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第一次获奖     
乔乐桐 《辅导员》2011,(1):44-44
在我的书柜里摆放着一只金光闪闪的奖杯,那是我学习二胡演奏以来第一次获奖,这只奖杯时刻提醒着我——想成功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退休后,想利用儿子的一把吉它到市老年大学器乐班学习,报名时方知,乐器班只教一种乐器—二胡。就这样,我和二胡结了缘。在二胡班,我结识了江文龙老师和来自各行各业的好  相似文献   

3.
父亲与二胡     
叶珍 《小火炬》2010,(11):2-2
远远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我的心被触动了,那是二胡的声音。寻声望去,一位头发灰白的老人正弓着身子坐在小食品店门口拉二胡。红棕色的薄外套与他手中的二胡是同一个颜色,二胡声音不大,那声音像在低声诉说什么。  相似文献   

4.
感动在路上     
不知不觉中,我的二胡之路已经有两个春秋了。蓦然回首,这一路上走过的点点滴滴都让我感动不已。一开始,是妈妈送我去学二胡。每个星期六上午,妈妈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她那辆破旧的新日电动车充电。  相似文献   

5.
史峰 《师道》2010,(12):54-55
父亲年轻时是文艺队的骨干成员,拉得一手好二胡。二胡是父亲的荣誉,也是他的命根子。记得有一次我偷偷取下挂在墙上的二胡把玩,拉出吱吱吖吖的声音,恰好被父亲撞见,父亲还要揍我一顿,说小孩子拿在手里胡乱拉,是糟蹋二胡。  相似文献   

6.
二胡·江南     
想要忘记流浪,却铭记了江南。想要忘记丝竹,却记住了二胡的那一抹忧伤。——题记我是二胡,漂泊似冬雪之夜,幽怨似深秋桂子的二胡。从一开始,我就在流浪,我想忘记流浪,我要有个安稳的家。  相似文献   

7.
表弟叫顿瀚文。小我5岁,但他是我最好的朋友。 表弟是姑姑的孩子。清瘦的脸上,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仿佛会说话,大家都非常喜欢他。他从小就在少年宫学习二胡。爸爸和姑姑总说要找机会让我和表弟一起排练一首曲子.古筝和二胡的合奏一定很新颖。  相似文献   

8.
二胡运弓在二胡演奏中占重要地位,也是学习二胡必须解决的重要技法,只有把高质量的运弓技法运用到二胡演奏中,才能展现二胡强大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9.
《同学少年》2010,(4):24-24
倘若可以,我愿做一个“行者”。静静的夜,我一人独坐,架起二胡,缓缓地拉弓。木的香气缭绕鼻间;有些锈却仍旧紧绷的弦重合着,任我轻轻猱,重重滑过。松香落在裤上,我不介意。抛开身外的一切,在悠扬的音乐中,我仿佛来到另一个世界。我深深迷恋二胡。  相似文献   

10.
王建民对二胡音乐创作发展可谓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正确地处理了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推动了二胡演奏技术的发展,打开了一条二胡音乐创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二胡是民族乐器中具有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在刘天华先生的努力下进入课堂并成为高校课程以来,经过一大批有志于二胡教学发展的同仁的努力下,二胡演奏技法日益成熟。但是,在当今二胡教学日益系统化,并逐步走向完善的同时,由于二胡教学的特殊性和现在二胡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给学习二胡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惑。文章就此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希望这些对策能给从事二胡教学的教师和二胡学习者带来一些有益的帮助,以促进二胡艺术的迅速发展,真正使二胡教学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视唱练耳是学习乐器演奏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对于学习者来说,进行视唱练耳的学习与训练,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对音准、节奏的把握能力,以及对于乐曲表达情感的领悟。本文首先对二胡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论证了视唱练耳在二胡演奏教学中的应用,最后强调了视唱练耳对于二胡演奏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幼儿园中班时,我便开始接触二胡,但是与上其他兴趣班不同的是,我并不喜欢二胡。老师的严格要求,家长的拼命催促,自己没有时间练习,这些都成为了我讨厌二胡的原因。但尤其使我厌恶二胡的是——二胡的音色太难听了,它不像古筝那样旋律悠扬,也不像钢琴那样优雅动听。因此,我也不喜欢上二胡课。每次在老师家拉琴时,我都会望向窗外——老师家的院子里有一棵树,一棵枯树,一棵丑得不能再丑的桂花树。它没有一点朝气。白天,它在阳光的照耀下也打不起精神,一直垂着头,让人看了心情变得更差;晚上,它那交错纵横的枯枝和形似妖魔鬼怪一般的影子更是可怕,风一吹,树枝和树影仿佛群魔乱舞,使人心生寒意。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二胡发展历程中,始终存在南北风格之迥异,流派纷纭,中国二胡已经呈现出各具特色的诸多流派,这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需要,二胡艺术的繁荣昌盛,有赖于千千万万二胡音乐人矢志不渝的探索与追求,现代二胡演奏技法日臻完善,全国各地艺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各大院校专业教学方法的日趋统一,流派之分虽已不再鲜明,但也恰恰证明了二胡艺术...  相似文献   

15.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迷上了二胡。后来妈妈觉得我对二胡很有天分,就给我报了二胡兴趣班。记得有一次,老师教我拉《八月桂花遍地开》,其中有一个颤弓,我学了好长时间都拉不出来,老师就让我多练一练。我心想:二胡这么难拉,我先去玩一会儿再练吧。可等我  相似文献   

16.
二胡     
印象中,二胡该是走街串巷的瞎子艺人,在云遮月的晚上,沿着胡同吆喝着院内人听曲,最终却仍是独自架起那把命根子般的二胡,回荡在勾栏瓦舍之间,年复年年。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族音乐在旋律的创造上,有着悠久而深厚的传统,不同历史时期的作曲家和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旋律特点。这种特点与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和创作者(演奏者)个人的社会经历、思想状况、艺术造诣、美学趣味等诸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国乐二胡的沿革与发展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了解了二胡沿着两条轨道向前发展的路径,也就掌握了20世纪中国民族器乐演奏艺术的发展痕迹和运行轨道。洞察二胡魅力,解析二胡品格,寻找二十世纪以来,一代代二胡人如何摆脱病中吟开始光明行的心路里程,是一件价值无量意义非凡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二胡作为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乐器,历来深受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在科技、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传统的口传心授教学已经很现代化的二胡教学难以契合了,在许多高校的二胡教学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本文对二胡专业人才培养及教学改革进行分析研究,对传统二胡教学的优势与不足进行详细叙述,并提出了一些改革创新的意见,希望能有助于二胡专业的师生们进行借鉴,最终改变二胡教学现状。  相似文献   

19.
二胡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弓弦乐器,二胡发展一百年来,出现了非常多动人心弦、脍炙人口的作品,它们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在这些作品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种类,即传统及民间乐曲、原创性作品和移植作品。其中,二胡移植作品指将已创作成型的某一声乐或器乐作品,通过一定的手法,移植到二胡上进行演奏。这些作品以地域划分,可分为中国作品和西方作品;以移植本体划分,可分为声乐作品(包括戏曲唱段)和器乐作品。这些作品数量庞大,风格、种类繁多,在二胡曲目库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并在各大音乐赛事、演出中上演率极高,形成了特有的移植作品现象。移植作品从早期移植传统作品或古曲的《汉宫秋月》、《高山流水》、到五六十年代移植其他个性较强的民族乐器或民族唱段的《江河水》、《洪湖人民的心愿》、再到八十年代至今的移植大量外国作品《流浪者之歌》、《引子与回旋》、《卡门主题幻想曲》等,对二胡的演奏技巧的开发、音乐内涵、风格、音色、律制、张力、审美定义的多元、以及对创作作品的技术、乐思、发展需要,教材建设需要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使得二胡这一民族乐器向着深层次、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戏曲艺术与二胡艺术关系密切,二胡艺术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戏曲艺术的发展也不升二胡艺术的地位,并使其形成自身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