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扶手,是字、句、段、篇的纽带。一、二年级是学生积累词语和初步正确运用词语的关键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1—2学段的词语教学目标是这样定位的:"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课文是学习语文的媒介,是"词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教师要优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词语。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活化形象,丰富表象,有效理解词语;角色扮演,亲身体验,深刻理解词语;联系生活,感悟意会,灵活理解词语。  相似文献   

3.
语文的学习,其实是一个积淀的过程,即"摄取—消化—积累"的过程.摄取,就是让学生接受有价值的文学作品.消化,就是让学生沉浸其中,反复吟咏,细细体味佳作的意境,从而参透作品,获得审美享受.积累,就是让学生在参透作品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储存记忆.而这一切皆有一个"读"字贯穿.诵读是古时候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孩子们摇头晃脑地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唐诗、宋词,看似有些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但其中的文字却成了他们终身受用的宝藏.正所谓:熟读百遍,其义自现.现在想来,这样的学习方式虽然原始,却是有效的语文学习策略.《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追求书声琅琅的小学语文课堂成了一种时尚.  相似文献   

4.
词语在文章中的地位不可小觑。词语教学中,方法灵活多样,教师要结合实际,围绕教学目标,优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词汇上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对词语的感知理解更加深刻,为学生积累和运用词语打下基础,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5.
邱育平 《新教师》2019,(11):41-42
在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是基础。教师要引领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词语的内在涵义,体会作者用词的独具匠心,要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在体验中理解词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言语品位。一、唤醒表象,触摸词语温度小学生的主要思维是直观形象思维,他们对词语的理解与感受,往往取决于生活表象的积累。  相似文献   

6.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崔峦在他的长篇报告《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中曾这样说:低年级可以把重点放在通过朗读和借助图画阅读,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句,学习积累词语。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担负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理解词语、积累词语上。然而,目前的很多阅读课却忽视了词语教学。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大多停留在表面意思,或死记硬背词语解释,并没有真正理解。这样的词语教学,能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吗?课标在低段阅读教学目标中也提出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由此可见,词语教学必须要引起重视。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怎样引导学生感悟词语内涵,促进积累与运用的。  相似文献   

7.
汉语词汇的表现力十分丰富,在理解时不应死搬教条,要根据词语的特点,因词施法,帮助学生在有滋有味的学习过程中,认识、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词汇,欣赏汉语言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灵活掌握理解词语的  相似文献   

8.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工程。审视一线教学实践,不难发现词语教学的根基有待夯实。一方面,词义教学存在着蜻蜓点水的现象;另一方面,词语积累的方式存在着机械、单一的弊病。有鉴于此,在词义教学上,既要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又不可缺失老师的点拨;对词语中关键字的理解尤需落实到位;更要引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义。在积累词语方面,采取丰富多样的方式方法更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语文学习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牧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耍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世界,在词语学习的过程中习得语言,发展语言,从理解走向积累,从积累走向运用,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词语的世界,让词语教学绽放自己的精彩?一、依托画面,让感知从抽象化为具体当词语单独存在时,它是静止的、僵硬的、枯燥的。  相似文献   

10.
汉语词汇的表现力十分丰富,在理解时不应死搬教条,要根据词语的特点,因词施法,帮助学生在有滋有味的学习过程中,认识、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词汇,欣赏汉语言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灵活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形成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词语是最活跃的语言单位,苏教版教材课后练习题中经常出现关于词义理解和感知表达效果的题型。很多学生由于语境变化,对词语的感知与理解就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对词语意义的理解必须要借助语境资源,深度感触词语的内在含义。教学过程中,应描述语境,强化学生的深入感知;深入语境,引领学生的提炼概括;化入语境,强化学生的感知体验。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词语教学要避免出现"就词解词"的孤立化现象。词语教学的孤立化现象主要表现在词语教学方法缺乏生动多元、词语理解过程偏离文本内容、词语内涵挖掘缺失文化韵味这三个方面。要基于生活情境、课文语境、活动环境为小学生创设词语学习的"语境",通过"语境式"词语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学会运用词语。  相似文献   

13.
<正>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发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尽管在课内外阅读中学习了不少词汇,并在老师的安排下进行抄写、默写字词等训练,从默写的巩固率来看效果挺不错,但一旦让学生遣词造句或说话写话时,学生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词语匮乏,语句简单,就如茶壶里装饺子——倒不出来。我们知道,语言的习得要经过感知、理解、积累、运用这四个过程,其中感知、理解是积累、运用的基础。小  相似文献   

14.
丰富的积累是学生发展语言的基础,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一、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 阅读理解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感知活动,感知的过程离不开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丰富的词语积累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累,让学生走近文本,接受文本。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根据文本内容,选择那些对理解和表达有关键作用的词语展开教学。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仔细品析、咀嚼、积累词语,还要在理解词语意思、感悟情感内蕴和体会表达效果上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词语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词语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必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展开联想,结合情境、环境,联系生活等方面来理解词语,体会词语的深层次含义,这样才能使词语教学灵动起来。  相似文献   

17.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的基础。而高年级的字词教学基本都是放在预习环节,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并借助工具书去理解。而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实践却淡化了字词的教学,造成了学生阅读和习作的双重障碍。鉴于此,教师应在教学中结合阅读以及学生生活,通过角色扮演来帮助学生积累词语、理解词语、感悟词语,以提高学生的字词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语言,一定要让词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去。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因此,笔者认为理解词语必须首先考虑语境,引导学生自"悟"。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开辟学生"感触"词语的通道,利用学生的身边生活,利用多媒体等,根据词语的不同特点对词语进行理解。本学期,笔者于教学中在理解词语方面作出了一定的努力,现将其中的点滴感触阐述一二。  相似文献   

19.
<正>词语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词语学习是阅读教学的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对词语学习提出了理解、积累和运用三个层次的要求。在具体的词语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一、查阅工具书在教学过程中,查字典、词典是学生经常使用的学词方法,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学词手段,但不能孤立使用,需要和其他方法综合使用才能有更好的效果。因为,有时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积累和理解能力是看不懂字典或词典中的注  相似文献   

20.
<正>理解词语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而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是中年段词语教学的要求。怎样让中年段学生更轻松地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呢?本人有以下几点想法。一、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