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科技信息     
天文学家发现125亿年前迄今最古老超新星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天文学家发现迄今为止观测到的最为古老的超新星,距今125亿年。125亿年前,两颗大质量恒星发生爆炸,孕育出超新星。这种超新星被称之为"高光度超新星",亮度可达到恒星爆炸产生的其他类型超新星的100倍。140亿年前,大爆炸发生并  相似文献   

2.
280万年前超新星大爆炸改变人类进化过程?这听起来仿佛是天方夜谭的故事,其实是科学家经过最新研究得出的结论:在距今大约280万年前的某一刻,宇宙中一颗超新星突然发生爆炸,并将其恒星残骸抛向地球,当时的爆炸对地球大气层产生了长时间的影响,使得地球上的气候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早期的人类祖先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寻找更充裕的食物来源而被迫四处奔波和迁徙,进而逐步改变了人类的进化过程。科学家宣称,随着对超新星如何影响地球进行深入的探讨,将诞生一门新兴的学科——超新星考古学。找到超新星残骸虽然人类很早就记录下了超新星爆发的…  相似文献   

3.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天文学家发现迄今为止观测到的最为古老的超新星,距今125亿年。125亿年前,两颗大质量恒星发生爆炸,孕育出超新星,这种超新星被称之为“高光度超新星”,亮度可达到恒星爆炸产生的其他类型超新星的100倍。  相似文献   

4.
超新星再现     
仕伟  NASA 《科技新时代》2009,(1):15-15
超新星遗迹是超新星爆发时抛出的物质在向外膨胀的过程中与星际介质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延展天体.根据形态,超新星遗迹大致可以分为3类:壳层型(S型)、实心型(F型,又称类蟹型)和复合型(C型),目前已经在银河系中发现了200余个超新星遗迹:照片中的第谷超新星遗迹;曾于1572年11月为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所发现,因此得名:400多年后,  相似文献   

5.
爱因斯坦又闪了一下腰 1998年科学家观察发现,有两颗超新星在爆炸时发出的光比预想的要黯淡许多.科学家一开始以为是射出的光线被星际尘埃遮挡住了,但是进一步的观察否定了这个解释.超新星爆炸有可能产生较弱的光芒吗?超新星的性质使这个猜测也说不通.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行星的形成是发生在恒星形成后不久,比如像地球这样的行星就是在太阳形成后不久,剩余的尘埃在相互碰撞中形成的。但最近,科学家首次观测到,行星也有可能形成于恒星生命的末期。美国航天局利用"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发现,在一颗距地球1.3万光年的脉冲星周围,围绕着由碎石组成的盘状物。这颗脉冲星的前身曾是一颗巨型恒星,大约10万年前,该恒星在超新星爆炸中坍塌,形成了现在的脉冲星。天文学家认为,这个碎石盘很有可能是恒星末期超新星爆炸后产生的,但又未被完全炸飞。这个弥漫着尘埃的碎石盘与导致地球出现的尘埃物质颇…  相似文献   

7.
遥远超新星或许在横跨宇宙的半路上,但它们已经在地球上引起了—场激烈的争论。两年前,天文学家们发现,这些叵星爆炸比预期的暗弱——两者差异的程度相当大,看来要用空间结构本身来解释。超新星反常的暗弱表明,宇宙的膨胀可能正在加速,而不是像宇宙学家一直认为的那样在减速。但是现在八位超新星观测人员担心,他们的引人注目的发现同其它某些有争议的  相似文献   

8.
科技月历     
沙肠花月芍奋)j万厅五艺.尽Julg天又学家在一个距离10地球1 0000允年的超新星心脏地带发现了一黔在银河系刀床见过的天体。这个少体被喷射出的星体物质包围着,庄超新星爆炸产生。通过欧洲宇肉充片的xMM牛顿鸡寸线望远镜观察发现,:人这颗蓝色的点状物体发射出来加强X射线每6一  相似文献   

9.
资讯     
正迄今最遥远超新星被证实"暗能量调查"国际科研项目的科学家们利用大型天文观测设备在2016年8月探测到一颗罕见的超新星。最近,这颗名为DES16C2nm的超新星被证实为迄今观察到的距离地球最远的超新星。发自这颗超新星的光耗时105亿年才能抵达地球,这几乎是宇宙年龄的四分之三。而且,这还是一颗超亮超新星。超亮超新星的亮度通常比普通超新星高10~100倍。超新星是某些恒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时经历的一种剧烈爆炸。来自这一超亮超新星  相似文献   

10.
1996年4月10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的天文工作者在银河系外乌鸦座NGC4027星系中发现一颗爆发中的超新星。这一发现很快被国际天文机构确认。《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快报》已向全世界天文学家通报了这一新发现,并将这颗超新星编号为SN1996W。美国麦克唐纳天文台认证该超新星为Ⅱ型超新星。  相似文献   

11.
通过观测一颗明亮且长寿的超新星之后,科学家相信他们发现了恒星一种奇特的死亡方式。  相似文献   

12.
超新星是宇宙中最激烈的天体物理现象。超新星的观测研究,除自身的重要学术意义外,还与当今天体物理其他重要领域密切相关。本文分析介绍了超新星的观测研究,以及我国在此领域取得的进展,进而探讨了基础研究选题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超新星是宇宙中突然出现的异常明亮的天体,它是恒星爆炸的产物。典型的超新星在爆炸后几天到数周内,它的亮度就会达到最大值,在一两个月之后就变得黯淡。然而目前宇宙中惊现一颗超新星,它有别于同类,简直是异类了。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7):I0015-I0016
<正>每一秒钟,就会有一颗超新星在宇宙的某个角落诞生。这是宇宙中最耀眼的事件,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仅一次爆发就可以让整个星系黯然失色。最近,科学家观测到了一颗名叫SN2014J的Ia类超新星。这类超新星会导致一颗白矮星的彻底毁灭。科学家推测,在两种情况下会形成Ia类超新星。第一种情况是,在一个双恒星系统中,一颗白矮星逐渐从它的伴星中吸收各种物质,使质量不断增加,直到这颗  相似文献   

15.
徐玢 《科学中国》2006,(11):26-30
初闻超新星.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它是一种初生的恒星。然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超新星指的是恒星在“临死前”的一次剧烈爆发。这类爆发是宇宙中最为激烈的天体物理现象之一。整个爆发过程大约只持续一秒钟.但却会释放出10^44-10^48焦耳的能量。在爆发时恒星光度的变化非常明显,变化幅度超过17个星等,即增亮千万倍以10^10上,可以达到10~倍太阳光度.比一般的星系还要亮。爆发会瓦解恒星.将构成恒星的物质向整个星际空间抛射。超新星爆发的结果或是将恒星物质完全抛射,  相似文献   

16.
超新星考古     
不久前的一项科学研究表明,在距今大约280万年前,在宇宙中一颗超新星发生爆炸并将其恒星残骸抛向地球,这一事件很可能直接影响了我们人类整体进化的发展进程。科学家认为,当时的爆炸离子对地球大气层产生了长时间的轰击过程,使得地球上的气候发生显著变化,这迫使早期的人类祖先不得不为适应气候的变化、寻找更充裕的食物来源四处迁徙,进而逐步改变了人类的进化过程。同位素“铁-60”和“超新星考古学”280万年前发生的事,今天的科学家又如何而知呢?得出这一发现的德国慕尼黑科技大学研究人员解释称,得出这一论断并非凭空异想,其证据就在于地…  相似文献   

17.
超新星是宇宙中突然出现的异常明亮的天体,它是恒星爆炸的产物。典型的超新星在爆炸后几天到数周内,它的亮度就会达到最大值,在一两个月之后就变得黯淡。然而目前宇宙中惊现一颗超新星,它有别于同类,简直是异类了。  相似文献   

18.
1996年12月初的一天,笔者遇见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台长李启斌。我向他谈起科技日报社组织评选1996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的事。我直截了当地问他:“今年发现这么多超新星,你以为这件事有资格入选么?”李启斌咪着眼睛缓缓答道:“有,完全有资格。” 谁知,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引来了李启斌的长篇道理。 超新星:恒星的晚年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5):I0004-I0005
腾讯科技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著名的焰火星云(GKPer)是一颗超新星爆发后产生的壮观的残骸物质,早在1901年,天文学家观测到这颗超新星爆发后产生超亮的光芒,成办当时天空中最亮的天体之一。由于这颗超新星位于英仙座方向上,同时也被命名为英仙座GK。在过去的六十多年间,天文学家们使用光学望远镜对英仙座GK超新星残骸进行的深入观测,  相似文献   

20.
正超新星:行星与生命的基础超新星爆发后,形成了许多元素,它们在广袤的宇宙中"历险",以尘埃的形式扩散并且与宇宙中的氢分子团混合。氢分子与超新星抛出的尘埃形成的混合物,会形成下一代恒星以及围绕恒星运转的行星。太阳与地球就是这么形成的。如果没有超新星合成出的物质,太阳依然可以形成,因为太阳主要由氢构成;但如果没有超新星,地球就无法形成,因为地球上的所有金属都来自约50亿年前甚至更早的超新星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