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紧扣课题,整体把握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天鹅的什么故事呢?谁能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  相似文献   

2.
师:我们继续学习第27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陶罐和铁罐。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陶罐容易破碎,铁罐却很——  相似文献   

3.
依据教材实际设计不同教法——刘克《可爱的草塘》教学纪实与评析●钱芹书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师:什么样的地方叫草塘?生:长满野草的低湿地叫草塘。师:课文中写的是哪儿的草塘?生:文中写的是北大荒的草塘。师:那么,这北大...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流程】一、资料交流,初识人物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品读了《伯牙鼓琴》,欣赏了高山流水。这节课我们继续“品艺术,做知音”,共同走进另一个动人传说。齐读课题。(生齐读)师:在“多篇联读,自主探究”课上,我们初步了解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回顾一下?生: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故事。师:言简意赅,值得表扬。贝多芬何许人也?  相似文献   

5.
一、在认知冲突中引发阅读期待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生齐读课题《生命的壮歌》)  相似文献   

6.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请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说说通过初读你们都读懂了什么呢?生:我知道圆明园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毁灭了。师:你读哪段知道的?生:我是读课文第3段知道的。师:那么读了其他各段,你还知道了什么呢?生甲:我知道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那里收藏着许多珍贵的文物。生乙:我知道圆明园由三座园组成,那里的景观很美。生丙:我还知道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师:看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的还真不少。现在,老师请大家再读读课文,看看你还有哪些没读懂的地方?请提出来。自由…  相似文献   

7.
<正>谈话导入:明确学习目标师:今天我们要去观摩一场比赛,这场比赛可蕴含着智慧哦!(出示单元篇章页)看看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读!(生齐读)师:关键词是——生(齐):思维过程。师:什么叫思维过程?生:就是思考的过程。生:就是你是怎么想的。师:一个人在想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因为思维过程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今天却偏偏要去研究它,让它看得见、说得明。  相似文献   

8.
<正>一、聚焦词语,对比白话文与现代文的语言表达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鲁迅先生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大家一起读——(生齐读课题)师:这篇课文写于1921年,有些语言的表达和现在不一样,我们来看一下。(出示:1.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师:大家请看,“其间”应该怎么说?  相似文献   

9.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生齐读课题《黄山奇松》)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生齐说:天下第一奇山。)以"四绝"闻名于世,有——(生齐说:奇松、  相似文献   

10.
课前活动:师生共唱歌曲《小红帽》。一、结合歌曲导入新课师:课前,我们唱了一首歌——《小红帽》。知道吗?这是一个童话故事。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的名字叫“从现在开始”。(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游戏识字师:课前,小朋友已经读过课文了,谁能读给大家听?(指5名同学)其他小朋友端好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个故事中部有谁?(生接读课文)  相似文献   

11.
一、揭示目标,导入新课1.师:(导言)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共同的母亲。然而今天的地球却是满目疮痍,地球的出路何在?人类的出路又何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咱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息息相关的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生齐读课题)2.师: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预一习,咱们先来看看生字预习得怎么一样。(投影出示生字)生:(先一人读,后全班读)师:同学们生字读得不错,我们再互相提个醒,看看哪个字在字形上需要注意。生:“裹”字是一个衣字里夹一个果字。师:同学们生字预习得非常好,老…  相似文献   

12.
刘颖 《小学语文》2007,(3):33-37
一、教学过程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8课。(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相似文献   

13.
一、激发──明确目标 师:看下面组合图形(电脑屏幕演示①),并让学生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 师:再看一个演示②(展示将这个组合图形转变成长方体的过程)。 师:谁能根据这个演示很快地说出这个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之和是多少?为什么? 生:(略) 师:那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六个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板书课题)。 师:看书24-25页,看看本节课我们应该学会什么? 生: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叫做表面积和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以及利用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  相似文献   

14.
一、检查预习,指导写字师:同学们,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理想吗?师:这节课,周老师要送给大家一把神奇的钥匙,它可以帮助你们打开理想之门。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2课,去寻找这把钥匙。(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师:课前,大家预习了课文,文中有10个生字,其中6个一类字要求大家会写。请翻开书,看看这6个生字所组成的词语中,如果让你选择一个词报给大家听写,你会选择哪个词语?(指名报词)【点评:教者把听写词语的选择权交还给了学生,  相似文献   

15.
<正>一、文的阅读——丰富文言语感,掌握阅读方法1.读出节奏韵味,丰富文言语感(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4课,请大家读课题。(生齐读)师:(出示全文)谁来把课文读给大家听?(生读)师:真不错。只是读到“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时绊了一下,这句确实不好读,请你再读。(生朗读得正确、流利)师:真棒。谁也能读得这样正确、流利?  相似文献   

16.
一汉字听写——为了习作弄玄虚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什么内容呢?请看汪老师写字。(板书:汉字听写比赛)请齐读。(生齐读)请把习作本翻开,手握笔,专心听我说要求。老师要报一个两字词语,然后数五秒。五秒一到,同学们必须立刻停下笔。如果再写.写对了也判零分。听清楚没有?  相似文献   

17.
<正>一、初识人物,提炼情节,概括复述(一)依据课题概括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慧的王戎。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历史人物(出示图片与人名),他叫——生:(齐答)西门豹。师:对西门豹,你了解多少?生:西门豹,复姓西门,单名一个豹字,是战国时期魏国人。  相似文献   

18.
刘洪霞 《考试周刊》2009,(14):70-71
【案例】(苏教版小语第十二册《广玉兰》)片断: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广玉兰》这一课。(板书课题.师生齐读) 师:看到课题,你们肯定有问题要问啦! (学生纷纷举手)生1:我国的名花多得很,作者为什么要写广玉兰呢? 生2:广玉兰有哪些特点呢?  相似文献   

19.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掌声》,请大家齐读课题。生:掌声。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许多词语朋友。瞧!它们来了,快和它们打声招呼吧。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流程】师:今天我们学习第四单元。导语中有这样一段话——生:(齐读)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师:人类童年的时代也就是——我们的祖先。他们看到这个世界有天有地、有花有草、有山有水、有鸟有兽……于是,他们就开始想象,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来的呢?他们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了一个答案——生:(齐读)盘古开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