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改题练习好!     
为了让学生掌握常用的几种数量关系和解答比例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我在教完正反比例应用题后,及时给学生组织复习课,把比例应用题中常见的三种基本形式,让学生分析、讨论,并通过改题练习加以巩固。  相似文献   

2.
在整个小学数学应用题的体系中,简单应用题是学好复合应用题的基础,这个基础打好了,以后学生学习复合应用题才能比较顺利。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为学生打好一步计算的简单应用题的基础。 (一)搞好复述原题的训练教学过程中,我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往往因为记不住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而不能正确地列出算式,有的学生虽然看起来好象记住了已知条件的数量,可是并没有记住已知条件中各个量在题  相似文献   

3.
应用题教学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精尼、指导小学生自编应用题,是应用题教学的一种行2有效的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形式,供参考。l、根据图解编题。这种练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图解法分析应用题的方法。如:根据下面图解编题:编题:要修一条长450公里的公路,已经修了280公里,还剩下多少公里没有修”2、仿照课本上的应用题编题。引导学生判断课本上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让学生改变其内容和数据进行编题(例略入这种方法学生较易掌握。3根据问题编题。即从应用题的问题出发,补充出条件,这对于培养学生从问题到…  相似文献   

4.
严海燕 《云南教育》2002,(31):43-43
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材中“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在编排上注意了承上启下,从旧知识迁移入手,在每道题前都安排了一道一步计算的简单应用题铺路搭桥。因此,教学每组应用题时都应从学生已学过的一步计算应用题引入,通过改变其中一个已知条件,变成两步计算应用题。使学生看出两步计算应用题同一步计算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教材把这部分内容分为三组应用题。第一组中有比较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复中有比较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复合应用题;第二组在数量关系上的特点是已知两个数的倍数关系与其中一个数,求两数和;第三组中教材通过改变例4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应用题的解法后,为进一步帮助学生清楚地了解各种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掌握应用题的结构,教师要设计形式多样的编题练习。低年级编题练习的形式一般有以  相似文献   

6.
列方程解应用题与算术法解题的思路不同。学生已习惯于用算术法解应用题,所以开始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学生往往不习惯把题里要求的未知数当作已知条件,与题里的已知数放在一起分析,找出相等关系并用方程表示出来。为此,我在教学列方程解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时,一开始就引导学生用算术法和用方程解同一应用题,让学生从两种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教材把根据应用题的已知条件提问题和根据应用题的问题填条件的内容正式编为例题进行教学。虽然这种提问题和填条件的例题只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手段而并非最终目的,但它却是帮助学生理解应用题数量关系,掌握一步应用题的结构,培养学生用分析法和综合法解答应用题的重要基础。现就第二册有关“提问题”的教学作如下建议。一、以旧引新,初识结构教材第二册第66页例2首先编排了较容易的根据已知条件选择合适的问题,让学生完成“做一做”题目后,再编排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的例3。学生初学这种形式的加减应用题,感到陌生。…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材第12页,练习三9-16题)第6课时,练习课 思维训练设计 1.基础训练。出示练习三第9题:食品店有95瓶汽水,上午卖了45瓶,还剩多少瓶?(用两种方法解答。) 读一读:要求学生认真读题,读懂题意。 找一找: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近几年数学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典型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除了进行数量关系训练外,在授完新课以后的练习课中,还采用了系列题训练方法教学。方法是:把同一种类型题的有关联的条件和问题汇集起来,加上序号,通过排列组合,分别组成条件不同的同一类型、同一结构特征、同一解题方法的应用题。在这里,以四年级第二学期教学中的相遇应用题为例予以说明,这类应用题一共汇集了三十个条  相似文献   

10.
一般来说,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是明显的。但也有已知条件不很明显,隐蔽在应用题中的,这就为学生解答应用题增加了心理障碍。有的学生或者把隐蔽的条件落掉,或者把题中的“一星期”、“六月份”等当成了“1”、“6”等。因此,教给学生找出应用题中的隐蔽条件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  相似文献   

11.
巧编题组培养解题能力樊金虎武伟堆应用题是小学阶段教学任务的重点和难点。我在毕业班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把有密切联系的应用题编排成题组加强训练。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学会了“比较”的方法,提高了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一、根据应用题结构特征编排“题组”,进行比较解...  相似文献   

12.
“九义”小学数学第五册“两步应用题”,是本册教学重点之一,是第四册中两步应用题的延续,又是以本册“笔算除法”中的简单倍数应用题为基础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按照基本数量关系相同,解题思路相近,并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编排为四组。第一组应用题都必须先求出两个数的和,再求第三个数;第二组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都是比多(少)求和(差)与求几倍数相结合。这两组应用题中都有三个已知条件。第三、四两组应用题中已知条件都只有两个,求解时其中一个条件需重复使用,两组题的基本结构相似。第四组又是第三组应用题的逆向题,难度逐步增大。可见前两组应用题是教学重点,后两组应用题是教学难点。每组应用题的编排都是先复习一道与例题相关的一步应用题,将题中某一条件变化一下便引入两步应用题(例题),引导学生思考先求什么,求解后,再运用“想一想”出示例题的变式题组,最后设置了“做一做”和练习。  相似文献   

13.
正确理解应用题题意是弄清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怎样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题意、弄清数量关系 ,从而更好地解题呢 ?我们除让学生掌握“分析法”和“综合法”两大基本方法外 ,还应帮助学生掌握理解应用题题意的一些策略和技巧。一、把已知条件调调。某些应用题 ,已知条件的叙述不“顺”。这样的题 ,把已知条件调调 ,就容易理解题意。例 夏萍看一本故事书 ,看了两天后还余下 5 4页没有看。已知第一天看了全书页数的 38,第二天看了全书页数的 25 ,问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 ?把题中的已知条件调调 :“夏萍看一本故事书 ,第一天看了全书…  相似文献   

14.
我们农材小学教师调动频繁,所任的科目也是经常变换的,很难为学生打下系统牢固的知识基础。一般学生都不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很低。特别是两种量比较的应用题,学生更是模糊不清。针对这一情况,我编了一组不同类型的两种量比较的系列题让学生练习,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了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系列题共分四组: (一) 被比量是已知的加减法习题①小华做了300道题,小明比小华多做50道,小明做了多少道题? ②小华做了300道题,小明比小华少做50道,小明做了多少道题?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对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教学要求是“会解答”,那么,如何达到会解答?本文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摘录整理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由于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已知条件中隐含着两个中间问题,数量关系复杂,叙述的形式和顺序也多种多样。为了使学生能正确理解题意,就要进一步教给学生口头或书面摘录整理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弄清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条件、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教学“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了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  相似文献   

16.
要提高学生解答复合应用题的能力,必须使学生搞清复合应用题的发展结构。让学生在练中领悟到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关键。以下着重谈谈如何围绕着复合应用题发展结构设计练习的几点做法:一、根据算式的发展,进行编题练习应用题编题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让学生掌握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的关系,明确题型特征,提高解题能力。根据算式编题可以先采取从一步到两步,再到三步……的相关连续编题的方法。比如教师在教学时先出示算式“4.8×5”,学生很快地就会编出许多乘法应用题,这时教师就抓住其中的一道:“某人每小时  相似文献   

17.
从应用题的整体结构出发,把应用题组成一个一个题组,把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有机地统一起来,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我在四年级“归一”问题的教学中是这样试验的。一、抓应用题的基本训练,勾通知识的内在联系。补充条件和问题是应用题基本训练中常见的一种形式。是认识、分析、理解应用题结构的重要因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往往侧重于集中思维的训练,忽视发散思维的培养。本学期,我特别注意发散思维的培养。具体做法是:一、认真设计发散性的练习。例如,学习并掌握了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以后,我安排了各种形式的编题练习:看线段图编应用题、看式子编应用题、改变题目的条件和问题重编应用题等。另外,我还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①给出一个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一、把握数量关系,明确题组结构五年制数学第四册对应用题的编写是按数量关系相近,解题思路相同的编为一组。本册两步应用题分为三组。第一组是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例2是比例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应用题。第二组只给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对应用题改变条件或问题,或条件同时改变,达到练习的目的。一、一题多问一题多问是就相同条件,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提出不同问题,以此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三年级有女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