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警惕“网络新闻”,是根据目前“网络新闻”假报频传的现实和互联网的某些特性提出来的。随着与互联网密切相关的新闻在报上增多,一批“查无实据”的网络新闻也不断露馅。 1998年底,我们就揭穿了一则“网络新闻”的假面具,避免了该文在更多报刊上发表。这则新闻分别以《网上葬礼,为美丽哭泣》、《伊人去,茶室温馨如旧》为题在湖北和辽宁两地很有影响的报纸刊出,该文讲述湖北省孝感市一位才华横溢的花季少女张清仪,幼时为哥哥张清峰雨中送伞遭雨淋患病,右肺叶全部切除,十多年来她勇敢地与病魔作斗争,写下大量精美的古体诗词。她先以“马哥”为名上网聊天,后又自现“女儿身”,在网上闲聊栏目“温馨茶室”当主持人。其  相似文献   

2.
蔡元培在为徐宝璜著《新闻学》所作序言中指出:“凡学之起,常在其对象特别发展以后”。网络新闻传播事业在20世纪末的勃然兴起,迅速催生了一门新的新闻传播学分支学科——网络新闻传播学。 一、网络新闻传播学的 研究对象 网络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网络新闻传播。所谓网络新闻传播,简单地说,就是以互联网作为媒介而开展的新闻传播活动。作为一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孕育产生的新型传播形态,网络新闻传播不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充满了蓬勃生机,而且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新闻传播格局,使人类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迈进了网络新闻传播的崭新时代。  相似文献   

3.
朱烨 《视听界》2006,(4):59-60
网络新闻凭借其超强的时效性、内容的海量性、传播的互动性,使得先前钟爱电视新闻的观众迅速成为网络新闻的拥护者,从而引发了电视新闻与网络新闻之间的激烈竞争。今天,电视新闻面临网络新闻的严峻挑战,应该如何回应呢?“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网络新闻的兴起和发展也正是由它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所决定的。下面就对此作简要的介绍和分析。一、网络新闻的特点和优势从现有资料来看,1987年,一家位于美国硅谷的《圣何塞信使报》首先拥有了报纸网络版,从而开创了网络新闻传播的新纪元。中国第一份在互联网上创办的电子报刊是1995年1月创刊的《神州…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新闻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在大多数新闻网站上,新闻的浏览量高居首位,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2002年1月公布的《第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结果,“用户在网上经常查询哪方面的信息”一项,“新闻”的选择名列前茅,高达74。同时,笔发现:网络新闻标题的点击率和网络新闻娱乐化倾向存在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网络新闻资源丰富,报纸选择渠道广泛 闰务院新闻办今年6月8日发表的《中国互联网白皮书》中指出:“截至2009年底,中国网民人数达到3.84亿人。80%以上的网民主要依靠互联网获取新闻信息。”实际上,网络媒体在为网民提供新闻信息的同时也丰富了报纸的新闻资源。  相似文献   

6.
王祎颜 《今传媒》2016,(8):91-94
《别人的标题vs网易的标题》一文曾在网上掀起热议。众多网友根据该文对原文标题和网易标题对比的例子,声讨网易。本文根据该文列举的标题,追根溯源,将网易的标题分为“语言奇特”等五类。一则探析网易标题的来源,二则通过阐释窗口叙事下的网络新闻话语,试为网易标题的提升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7.
王海静 《新闻世界》2014,(5):110-112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新闻媒体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那么新闻网站如何才能在信息化大潮中异军突起?必须重视网络新闻评论的作用,创建属于自己的品牌新闻评论栏目。本文以腾讯网《今日话题》为例,从版面设计、内容、注重受众、坚持新闻理念四个方面,分析《今日话题》如何逐步建立起自身独特的品牌形象,成为新锐网络新闻评论栏目的代表之一。同时希望能为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网络新闻作品今年首次纳入中国新闻奖评选范围,根据评选办法,网络新闻作品于今年5月24日在武汉举行复评会,网络新闻作品的复评会为中国新闻奖定评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网络传播》专访了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网络新闻作品复评会评委、“网络评论”组和“网络专栏”组召集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与数字传媒研究室主任闵大洪教授。  相似文献   

9.
网络新闻管理,最主要的法规有两部:一是2000年10月出台的《互联网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简称《暂行规定》),二是2005年9月颁布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简称《规定》)。在我国,由于党管新闻的一贯传统,政府也特别加强了对网络新闻的管理。如网站登载新闻业务要进行严格的审批,对网站开办新闻栏目设置较高的准入门槛,对网络新闻源进行严格的控制等等。其结果,在网络信息普遍可信度较低的情况下,我国的网络新闻信息不仅影响大,而且权威性强。  相似文献   

10.
试析网络新闻编辑的特性及自我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在互联网上开辟了各自的新闻媒体网站。这些新闻网站的出现,给传播领域带来了全方位的深刻变化和冲击,尤其对担负着网络新闻传播重任的新闻编辑来说,面对“第四媒体”的新特性,如何适应新的媒体、新的传播方式的要求,成功转型为一名合格的网络新闻编辑人才,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新闻评论》(OJR) 美国加利福尼亚南加州大学著名的安尼伯格新闻学院办了一份网络新闻学术刊物《网络新闻评论》,着重研究互联网的运作和出现的问题_在最近一期的刊物中,刊登了一篇特写。《斐济现场目击:我想我会死去》,这是该刊记者杰姆·本宁从斐济苏瓦发来的震撼人心的报道,这也是网络记者到世界热点地区进行采访报道的实例。另外一篇《新闻摄影记者在网上遇到了艰难时刻》,记述了一个国际新闻摄影记者对网络挑战所进行的探索,因为目前有众多的新闻摄影记者为了生存而在网络上大量开设网页,这样对诸多新闻摄影记者…  相似文献   

12.
周嗣云 《新闻世界》2014,(10):113-115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新闻借助新的媒体形态,以其独具的传播优势,改变了传媒产业格局,加速"网络新闻时代"的到来。网络新闻不仅推动了传统媒体资源的转型发展,整合与创新,同时也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冲击。本文通过阐述网络新闻对传统媒体产生的影响和冲击,分析了网络新闻的优势及特点,以及新闻网站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并以《纽约时报》为例,提出了针对网络新闻视角下传统媒体的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13.
周婧 《电子出版》2003,(7):44-47
网络媒体,踏着20世纪互联网技术兴起的风浪,呼啸而来,它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冲击着传统媒体的神经,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传统媒体,尤其是传统新闻媒体如何利用自身优势与网络相结合,走出自己飞跃性发展的新路成为业界学者和经营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人民网”的发展——中国传统新闻媒体“触网”历程的缩影 1991年4月,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网络出版物——《华夏文摘》在美国创刊。1995年1月,《神州学人》在中国大陆创刊,成为我国第一份中文电子杂志。1995年10月,《中国贸易商报》将自己的新闻信息搬上了互联网,标志着中国网络新闻事业的起步。1997年,人民网前身《人民日报》网络版诞生,掀起了我国新闻媒体“触网”的浪潮。人民网的诞生和发展历程可以说代表了中国现阶段许多传统新闻媒体“触网”的经历1。 1、酝酿 从1993年起,《人民日报》光盘版就开始按年度发行。到1995年9月《人民日报》开始把自己的电子数据用域名“CNWEB”放到新加坡的一  相似文献   

14.
郭盼 《新闻世界》2023,(10):21-23
网络新闻评论是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的一种新的新闻评论方式。不同地域的网络新闻评论有着不同的地域特色和优势,本文以“成都发布”微信公众号的新闻评论版为例,分析其本土化地域特点、形式多样的写作技巧以及情理交融的语言风格;阐述其立足本土受众,抓住民生“主线”、突出地方文化特性、紧扣时代的网络新闻评论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网络媒体已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工具,网络新闻也成了深受人们欢迎的新闻形式。在人们充分享受网络新闻方便、快捷、信息海量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感受到网上防不胜防的虚假新闻。在《新闻记者》杂志评选出的“2001年十大假新闻”中,竟有六条假新闻的始作俑者是网络媒体,而十大假新闻都无一例外地在网上广为传播。网络媒体的可信度和公信力因此而受到极大的伤害。为何虚假新闻在网上“长盛不衰”呢?究其主要原因有四:  相似文献   

16.
恐惧,为美国网络新闻业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报业在互联网上实验的第一阶段已经结束了。这一阶段实验的动力是恐惧 ,恐惧网络将吞没报业的利润美国报业在互联网上实验的第二阶段已经开始了。这一阶段实验的动力仍然是恐惧 ,恐惧网络无法产生利润网络新闻业的走向 ,是目前美国网络新闻业与传统新闻业众多从业者正在谈论的话题。在纽约时报、新闻集团、论坛集团、CBS、AOL时代华纳 (CNN)、NBC等等一批顶尖媒体集团纷纷重组新媒体机构、裁减新媒体员工之际 ,思考 ,再思考 ,是各大主流媒体的热门。路透社的《阴霾笼罩互联网媒体公司》、美联社的《大媒体从互联网上抽身》…  相似文献   

17.
Internet正在带来一场传播革命,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文明革命。Internet正在营造的,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生活观念。作为传统媒体,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选择,就是正视互联网、接纳互联网,并全方位介入互联网。在我国,自1995年国内报刊开始上网以来,一些新闻媒体纷纷汇聚在互联网上,中国网络新闻业从无到有,从简单的相互模仿到各种各样的独立创新,不断地突破现状,不断地优化自身。如今,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社已经在互联网上全面开发着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各种功能,中国“第四媒体”(即网络新闻传播媒体)的群体组合阵列已经…  相似文献   

18.
一、网络新闻档案的涵义与特点 “新闻档案”是指新闻媒体在日常工作和宣传报道活动中形成的大量文字、照片、影像等方面的档案和资料.而“网络新闻档案”则侧重于由网络新闻媒体所产生的新闻档案资料.随着当代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新闻媒体以其迅速、全面、传播广泛等特点迅速赶超传统新闻媒体,成为新闻宣传与报道中日渐壮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詹蔷  朱棋睿 《新闻前哨》2022,(23):16-17
网络跟帖评论作为网络新闻的延伸产品,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受到关注,甚至有网站提出“无跟帖,不新闻”的观点。在网络新闻高度重复的当下,网络跟帖评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网友留言为样本,分析网络跟帖评论的特征与作用。  相似文献   

20.
《网络传播》2007,(12):45-45
2007年8月28日,第17届中国新闻奖揭晓,这是网络新闻作品参评中国新闻奖的第二年,互联网研究论文“互联网时代突发事件的传播应对》经浙江省记协推荐,获得了中国新闻奖“新闻论文”类一等奖,这是中国新闻奖首次将“新闻论文”一等奖颁发给互联网研究论文,也是全国互联网新闻研究领域首次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