德占据灵魂》感触颇多。学生犯错误之后,教师应该怎么去批评教育? 被誉为“中国当代教育家”的霍懋征老师讲过这样一件事:她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任教时,一次,班上一个男生拿了同桌的钢笔, 霍老师知道后没有责难,也没有声色俱厉地批评,而是自己掏钱买了一支钢笔送给这位学生:“我知道你喜欢钢笔,这支钢笔就送给你。我也知道人家的东西你肯定不会要,趁别人不注意,你一定会送回去的。”几十年后,这位学生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看老师,一进门就跪在霍老师面前对孩子说:“没有霍奶奶,就没有你爸爸的今天。”  相似文献   

12.
一、抓景物描写的矛盾——激喜爱之情文章的第一段中,比较集中地描写了“我”初入草原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其中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外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读到这里,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翠色欲流”和“流入云际”各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3.
一天中午,轮到我去检查午自修。刚到教室门口,一位女生就哭着向我告状:沈梦萧把她的作文书撕了。又是沈梦萧!我强压怒火,低声说:“沈梦萧你过来,你为什么要撕她的作文书?”沈梦萧慢吞吞地走到我跟前,阴着脸说:“她为什么不借给我看?”“什么?不借给你看,你就可以撕她的书?”我火了,哪有这样的孩子?我更加严厉地对他说:“这本书给你,要  相似文献   

14.
“我这也是为你好!”许多教师在批评学生时都这样认为。然而,学生一脸漠然,甚至心下嘀咕:“对我好?对我好还会当众羞辱我?” “我已经告诉你了,你为何不听?”看到学生犯了明令禁止的错误,还表现出一脸的无辜相,教师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我参加了一个数学教学观摩活动,其中有一堂课的一个片断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回旋。有一位老师在执教“锐角和钝角”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课件出示夜色中的黄浦大桥,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看到了什么?”我原以为学生会这样回答:“黄浦大桥的风景真美啊!”可我万万没有想到,学生一站起来就说:“我看到了角。”“我看到了直角。”我看到了锐角。”当时,我心中不由一颤,从那么漂亮的黄浦大桥的夜景中,30个学生看到的居然都只有角,这符合学生的常规思维吗?我们的学生怎么这么善于揣摸教师的心思,如同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一样,有求必应…  相似文献   

16.
一、更新观念是根本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虽然组织学生自学、讨论,但总跳不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出题你做题”的怪圈,问题就在于教者的教育教学观念仍然没有转变,所谓的“主动学习”只是一种形式。教育观念,首要的是学生观。要诚心诚意地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估计每个学生的潜能,  相似文献   

17.
有些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竟然说了这么一些话:“你的头发这么长了也不去理,真象长毛贼。”“你这样顽皮鬼都怕你。”“今天不读好书,将来就没有饭吃。”“你踩坏了庄稼,生产队长一定会把你骂死。”等等。表面看来,教师是在教育学生,实际上却在散布封建主义和资产阶阶级的思想观点。“长毛贼”本是过去封建统治阶级诬蔑农民起义军的恶毒名词,人民教师怎能用来指责革命后代呢?不读好书就“没有饭吃”,难道学生学习目的就是为了将来自己“吃饭穿农”吗?我认为,肩责培养坚强革命后代的人民教师,必须处处用无产阶级的思想观点来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18.
“太阳一定是圆的吗?”在上一年级的第一堂课时,我就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全教室的学生愕然了:太阳当然是圆的,它不是就挂在天上吗?看到学生这样一副表情,我笑了。然后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三角形,再给它添了像花辦一样的光芒。学生看呆了,太阳怎么会是一朵花呢?这时我告诉学生这就是变形画。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发挥了想像。“老师,太阳还可以是葫芦形的。”“还可以给太阳画上眼睛,长上脚。”“我想长上翅膀飞到太阳身边去”……学生的话鼓舞了我,让我在变形画方面进一步研究:变形画可以促使眼睛进行观察,因为要看清楚是什么图形怎  相似文献   

19.
一能倾听。教育需要倾听,需要教师蹲下身子去倾听学生的世界。倾听是一种接纳,是一种等待,更是一种欣赏。一个会倾听的教师,他没有话语霸权,他不会粗暴地去侵占属于学生自己的言语空间,他时刻在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教育的平等和尊重。例如一位教师在上古诗《游园不值》时,就有这样一个精彩的教学片段:生1:我想提一个问题:诗人看到“一枝红杏出墙来”时的心情怎样?师:你敢于提出问题,真能干!同学们可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生2:我觉得诗人这时会感到很扫兴,我们从“不值”和“久不开”中就可以感受到,诗人没有遇到要访的人,多扫兴啊!师:你的意思是诗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生3:我有不同的意见,我觉得诗人是很高兴的,尽管他没遇到要访的人,但他看到了“一枝红杏出墙来”。生4:我觉得应该很扫兴,因为他只看到了“一枝红杏”,没有看到里面的景色,一定感到很遗憾。生3:我反对。尽管他只看到了“一枝红杏”,但是他能想像到园子里“万紫千红总是春”,能想像到里面“光景一时新”,他的心情一定很高兴。师:你真不了起,还能联系《春日》中的诗句说自己的感受,你的意思是诗人看到了“一枝红杏”,就像是———生3:就像是看到了一个春天!师:你的想像多有创意!春天就...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师拿出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一个学生:“你看到了什么?”“一个黑点。”“难道你没看到这张白纸吗?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会越来越大的。”接着老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画有一个白点。“你又看到了什么?”“一个白点。”“太好了,”老师高兴地笑了,“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