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增强农业后劲必须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地位。农业这个基础是否能够持续稳定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全局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农业问题主要是粮食问题,要千方百计争取今年粮食丰收。报纸应当重视对农业、对粮食生产的宣传。中央指出,必须从深化改革和增加投入这两个方面入手,努力增强农业的发展后劲。这就是当前农业宣传的两个要点。要宣传保护农业耕地和森林、草原;维护好农田水利设施,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积极推广科学技术成果,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保证农用物资的供应,特别要保证同粮食定购任  相似文献   

2.
点到为止     
点到为止黑龙江日报农业宣传问题抓得准黑龙江日报2月5日题为《从收看种话玉米》的报道,反映该省粮食丰收之后,小麦、水稻、大豆的收购进度快,唯独玉米缓慢,主要原因是玉米含水分高。全省大部分地区玉米含水30%,个别的高达40%。含水分高,是玉米未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汤阴粮食局长张国玉,关心支持临时工搞报道的事儿,在汤阴粮食系统传为佳话。去年夏粮收购期间,汤阴菜园粮管所进了一名退伍军人临时工卞新保。小卞在部队搞报道曾荣立三等功。到粮所上班后,搞报道的兴趣不减.但由于对粮食政策不熟悉,爱好很难施展.局长张国玉知道后,派人给小卞送去有关粮食工作的资料和新闻写作资料,并不断提供报道线索.现在,小卞  相似文献   

4.
档案广角     
《湖北档案》2011,(12):1-1
“十一五”期间我国5年时间减少15亿吨碳排放,并有可能在2020年削减70亿吨二氧化碳。中闫是最大的碳减排国。 2011年,党中央和国务院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各级政府积极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科技支撑力度明显加大,农业气候条件总体偏好,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相似文献   

5.
中央及国家粮食局领导在制定全国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过程中,要涉及到粮食生产、收购、销售、储存、调运、消费等各个方面,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全国粮食调控信息系统”是提高和完善粮食宏观调控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步骤。该系统将汇集和综合各方面同粮食相关的信息,通过对信息进行科学的加工和分析处理,对决策的各个层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搞经济工作,讲求最佳的经济效益;搞社会工作,讲求最佳的社会效益;搞农业科技宣传,也要讲求最佳的宣传效益——一种整体效益。所谓整体效益,即:通过农业科技的宣传,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水平,使农业科学技术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在这方面,如果不注重宣传的针对性、连续性和科学性,而是找找资料剪剪报,零打碎敲地搞搞,显然是难以奏效的。如何讲求农业科技宣传的整体效益?以已之见,需要在以下五个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农村深入改革中,许多地方正在注意抓好三件事,就是稳定承包制、改革乡镇企业制度、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有些地方开始推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中央领导同志在了解这一新情况后指出,农业规模经营的前提有两个:一是农民有了新的就业机会,二是农民有一笔资金积累用作投资。具备这两个条件的地方,不解决规模经营,农业要倒退。现在农业现代化已真正摆到日程上来了,我们的农业现代化就要把农业规模经营和创汇农业现代化作为先行。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农业现代化,就是要搞机械化、规模经营、科学技术等等,就是要搞农业生产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科学化。农业没有规模经营,就谈不上现代化。现在,我国一些农业经济比较发达、乡镇企业发展快的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胶东半岛和大城市郊区,大批剩余劳力转入乡镇企业和流通领域,  相似文献   

8.
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强调,当前粮食购销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坚决贯彻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农发行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项政策。这三项政策能否落实到位,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利益,关系到粮改工作能否顺利进行,是当前农村和农业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夏征即将开始之际,报社编辑部就陆续在一版显要位置,刊登了粮食购销政策的具体内容,并公布了今年我省定购粮价格和余粮保护价,特设了夏粮收购投诉热线。  相似文献   

9.
在前一个时期,我们注意的重点是怎样使干部正确地认识工农业的关系.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之后,我们注意的重点是如何使干部懂得当前必须抓钢铁生产以及为什么要抓钢铁生产.过去我们的领导重点是农业.大搞农业的结果,奠定了今天大搞工业的基础.党中央制定了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这就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实行工农业同时并举的方针.在执行这个方针的时候,我们先着重抓农业(同时也抓工业).就是说,先解决粮食问题,先解决六亿五千万人口吃饭的问题.农业丰产,还解决了发展工业的原料、资金和市场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大办工业就有基础  相似文献   

10.
桃江县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年总产量7.5-8亿斤,常年粮食收购1.1亿斤以上,由于粮食收储企业仓容严重不足,不能敞开收购农民手中的余粮.  相似文献   

11.
以粮油棉为中心收购农产品,是当前财贸部门的中心工作。这个任务完成得好,就可以为城市和工矿区提供更多的粮食和工业原料,促进明年轻工业的大发展,进一步改善市场供应;又可以增加人民公社的公共积累和社员收入,促进明年农业生产的大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提高。这是关系到明年国民经济继续大跃进的重大经济任务和政治任务。大公报是财贸工作方面的报纸,因此它把对农产品收购工作的宣传报道作为这一时期的中心工作,组织了一个战役报道。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产业部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中心问题,说到底是粮食问题。所以粮食又是基础之中的基础。我国是一个拥有近12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现阶段我国的国民生活水平就总体来看还处于基本温饱的水平。我们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功绩应该是巨大的。但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只有359公斤,不要说比发达国家,就是比世界平均水平的383公斤还低24公斤。古人云“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历来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特别是对我们的这个农业大国来说,更不可掉以轻心。粮食问题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提高和社会的安定。同时,粮食又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农业和粮食,许多创汇出口的产品都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农业和粮食生产又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因此,大力发展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对国家的稳定、经济的繁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新中国建立40  相似文献   

13.
作业成绩:中最近下乡(之余)调查,发现今年夏粮收购比去年减少三成以上。其原因是: 1、去年收购夏粮数量是高峰。根据县粮食部门统计,去年收购夏粮七千三百六十万斤,今年订购任务七千三百万斤。去年收购中,(其中)征购二百二十万斤(是否二千二百万斤之误),超购五千一百六十万斤。在超购中,有当年夏粮四千零六十万斤,储转售七百万斤,棉奖粮四百万斤。去年售粮达高峰,一是去年丰收,二是连年丰收,(去年)家家户户囤满缸溢,打下的粮食群众没地方放,全部上(交)缴。 2、今年收购价格低。国家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取消后,按倒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我们阜阳地区是全国山芋重点产区之一。去年,我区山芋丰收,五百五十万亩共产鲜山芋一百四十亿斤。除百分之五用于留种外,晒山芋干三十亿斤,加工粉丝二亿三千万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威力,我区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粮食生产突飞猛进。一九八三年与一九七八年相比,粮食总产增长百分之四十二;农业总产值增长百分之六十六;社员人均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15.
1988年9月,胡士华在湖北省孝感市花西乡帮助搞秋收秋播时,天天看见许多人到乡粮店吼叫着要把粮食挑回去,骂乡粮店乡政府是“骗子”。 这是怎么回事呢?胡士华和乡党委副书记童松青来到乡粮店乡农行了解情况。原来,乡粮店收购中稻时无钱付给卖粮农民,截至9月23日止,共收购中稻220万斤(原粮),打出白纸欠条一万多张,共欠卖粮农民现金60万元。 在调查走访中,胡士华还了解到:农民种田投资大,借帐多,  相似文献   

16.
信息与展望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全体会议强调指出,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搞好农业生产,增加农产品供给,对于平衡市场、稳定大局至关重要,对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保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应当采取得力措施解决当前农业面临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于11月上旬召开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大家就赵紫阳总书记、田纪云副  相似文献   

17.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要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确保农产品供给,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生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支持优势产区生产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产品。大力发展畜牧业、渔业、林业。切实抓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大中城市郊区要有基本的菜地面积和生鲜食品供给能力。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发展壮大农作物种业,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继续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业、创收能力,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18.
<正>粮食安全政策早期是指为了保证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各环节而制定的规范和准则。其中包含三层含义:一要生产足够的粮食;二要把生产的粮食及时送到消费者手中;三要让消费者买得起粮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粮食安全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此时主要目的是为提高粮食供给,保证人民对粮食的基本需求,并为实现工业化提供积累。辽宁地区工业基础雄厚,为促进工业的恢复和发展,保证军需民用及工业原料的需要,粮食问题一直被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之上。结合辽宁地区实际情况,东北局首先提出了东北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从1950年至1952年,全力争取把农业生产恢复到1944年的水平,改造原有经济结构,为进一步发展东北工业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19.
经济新闻是报纸国内宣传方面的主要内容。近几年来,很多报纸在经济宣传方面,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也确实有些经济新闻,读者不爱看。怎样改变这种情况呢?我是一个搞农业报道的,关于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的宣传,感到需要解决三个问题。首先,要正确地理解经济新闻的指导性。这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有人认为经济新闻写得  相似文献   

20.
从事新闻报道,光凭一股子热情,往往会走许多冤枉路的。对于这一点,我在报道广东省广四县木材生产的时候体会得特别深刻。今年3月,我在去广四县采写木材生产稿件以前,对全国当时木材生产的情况,先作了一般的了解。在一次木材专业会议上了解到木材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劳动力缺乏。广东、广西、湖南三省伐木工人纷纷下山,他们认为木材生产和农业生产有矛盾,说要粮食就不能要木材,要木材就不能要粮食,似乎两者水火不相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