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辛骥  赵凯 《辽宁体育科技》2011,33(4):82-84,97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9年瑞士女排精英赛中国、波兰、德国、意大利、巴西、荷兰六支球队的进攻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中国女排接应二传与同位置对手进攻间的差距,以及在扣球进攻方面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旨在为中国女排接应二传的提高和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女排接应二传的进攻能力RSR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RSR评价方法,对2002年国内女排甲级联赛前8名队中的接应二传的进攻能力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评价,并结合所在球队的RSR统计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女排甲级队接应二传综合能力作用明显,与全队的整体成绩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文章阐述了接应二传的RSR能力与全队成绩的关系以及对比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湖北体育科技》2020,(6):530-533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第19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前六名各位置的得分情况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数据分析,旨在发现6支队伍在比赛中的进攻风格、进攻体系的差异及6支队伍的得分强点。结论:波兰男排的得分能力领先于其他5支队伍;塞尔维亚队的副攻进攻能力处在一个相对弱势的位置;意大利队的接应倾向于保障而其余5支队伍则为进攻型接应;意大利队的二传得分占比居于6支队伍之首;波兰、巴西、美国3支队伍得分比较平均,无明显薄弱环节。对中国男排的启示有提高主攻手的强攻能力、提高副攻的进攻能力和拦网判断能力、注意对接应二传的专项能力的培养、提高二传的局势判断能力与场上阅读比赛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对201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接应二传在扣球、拦网、发球、进攻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中外接应二传在比赛中的优缺点,旨在为提高中国女排接应二传队员场上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中国男排在第12届亚洲男排锦标赛各场比赛进攻效果的分析,总结出其特点即:主攻手与亚洲各队相比能力较强,但发挥不稳定,失误率较高;副攻手扣死率最高,失误率最低,在进攻中主要起牵制作用;主二传二次球的扣死率较高;接应二传在进攻中担任重要角色,占进攻总数的22%,但发挥不稳定。  相似文献   

6.
对中、古等世界女子排球强队二传组织进攻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中国女子排球队在 1999年世界杯赛和第 2 7届奥运会上对古巴、俄罗斯、巴西 3队的 3场比赛的二传分布 ,分析了当前世界强队主二传与全队进攻战术的组成特点 ,提出了全面认识和加强对二传手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对200眸男排世锦赛优秀接应二传与我国接应二传在身体基衣特征以及发球、扣球、拦网、一传、二传和防守等各项技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的接应二传在身高、体重、年龄等身体基本特征以及主动进攻得分能力上均低于世界优秀接应二传队员;而在非得分技术能力方面与世界强队相比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 2 0 0 3年第 10届世界杯男子排球赛 6场比赛的录像统计分析表明 :比赛中接应二传运动员的进攻次数明显增多 ,进攻战术打法以强攻为主 ,后排进攻的运用比例大大增加 ,扣球攻击性强 ,得分率高 ,失误率低。优秀接应二传运动员已成为队中进攻的核心人物 ,是现代排球比赛中的主要强攻手  相似文献   

9.
中国女排一攻现状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录像解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女子排球队在2006年世界大赛重要场次比赛中各轮次的一攻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第四轮次的一攻效果较差,在接发球、二传组织和一次攻3个环节上,存在问题比较突出;参与接发球运动员中,主攻运动员的接发球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尽快提高;3号位战术球分配较少,进攻实力不及世界优秀球队,有待加强与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世界排球运动已经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比赛对抗更加激烈、攻防更加快速、打法更加多样、队员能力愈发突出、队伍要求更加全面,接应的进攻次数明显增多,优秀接应二传已成为队中进攻的核心人物和主要得分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