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历史学科作为基础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是历史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研究历史教学与创新教育的联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通过历史教学树立现代创新教育观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而教,应成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之一。历史学科作为一门教学科目,和历史学、历史科学有基本的共同点,同时,又有其特殊  相似文献   

2.
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3.
夏茂军 《考试周刊》2013,(98):142-142
历史学科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推进,历史教学活动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目标等多方面发生了变化,如何围绕新理念构建更加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效的历史课堂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作者结合初中历史学科实际,就如何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效历史课堂提出了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4.
高中阶段展开历史学科教育,对于帮助我国学生熟悉国家历史,提高其综合素质具有显著意义。家国情怀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借助历史文化知识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素养培养具有重要价值,不仅能够丰富历史学科教学内容,还能够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提高历史学科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历史学科作为基础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怎样才能取得素质教育的最佳效果,我们做了如下尝试。 一、挖掘教材潜在因素,优化教学过程 初一历史第13课《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  相似文献   

6.
历史学科被列为初中升学考试科目后,已引起各学校和历史老师们的高度重视,但由于起步晚,就该学科的许多教法.多数人还处于探索中。尤其是毕业阶段的复习,更是历史老师们感到棘手的问题。通过近几年的历史教学.我常在平时教学,特别是在毕业阶段的复习中引进课堂竞争机制的办法帮助学生熟记知识,收到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学历史学科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就目前来看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如何提高中学历史教学效率,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是当前中学教学的需求,对此我们历史教师必须结合学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而推动历史课程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韩平江 《考试周刊》2011,(55):161-161
历史学科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阅读是我们掌握历史知识、树立科学的历史观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历史阅读能力是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学科目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阅读能力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全面实施,构建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高效率课堂已然成为教学共识。对于各科教学来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本质,也是教学理想,而让核心素养落地无疑是实现这一理想的最有效途径。高中历史学科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是社会科学中最具人文性的课程。那么,在教育改革深入落实的背景下,如何基于历史课程标准,构建高效率历史课堂,以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是值得每个历史教师都深入探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中学历史学科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就目前来看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如何提高中学历史教学效率,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是当前中学教学的需求,对此我们历史教师必须结合学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而推动历史课程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的各类地理问题的学科。我们要特别关注历史中的地理演变与地理过程。[1]在高中阶段,历史地理知识在历史、地理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些学校通过历史、地理教学中的渗透或开设校本课程开展了历史地理的教学。作为一门交叉、边缘和综合学科,历史地理的教学与学习对于师生双方都是巨大的挑战。地名是人们赋予地理环境中具有方位意义的各种  相似文献   

12.
脱天文 《考试周刊》2022,(3):143-146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五大核心素养成为历史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其中,时空观念既是学科教学的目标,也是学好历史的方法.特别是在高中阶段,良好的时空素养,对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以及人文素养培养都有重要的影响.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是教师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围绕相关问题展开简要的分析探索.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小学历史学科教学的意见历史课是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之一。它在小学生的整个知识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提高全民族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现行《全日制小学历史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历史...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1,(53):141-142
新课改的深入对高中阶段的历史课堂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也要求历史教师在课程教学时不仅仅要进行历史知识的传授与历史技能的教导,更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历史课堂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更是提升高中生核心素养极为重要的载体。人文性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性,而人文精神教学则是历史课堂的重要任务,因此,历史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时,其教学目标并不应仅仅只局限于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与历史事件中蕴含的历史规律,还应着重于强化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的人文素养,进而帮助学生可以更好地成长与发展。文章以新课改背景下德育在高中阶段历史学科中的渗透作为主要研究核心,着重研究了德育在历史学科教学中的意义与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15.
张霞 《考试周刊》2012,(88):122-123
新课程高考命题趋势凸显历史学科能力、学科思维、学科素养,通过引入新材料、新情境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以适应新高考更显重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网络体系是一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途径,本文从历史概念、历史阶段特征、历史线索三方面说明如何构建历史知识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6.
历史学科是高中教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可以说,历史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民族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历史故事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它有着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特性。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故事性教学,可以有效丰富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悟历史,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素养。本文对高中历史故事性教学方式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探究,以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当今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课题.教学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历史学科的能力就是一般能力在历史学科中的具体化.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能力,应注意做到三点:一是要从初中抓起,渗透于中学历史教学的各个阶段.二是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处理好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关系.三是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夯实基础、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抓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工作对学生发展非常重要。其中英语学科是学生的必学科目,也被认为是三大主科之一,在义务教育阶段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都有重要意义。但在农村中小学,英语学科是出现两极分化问题最为严重的学科,导致农村中小学英语学科学困生问题较为突出。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当前的中小学英语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是以21世纪的需要为目标,多角度、多方位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知识上、能力上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渠道是多方面的,学生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提高素质。各学科的特点不同,对学生素质的影响也就不同。历史学科作为基础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历史教师更是责无旁贷。而现今历史教学存在许多弊端,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因为中考不考历史,初中三年里成绩的好坏完全与升学无关;高中从二年级起,中古史是先修,只有报考大学文科的学生才选学所以绝大部分学生不重视历史课,视之为“副科”、“…  相似文献   

20.
历史学科课程是形成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教学肩负着形成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责任。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晓相关历史事件,而且需要学生做出比较正确的价值判断。本文对形成学生正确价值判断的历史教学进行思考,有许多值得人们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