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肽类抗生素代表着治疗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最后防线.重点介绍了糖肽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替考拉宁为游动放线菌属发酵产生的一种糖肽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本文分析了该品的产品特性、市场优势与国内外动态,预计发展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云芝胞内糖肽的总糖与肽的含量。方法:分别以无水葡萄糖、牛血清白蛋白为标准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制定标准曲线,进一步测定云芝胞内糖肽中总糖与肽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正>度拉糖肽(Dulaglutide)是由美国礼来公司开发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周制剂,适用于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包括单药以及接受二甲双胍和/或磺胺类药物治疗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患者。本文从度拉糖肽国内外专利申请量、技术分支、重要申请人以及礼来公司的专利布局等方面对度拉糖肽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分析,为国内相关创新主体在产品研发和专利布局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1960年,分离成功"银耳芽孢子"菌种,首次在不产银耳地区栽培出银耳;1961年,发表用猪牛粪栽培蘑菇的研究成果,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蘑菇栽培的发展;1981年,发明"深层培养菌丝体栽培食用菌的新工艺",开创了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新路;1985年,发明"蘑菇液体-颗粒菌种",制种速度比常规法快3~10倍;1993年,发明一种"云芝糖肽(PSP)的生产方法",并开发成"云芝糖肽"和"云芝糖肽胶囊"两个国家Ⅱ类新药,可明显减轻化、放疗引起的毒副反应,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翟奕庶 《内江科技》2010,31(4):28-28,64
本文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喹诺酮类药物及抗茵药物后效应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并强调抗生素临床应用要普及新知识及转变观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复方类抗生素新药研发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8.
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分析方法的应用现状作一简单概述,并分别对目前常用的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化学发光法、荧光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以及极具推广价值的分析方法近红外光谱法等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含量测定中的应用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9.
董波 《中国科技纵横》2010,(12):242-242
本文针对几种常见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的结构特点及其抗菌性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大量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保护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上述“传统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不断产生出诸多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过敏反应以及长期使用导致抗药菌株的产生。随之发现,某些阳离子型多肽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同时具有“传统抗生素”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成为新一代抗菌剂。就其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叙述。  相似文献   

11.
碳青霉烯(carbapenem)类抗生素由于抗菌性能更具特色,优异品种不断涌现,已成为化学治疗药物中不可忽视的一支新生力量。本文通过对专利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针对检索得到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专利申请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专利申请的技术发展趋势、技术地域分布、主要竞争对手分析等,为有效提高企业药物研发效率提供信息来源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量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保护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上述"传统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不断产生出诸多如?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过敏反应以及长期使用导致抗药菌株的产生.随之发现,某些阳离子型多肽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同时具有"传统抗生素"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成为新一代抗菌荆.就其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叙述.  相似文献   

13.
红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因为红霉素自身存在缺陷所以红霉素衍生物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红霉素衍生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阿维菌素是一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寄生虫具有很高的杀虫活性.近年来研究发现阿维菌素类药物还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P-糖蛋白对其底物的外排作用及ATPase活性,同时可以抑制肿瘤的多药耐药性,提高肿瘤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阿维菌素类药物与P-糖蛋白结构亲和性关系对于提高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生物利用度和多药耐药性的逆转是非常...  相似文献   

15.
<正>瑞典哥德堡大学抗生素耐药性研究中心主任拉森的团队近日在《微生物》杂志发表论文指出,北京空气中的微生物群落含有的已知抗生素耐药性基因种类最多,平均有64.4种。最令人震惊的是,在北京的空气中发现针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基因。北京雾霾是唯一"含有几种针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基  相似文献   

16.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已成为引起临床感染较为常见的病原菌.一些专家提出抗生素循环(轮换)用药策略和策略性换药.使得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很多耐药菌株敏感.然而,该类药物的治疗浓度范围窄,不良反应较常见,其中有些是不可逆毒性,这是限制它在临床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为合理的使用该药物,重点介绍以下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环酯红霉素干混悬剂为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本文对环酯红霉素干混悬剂的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方法进行了验证试验。  相似文献   

18.
重点阐述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研发现状,并进一步阐明了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为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进一步研发与使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1980年.美国Merck公司合成一种新的硫霉素衍生物——亚胺培南.该类药物是碳青霉烯药物的第一种临床用药.此后随着该领域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已上市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品种达6种.包括:亚胺培南、比阿培南、帕尼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多尼培南。从专利申请情况来看.最早的一篇关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专利也是Merck公司申请的.其于1974年11月25日在美国申请了申请号为US3950357的专利。  相似文献   

20.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一族广谱半合成抗生素。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加,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本文详细的阐述了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的过程,在临床应用中起眷技术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