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物理问答     
问题1.一质量m=10kg的物体,在平行于斜面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当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去掉力F,物体刚好可运动到斜面顶端停下.设斜面倾角θ=  相似文献   

2.
运动斜面上的物体(如图1),依靠物体和斜面间的相互作用力,使物体相对于斜面静止的现象,在力学中称为物体的自锁现象。那么,运动斜面的加速度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产生自锁现象呢? 物体A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B上。设物体与斜而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斜面B沿水平方向以加速度α作直线运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重力mg,方向坚直向下;斜面对物体的支承力N,方向垂  相似文献   

3.
高中物理的斜面通常只是一个载体,而处于斜面上的物体才是真正的主体。由于斜面问题千变万化,既可以光滑,也可以粗糙;既可以固定,也可以运动,即使运动,也可能匀速或变速。而求解斜面问题,能否做好斜面上物体的受力分析,尤其是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包括支持力和摩擦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根据斜面上物体受到的外力的不同分类进行了讨论,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例1 一物体沿固定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t0滑至斜面底端.已知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恒定,若用F、v、s和E分别表示该物体所受的合力、物体的速度、位移和机械能,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5.
一、结论的导出如图1所示,重力为G的物体从倾角为θ的斜面图1顶端A处运动到底端B处,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斜面长为l,斜面在水平方向上投影BO长为s,则摩擦力做功为Wf1=-f1l=-μGcosθ·l=-μGs,同理,物体以某一初速度从底端自由滑到顶端时,摩擦力所做的功也为-μGs.如果斜面倾角为θ=0°,即斜面变为水平面,当此物体由B点沿此水平面自由滑到O点,摩擦力做功为Wf2 =-f2 s=-μGs.结论 物体沿某一斜面自由滑动(运动方向不变) ,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沿着这段位移在水平方向的投影上自由运动时摩擦力所做的功,皆为Wf=-μG…  相似文献   

6.
例1 如图1,质量为m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沿质量为M的斜面体的斜面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斜面体M静止不动,则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与物体静止时(除物体与斜面体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变化外,其它条件不变)相比,怎样变化?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4,(A5):5-6
高考物理中的斜面问题是千变万化的,既可能光滑,又可以粗糙;既可能固定,又可以运动,即使运动,也可能匀速或变速;既可能是一个斜面,又可能是多个斜面。以斜面为载体,可以编制出五花八门的各种题目。求解斜面问题,能否做好斜面上物体的受力分析,尤其是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包括支持力和摩擦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物体与斜面的摩擦系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设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α,由运动方程mgsin θ-μmgcos θ=ma可得α=(sin θ-μcos θ)g。上述结果表明,物体在斜面上下滑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相似文献   

9.
力学中的斜面问题复杂多变 ,综合性强。在高考中 ,常用斜面问题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是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求解斜面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求解一般力学问题的方法一样 ,关键在于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 ,在教学中适当地把斜面问题分成几种类型 ,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 ,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本文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将斜面问题分成以下四种类型 :1 斜面和斜面上的物体均静止图 1例 1 :如图 1所示 ,位于斜面上的物块质量为m ,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 ,处于静止状态 ,则斜面作用于物体的静摩擦力的 …  相似文献   

10.
斜面问题是牛顿运动定律中的典型问题之一,这类题目形式多样,斜面既有光滑的也有粗糙的,既有固定的也有运动的,既有一个斜面的也有多个斜面的.求解斜面问题的关键是作好斜面上物体的受力分析,尤其是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包括支持力和摩擦力).  相似文献   

11.
1中学教材中的“伽利略斜面实验”在中学教材中多次提到了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以人教版物理教材为例,表述如下. (1)初中物理教材“牛顿第一定律”中的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由此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质点平衡方程导出斜面上两相连物体质量比与斜面情况之间的关系式。该关系式可方便地判断此两相连物体的运动情况。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在非惯性系中物体沿运动斜面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概述 高考物理中的斜面,通常只是一个载体,而处于斜面上的物体才是真正的主体。由于斜面问题千变万化,既可能光滑,也可能粗糙;既可能固定.也可能运动,即使运动,也有匀速和变速之分;既可能是一个斜面.也可能是多个斜面.斜面上的物体同样五花八门,可能是质点,也可能是连接体,  相似文献   

15.
1.理论探究 例1如图1所示,已知斜面上的运动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μN=μmg cosα(μ为动摩擦因数,N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试推导影响斜面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放在斜面上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自由滑下,这是最简单的下滑运动。下滑运动同自由落体运动一样,初学者凭直觉往往会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如:重物体一定下滑,轻物体一定不下滑;重物体受摩擦力大,下滑慢,轻物体受摩擦力小,下滑快;重物体分解得到的下滑力  相似文献   

17.
物体在斜面体上的运动,类似于竖直平面内的直线运动、圆周运动、单摆、平抛运动等.通过类比,将空间向平面转换,处理好物理量的等效替换,就可以将斜面体上的运动转换为平面内的运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在非惯性系中物体沿运动斜面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9.
平抛运动问题是高考中的热点问题,一直颇受命题者青睐.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经常遇到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从斜面上某点抛出或落在斜面上的情况.往往对此问题感到束手无策,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不会寻找斜面的长度、高度、倾角等参量与平抛运动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本文就斜面的平抛运动问题进行分类解析,从而帮助同学们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合运动与分运动之间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已知分运动求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已知合运动求分运动叫做运动的分解.虽然运动的合成与运动的分解互为逆运算,但是运动的合成是唯一的、运动的分解却有无数多组解.在对运动进行分解时用不同的方法分解会使对运动的描述繁简程度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在解题时需要灵活进行运动的分解,使运动能够描述、并且使运动易于描述.例1把一物体以初速度v从倾角为θ的斜面顶点水平抛出最终落在斜面上,求物体在飞行过程中离开斜面的最远距离?解法1(常规分解法)如下图1,把平抛运动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当物体的速度方向与斜面成锐角时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