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拥有爱情的婚姻是非常幸福的,因为它不仅意味着男女双方生活甜蜜,还有其他意外的收获——健康与婚姻连着筋人们知道,婚姻是否美满,与双方的幸福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婚姻是否美满,竟然能和双方的健康存在因果关系。如以色列研究人员就对此进行了专项研究。他们的研究对象是10059名以色列人,其中大多为公职人员。结果显示,婚姻不幸的男性患致死性中风的可能性,比那些婚姻幸福的男性高64%。此外,离婚独居男性患致死性中风的风险也比婚姻幸福男性高64%。  相似文献   

2.
女性的身体对于婚姻的敏感度更加强烈。除非她的婚姻很幸福,不然这段关系对她的健康一点好处都没有。而男人呢,即使婚姻不那么令人愉快,他们的身体健康还是享受到了优待。  相似文献   

3.
《科学生活》2008,(1):36-36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全国13所高校进行的最新调查显示,大学生网瘾问题日趋严峻,80%中断学业的(包括退学、休学)大学生都是因为"染上"网瘾,他们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比高中生更甚。  相似文献   

4.
幸福方程式     
人人都想幸福。72年来,哈佛大学一群研究者致力于发现“幸福方程式”。 从1930年代末期至今,他们跟踪调查了268人,陪他们经历了大学、战争、就业、婚姻、生儿育女,直至步入老年,成为祖父母。在这项史上最全面最漫长的研究中,他们的确有了一些独特发现。  相似文献   

5.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尽管90年代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处于婚龄的男女对婚姻的选择,大多数仍持肯定态度。恋爱,结婚,追求幸福,仍是大家对婚姻的期望。值得注意的是,婚后的现实却出现了千差万别的状态:有的婚姻和谐温馨,有的婚姻平淡无味,有的婚姻则发生冲突与危机。可见,结婚与婚姻幸福之间其实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从结婚到婚姻幸福之间有着相当一段路程,有些夫妻可以较顺利地通过,达到目标;有些夫妻则对幸福可望而不可即,因为他们缺少婚姻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幸福感"是个体对幸福的感知能力,而大学生的幸福感知能力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他们今后的生活满意度和社会适应度。本研究使用牛津幸福量表修订版对某高校心理学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在接触了更多的心理学课程后,幸福感有所提高。即心理学学科的某些内容与课程对幸福感的提升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成为杰 《百科知识》2012,(10):55-56
正在当今中国,什么人感觉最幸福?影响幸福的关键因素有哪些?2012年3月7日,在对10万公众进行了相关调查之后,"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公布了结果:影响百姓幸福感因素第一位的是收入水平,第二位是健康状况,第三是婚姻或感情生活状况。但收入、房屋等等其实都是  相似文献   

8.
《科学生活》2009,(5):42-43
婚姻虽然不能给人什么保障,但是没有婚姻的责任和约束,感情就更加没有保障。直面恐惧,自我省察,才能找到自己在婚姻中的位置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婚姻面前举棋不定,尤其是有过婚姻失败经历的人,更是"一遭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几乎谈"婚"色变。阿惠是一位32岁的白领女性,有着一份收入不菲、令人羡慕的工作,外表和气质也都十分吸引人。她曾经也有过甜蜜的恋爱和幸福的家庭,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原本和谐的婚姻渐渐产生了裂痕,感情上受到了巨大的伤害,最终只能逃离婚姻的城堡。她说:  相似文献   

9.
平媛  冯秋迪  徐超 《科教文汇》2010,(27):167-168
随着在大学阶段步入婚姻殿堂的人越来越多,大学生婚恋观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本研究将主要探讨父母婚姻质量以及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婚恋观的关系,同时考虑了性别学科以及年级与大学生婚恋观的关系。调查选用由Olson编制的Enrich婚姻质量量表,苏红编制的大学生婚恋观量表,Jackson等编制的权威教养方式问卷。调查以方便取样为原则选取了北京师范大学的128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婚姻质量与子女婚恋观显著相关,教养方式与子女婚恋观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郝芳 《百科知识》2011,(4):42-43
80后普遍都是独生子女,似乎与生俱来地更自我。他们一般不会墨守成规,遇到事情并不愿意牺牲自己的幸福和原有的生活。他们会衡量利弊得失,如果爱情不在或者自己感觉幸福不在,宁愿不要婚姻。他们对离婚最看得开,6196的人认为离婚和结婚一样值得庆祝,于是在极端情况下就会出现闪婚闪离。他们大胆、独立,但不想过早地承担家庭和养育子女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袁瑞宁 《科教文汇》2009,(29):50-51
如今大学生婚恋观已成为社会一个非常关注的话题,身处异地的孤独感与自由感,使大部分大学生步入恋爱的行列中,对恋爱与婚姻错误的理解使许多大学生迷失了方向。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北大学200名本科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并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从大学生恋爱的动机、对婚姻与恋爱关系的理解、择偶的标准以及对性观念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表明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深受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双重影响,他们对待婚姻和恋爱的责任意识淡化,更多的以理性为主导,表现出现代和开放的一面。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面对多元文化的新形势,我们在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今天,开始思索精神文明,尤其注重生活的品质和对幸福的追寻。幸福到底是什么?获得幸福的途径又是什么?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对象牙塔里的大学生来说,最直接感受到的就是快乐与否。他们的幸福决定着整个国家的发展和兴盛。所以,对大学生幸福感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创业本质上是一种追求人生幸福的能力。幸福文化与创业文化都是以价值观或价值理念作为它们文化的支撑,形成稳定的文化本质核心。当前大学生对创业文化培育存在诸多困境,探究将幸福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当中,以幸福文化作为高校大学生创业文化的本质建构,突出对大学生科学正确价值理念的教育以及生命的教育,具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后,各种价值观并存,大学生处在身心发展、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易受各种思潮的影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大学生的恋爱观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恋爱规律、特点。认为大学生有较强烈的恋爱需求,但是恋爱的婚姻目的淡薄,恋爱动机实用化;在选择恋人方面更看重对方的人品、相貌、性格等;在性观念上,对婚前性行为更加宽容。因此我们要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使他们的爱情闪烁理智之光。  相似文献   

15.
本文立足互联网+时代,以调查研究法分析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大学生需求,提出建立涵盖学生基本信息、安全教育、安全宣传、安全定位、安全警示等功能的"互联网+大学生安全管理模型"设计构思,以期实现传统管理与互联网+结合的模式,促进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向科学化、常态化、高效化发展,全面提升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实效,促进和谐家校、幸福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让别的国家去打仗,幸福的奥地利喜欢做和亲的事情"成为哈布斯堡家族联姻政治的标语,和亲从13世纪一直延续到1918年哈布斯堡王朝覆灭。哈布斯堡家族的王室成员大多无法选择伴侣,王室儿女的自身幸福无足轻重,大部分的王室婚姻都要服务于家族与国家利益。哈布斯堡联姻政治的前奏曲哈布斯堡王室曾是欧洲历史上最为显赫的贵族,家族发源地位于瑞士东北部的阿尔高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使"中国梦"真正深入到大学生的心中,真正转化为每一个大学生的精神追求,这一切都需要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思想认识,理论水平上的引领,引领大学生认同"中国梦"与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一致性。引领大学生认同"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要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引领大学生认同实现"中国梦"的中国道路只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8.
婚恋观,即人们对婚前恋爱、婚姻生活以及婚恋过程中性爱取向的基本看法,是人们对待婚姻和恋爱的主观看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所引起的思想观念的变化,使大学生婚恋观呈现出多元、开放的态势,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使他们产生了恋爱和婚姻的需要。本文主要就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及特点进行分析,以及婚恋观中存在的问题并如何对存在问题进行引导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婚恋观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安慰 《科教文汇》2012,(30):175-176
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法.探讨了大学生婚恋观的定义、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大学生婚恋观指的是从恋爱到婚姻这个完整过程中.大学生对恋爱、婚姻和性等基本问题的看法,包括择偶观、恋爱观、婚姻家庭观和性观念四个方面的内容。影响大学生婚恋观的因素涉及性别、年龄等个体因素,以及家庭和社会因素.其中家庭因素的影响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主观需求和客观需求,为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改进提供建议和意见。方法:2016年10月对南京地区的6所高校1200名大学生样本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有37.8%和27.6%的学生在网上下载文件或软件时"偶尔"或"从不"杀毒后再使用,几乎所有对象(95.3%)近一年有过网上支付行为,其中26.3%的对象使用公共场所无密码WIFI进行网络支付;绝大多数(90.2%)被调查对象认为高校有必要开展网络安全教育,近三分之一的人认为所在学校的网络安全教育做得"不太到位"和"很不到位",性别、年级和专业性质都与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需求呈现显著相关。建议:高校应根据大学生需求,多种形式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