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指在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挖掘教材中情感因素的教育作用.根据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创设作品情境,教师生动讲解,学生深情朗读等方式,激发学生情感,与作品产生共鸣,启迪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产生生活和学习的动力的教育方式,它是一种富有情感色彩的教育活动.通过分析中学语文情感教育的理论、对中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特征分析,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角度提出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指在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挖掘教材中情感因素的教育作用。根据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创设作品情境,教师生动讲解,学生深情朗读等方式,激发学生情感,与作品产生共鸣,启迪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产生生活和学习的动力的教育方式,它是一种富有情感色彩的教育活动。通过分析中学语文情感教育的理论、对中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特征分析,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角度提出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要达到高中英语情感教学的目标,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就必须在相关方面进行策略调整,尤其是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要适应课改对于高中英语教学的要求.因而,教学策略对于高中英语情感教学具有指导性的意义.高中英语情感教学的策略可以从以下方面予以实施: 一、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 由于情感教学的需要,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不仅要体现出教学难点和重点,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情感因素.在课堂内,教师要根据课堂中的实际情况,运用自身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对情感进行感悟,切实体会到教材明显或隐含的情感.  相似文献   

4.
<正>人文因素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亮点,语文学科不仅要让学生积累语言、习得语言,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那么,语文课堂如何凸显人文教学呢?这需要教师深入教材,挖掘人文底蕴,从而让语文课堂洋溢人文之美。一、深挖人文因素,陶冶人文之美纵观收录于苏教版教材的作品,不少作品都流露出作者的真情实感,作品融入了作者的心血。虽然有些作品远离学生的生活,但通过作品,学生仍然可以感受其"温度"。可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语文教育观念下,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学习语文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丰富情感、养成自由精神、养成独立人格的过程。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特点挖掘情感因素,采用适当方法拨动、震撼学生的情感之弦,学生就会情动辞发,捕捉到作者熔铸在作品中的情和意,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按语文教学规律教语文,努力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体验的平台,引导学生充分去感受和体验,对自然、社会、生活乃至人生有自己的感悟,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有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以自我体验为基础,才能拉近他们与教材、作者以及作品中的人物的距离,让学生通过与教材、作者、作品的多维对话.知识得到不断地储备,能力得到不断地培养,人格得到不断地提升.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教师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更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起学生自身的积极情感,以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并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与情操。  相似文献   

8.
韩丽萍 《甘肃教育》2013,(21):31-31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基础语文教材内容以文学作品为主,大多具有鲜明的主题思想和独特的艺术成就。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思考、探究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产生内心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他们感知敏锐,想像丰富,思维活跃,理解深刻。如朱自清的散文《绿》,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开朗奔放、如醉如痴的情感.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情感。教师要激发学生为“绿”动情,挖掘作品蕴涵的思想。叩开学生情感的心扉。  相似文献   

9.
笔者认为,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以情施教,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语文原本充满了人文情怀,许多作品都饱蘸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和生命。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展示、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应自觉地在传授知识、技能,传播思想、观点的同时,伴以积极的情感,从而突出展示情知交融所产生的教学魅力”。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情感、教材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三者融会贯通的过程。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学习的动因,是学习语文、发展智力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作品中的情感,还要把这种情感"移情"给学生,让学生在情感的驱动下自觉、主动、投入地学习。  相似文献   

11.
每个汉字都蕴含着一个生动鲜活的精神世界。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通过分解汉字字形,开展情感教育。分解字形、渗透情感是指教师抓住课文的情感基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感悟课文,在感悟升华时,将情感渗透于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并通过课内课外的系列教学活动让学生去感知教材中所蕴含的情感,审美趣味及审美理想,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只有从美育形式激发起学生对语文课的情感,才能充分开发他们的智商和情商,激励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3.
美育与语文有质的统一性,小学语文更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作为语文教师,教学中就该在学生和作品中架起一道桥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引导学生走进作者创造的世界,感受其美。教师要在语文材中挖掘以下几种美的要素:首先是生动丰富的起源于自然的文字美。其次是变化循章、错落有致的语言形式和文章结构美。再次是栩栩如生、动人心魄的人物形象美。还有画面与情感有机合而成的意境美。更有丰富多彩、寓意无穷的题材美。还有主题美、思想美、情趣美、情感美……作为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把握整体,抓住要点,以美育美,让学生充分地感受美。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领情入境,充分挖掘教材自身的情感因素,寻找学生情感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真挚、美好的情感,撑起语文的一片朗朗晴空,达到理想的教学境地.  相似文献   

15.
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挖掘教材的魅力,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教材发挥积极的效应,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产生的共鸣,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并不断完善美好的品德。  相似文献   

16.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最能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便是真挚的情感。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情感因素,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不是无情物,"纵观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无不深蕴着作者深厚的情感。语文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学生与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为了引导学生体验出作品所包含的丰富的情感色彩,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千万不可忽视情感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最能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便是真挚的情感。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情感因素,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再融于教师个人的情感,从而点燃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体验课文中的情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掌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用心灵体验,感受语言文字所特有的真情实感,让教材中的人文精神滋润学生的心田,促进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教师用真情实感教学,可以有效地感染学生的情感心理研究表明,情感具有感染性,根据这一特性,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情感的感染作用,启迪学生的情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20.
王静 《教学随笔》2013,(22):164
在学生的课程中,语文课是启迪学生智慧,传承中华文明的一门基础课。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要采用适当的方法,根据教材的特点对情感因素进行挖掘,震撼学生的情感之弦,作者在作品中的情和意,就会被学生捕捉到,在情感上和作者获得共鸣。本文在"情感教育"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