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组”的教学——从教“读写例话”说起□山东惠民县第一实验学校胡焕娥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教师还要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2.
鉴赏:阅读教学的高境界邬溯源《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那么,怎样指导呢?读懂课文的总要求是:一要理解内容写什么,二要弄清课文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的。关键是要在“指导学生读懂课文...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情感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这话有三层意思: 1.课文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去“读懂”的,不是“听懂”的; 2.“读懂”课文的主要标志是理解,即理解语言,理解思想内容,理解表达方式; 3.读的基本程序是“语言—思想—语言”。由此说明,“教师指导学生读书”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离开“读”的活动,一味地“教师讲学…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地告诉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学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学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细读这段文字,我找到了如何去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5.
“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古语中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叶圣陶先生也曾对“读”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作出精确的评价:“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当前推进的新课改,强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这就要求教师要依据大纲精神引导学生“会读书”,通过“读”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驾驭能力。一、注意“读”法的指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以教材中的课文为内容,教师要在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让学生逐渐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等方面下功夫。1.掌握读懂课文的四个基本点。一是…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的“两个过程”包头市第一实验小学樊晓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性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还要指导学生掌握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激励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  相似文献   

7.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教师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在...  相似文献   

8.
现在常常把中学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叫做“讲读教学”或“阅读教学”。其实“讲读”和“阅读”都未能确切地反映出中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教学的全过程和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广泛的教学活动,所以还是直接叫做“课文教学”为好。课文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教材的全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语文的基本知识,而不是“听下”“抄下”这些知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应用语文知识于实践的基本能力,而不是以“听下”“抄下”的死知识答题的能力。象在其它学习过程中一样,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指导者。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段精辟的文字告诉我们,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目标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语言文字理解内容,懂得课文“写了什么”、“为什么写”——这是阅读教学的起点;二是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再认识作者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规律和方法,懂得课文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是阅…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钳制,语文教学陷入了“教师教课文,学生学课文,学生做课文练习,教师改练习”的循环中,师生基本上仅在课文中走个来回。对此,我们困惑过。20世纪80年代初,在全国首创手抄小报活动得到专家首肯后,我们又尝试着指导学生开展“编书”活动,引导学生在学当“编辑”中学活语文,用活语文。一、“编书”活动的过程(一)学习编辑1.指导选文毕业班的学生写了不少的作文,我们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习作中,选出较为满意的作文编辑成书。入选的题材包括趣事、傻事、心事、憾事、喜事、羞事……以及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和五彩斑斓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1.
学习语文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把课文读通、读熟、读懂,其实这是一切语言学习的基础。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语文教学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课文读懂”。因为,“读懂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保证读的时间,加强读的训练,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读课文,激发读的兴趣,教给读的方法,丰富读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领悟,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情达意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教学中的读懂课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语言文字理解内容,懂得课文“写了什么”、“为什么写”———这是阅读教学的起点;二是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再认识作者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规律和方法,懂得“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是阅读教学的终点。围绕这…  相似文献   

13.
全面、正确地把握教材和学生是课堂教学得以成功的前提和保障,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反复修炼的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功。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深入地研究教材和学生,吃透“两头”,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设计和教学?一、抓住“重点”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教师用以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对于每一篇课文来说,由于它在整个语文课程体系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因此它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发展上都有它“特殊的任务”,这就是一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也是课文特有的教学价值所在。因此,要抓住课文的“重点”,就不能孤立地研究课文,而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阅读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基于以上认识,结合单元读写训练重点“一边读,一边想”,在教学《渡船》时,我采用讨论法和填表法,让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一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可见,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概括出中心思想,绝不是阅读教学的终点站,还要凭借课文指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要帮助学生搞清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每一部分和整篇课文的内在联系”。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内在联系”有哪些类型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点出了语文教材的性质与功能。他提倡教师要以教材为示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应把教材视为一种“抓手”,用比较、鉴别、选择、加工、拓展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语文的能力。一、对文本阅读要有鉴赏性教学中,教师要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多元鉴赏,用课文所蕴含的美好情愫,点燃学生的理想火花。如教学《拉萨的天空》一课。我让学生默默读课文,在书上圈圈点点,想想课文哪些词句具体写出了拉萨天空的特点,读出自己的理解,说出自己的…  相似文献   

18.
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因此,语文教学不能脱离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这个根本。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教师要带着学生从课文里走个来回。”简析这句话,意即老师要引导学生从语言形式入手,弄懂课文中的概念,感受课文中的形象,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还只完成了一半;再引导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潍酚要求学生“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并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由此可见,教学要达到大纲这样的要求,不能仅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那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我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尝试、改进,使自己的课外阅读指导更加完善,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不断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本文仅就重点训练项目“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长征》一诗的教学略作探索。一、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的因素《长征》一诗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凭借的重点文章,蕴含的思想教育的内容有三个方面:①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本色;②红军战胜困难的乐观态度;③作者崇敬、赞美的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