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我们树立"施教于美,立美育人"的美育理念,坚持"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育美、以美促劳"的美育目标,把美育作为"惟德、惟真、惟美、惟和"的学校核心价值观之一,在管理上细化美育,在环境上优化美育,在教学中深化  相似文献   

2.
学校的工作归根结底是育人,是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美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近年来长征中学始终把美育置于重要的高度,努力寓美于各项教育工作之中,积极构建美育课程,探索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之有效路径,打造了独具长征中学特色的美育教育。  相似文献   

3.
书法教育不仅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书法教育中普遍存在重书法技艺、轻为人处事教育的问题,这种"片面美育"观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不相适应.高校书法教育只有确立"完全美育"观,充分发挥其以美引善、以美导真、以美促健的功能,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大学生提高道德情操,增进学识修养,促进身心健康,最终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美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用非常重要。美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美育是以"审美"、"美感"为培养目的的情感教育,美育是一种境界,是按照美的规律培养人塑造人的立美教育。立美教育是当代我国基础教育的主旋律,素质教育得到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美感和愉悦身心  相似文献   

5.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北京宋庆龄幼儿园秉持"立德树人、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美育理念,以"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核心指向,紧密围绕塑造美好心灵的目标,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积极开展美育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7.
审美教育思想早在古希腊时期和中国的古代著作中就已经可以看到。法国美学家席勒最早在其《美育书简》一书中提出并使用"美育"概念,他认为美育是通过人们对美的形象的观照,培养对美的情感,纯洁人的心灵,以达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从现实情况来看,高等学校的美育不容乐观,迫切需要实行高校的美育改革。  相似文献   

8.
凯洛夫说过:"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社会的美,理解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眼光来认识周围现实,也在于培养艺术上的美的创造力."在中学化学中渗透美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美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动能。以自由创造为特性的审美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各种复杂的感性认识中有效锻炼直觉力和选择力。美育的关键之处在于它能培养人们的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美育对人全面发展的影响,阐述了美育对人欣赏能力、认知能力、创造能力以及人格塑造等方面的作用,同时结合美育活动案例和美育理论,探讨了美育实践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美育,已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美育既是党的教育方针所提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方面,也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里强调指出:"美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党和国家提倡五讲四美的社会风尚.四美主要指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多年,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美育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音乐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感受美、表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12.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他一生用力最勤和传播最广者要数美育,他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并举,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确定了美育在我国教育史上的地位,"他是我国近代美育的真正首倡者和奠基人."[1]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曾受到康德、席勒、叔本华等人的影响,其中席勒的影响最为重要. 一、理论命题的接受 1.以全面发展为旨归的美育目的论 在席勒看来,现代人生活在自己创设的钟表机械式的社会里,活动被局限在某一领域,与自身专业无关的素质被压制,变成了职业和专门知识的标志,失去了人性的完整与生存的和谐.表现在群体上,上层阶级懒散,性格败坏;下层阶级粗野、狂暴.在个体身上,感性与理性各自为阵,彼此失调,"不是这一边旺盛的想象力毁坏了知性辛勤得来的果实,就是那一边抽象精神熄灭了那种温暖过我们心灵并点燃过想象力的火焰."[2]为了弥合人性的分裂,把人引向自由解放,席勒选择了美育.他认为经验世界中的美可分为两种:"融解性的美"和"振奋性的美"."融解性的美"以宁静的形式缓和粗野的生活,给缺乏约束的人带来法则;以感性的形象给抽象的形式增加活力,让长于抽象思辨的人解除概念的统治,增添生活的情趣;"振奋性的美"即崇高,以恢复力为目标,防止文明化导致的现代人性蜕变:柔和蜕变成软弱,自由蜕变成任性.两种美充分发挥作用,最后变成一体性的理想美,人性因此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教育是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旨趣、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教育.如今,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这些变化和需求对美育育人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以萧红中学为例,从在教育中重视美育、在德育中强调美育、在区域内发展美育三方面探讨初中美育育人模式的构建,旨在开拓一条"美育育人"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 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 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 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 重要作用。”加强美育,以美 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 以美陶情,是学校全面贯彻方针、实现素质教育的需要。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没有美育,不可能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美育和德育关系密切。德育必须生动、活泼、形象、富有感染力,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美育可以训练培养人  相似文献   

15.
张广文 《考试周刊》2012,(35):51-52
美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美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教师要身体力行,以课本为主,创设教学情境;将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有效地结合起来,达到美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P1)素质教育有两个根本点:一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二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感受美的美育在这两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美育不但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人教育的各个方面,对人的整个身心发展都起着催化作用。美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美育可以给…  相似文献   

17.
中外著名教育家都把美育摆在突出的位置.孔子把"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列为学校教育的内容.其中的"乐"就是美育,孔子为了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以礼为目的,以诗、乐为手段.古希腊的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蔡元培继承我国的美育传统,于1992年把教育方针归纳为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并全面论述了美育的宗旨.他们把美育和其他各育并举,强调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把美育放在了显要的位置.国家教委在1991年颁布实施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中明确规定了中小学的美育目标.长期以来,人们对美育的认识不足,而把美育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结果降低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是我们每个班级管理者均应吸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物美育初探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276400)解宗兴扈乾春中学生物美育现状略析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柳斌就讲过:“要提倡以美辅德,以美促劳,以美益智,以美健体。”美育对于一个人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但与德、智、体的实施相比,美育一直未...  相似文献   

19.
论美育的独特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是人类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把美育纳入了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确立了美育在社会主义教育中的独特地位。美育的功能在于“以美启真”、“以美储善”、“以美怡情”,它有利于人的智力结构和意志结构的建立,有利于科学道德的民能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五育融合”是重塑教育完整性、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新时代美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旨趣,立足美育推进五育融合,是五育由分裂走向完整的教育回归。要想“以美促全”,应形成美育文化浸润、学科建设、智能引领及美育具身实践等机制去推动“五育融合”。“五育融合”的实现需要融美于教,立足美育的发展过程和实践路径,以“感美”“尚美”“立美”“创美”为突破口,分别探寻“五育”教学理念、方式、体系、活动,并在整体协调的美育教学活动中实现“五育融合”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