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学生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一方面是英语课程任务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能促进英语课程学习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1.引言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刘保 《快乐阅读》2011,(17):56-57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由此可见,基  相似文献   

4.
孟桦 《辅导员》2014,(14):64-65
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发展思维,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验,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英语学科不再是单纯的工具性课程,而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课程。  相似文献   

5.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慧 《考试周刊》2009,(19):125-126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既包括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6.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其中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7.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一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还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汪伟 《山东教育》2021,(11):32-33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任务”,同时文化品格也被列为英语核心素养之一。当今社会,学生学习英语的途径有很多种,但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课堂仍然是他们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的最重要场所。因此,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要充分把握课堂时间,改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英语课堂交际化是英语课堂教学素质化的核心。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对英语课程性质是这样定义的: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英语课程应突出语言实践(工具)性,在不影响课程进度的前提下,应有效地开展口语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我是这样尝试的。  相似文献   

11.
杜金兰 《中国教师》2014,(15):54-55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朱顶峰 《教师》2011,(29):28-28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阅历、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理想的英语课堂是“阳光地带”,  相似文献   

13.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阅历、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理想的英语课堂是阳光地带,是  相似文献   

15.
贾桂霞 《课外阅读》2011,(6):193-193
英语教学是整个教育工作的一部分,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中说道: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通过英语学习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李颖 《考试周刊》2013,(10):96-96
<正>"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主宰自己的学习,它是主体教育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反映。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认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越早越好,自  相似文献   

17.
<正>新的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这为今后的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是每个英语教师工作的出发点。然而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是:有一部分学生感到英语学习困难,对英语学习缺乏信心,产生畏  相似文献   

18.
邱美霞 《快乐阅读》2011,(11):52-53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既包括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  相似文献   

19.
吴春 《辽宁教育》2009,(3):50-51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德育已成为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而且还应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使他们明确学习外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承担了教学活动组织者、学生学习引导者的角色,而学生则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服务的对象。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力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好基础,同时,促进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是基于互动过程的,毕竟英语是外语,缺少了语言交际活动,也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本文就初中英语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