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与教材简析 本节教学内容为拼组图形(教材第25页~26页),是在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节课实际是图形分解与组合的练习。让学生进行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的实际操作,加深对图形的  相似文献   

2.
[理解]   “图形的拼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本单元安排了关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这节课内容主要通过折、剪、拼、摆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一些特征.如: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边相等,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围成的图形等.本节课内容既是上学期认识物体与图形的延伸,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28~29页《有趣的七巧板》。【教材简析】这节课是一节实践活动课。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以及多边形等平面图形。拼七巧板是一种传统的数学游戏,它可以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进一步感知各种多边形的特点,体会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在设计教学时要有层次,先认识一副七巧板中的每一个图形,再逐步引导学生用七巧板中的图形拼已经  相似文献   

4.
活动内容:拼组图形。 活动目的:通过“折·剪·拼”等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几何图形,初步了解其特征。培养学生对材料的想象组合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教材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几何图形,学生已在数学课中初步认识。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把这些图形与日常生活常见的实物图象联系起来,拼成一些生动有趣的图案,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与教材简析 本节教学内容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教材第123~124页),第1课时,新授课。 本节课是在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平面图形的面积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学习面积计算的开始。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推导其他平面图形面积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19~21页。教材简析:1.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经验,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教材通过折正方形纸,让学生直观认识三角形,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直观地认识平行四边形。这样安排,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也有利于他们主动地认识平面图形。2.把图形的变换,图形间的联系放在重要位置。教材只要求学生直观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没有深入研究它们的特征。但是教材安排了许多折、剪、拼的活动,比较多地将一种图形变换成另一种图形。这些操作…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与教材简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教材第43-44页,例4,例5),第1课时,新授课。 圆柱的体积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的体积、圆的面积,认识了圆柱并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圆柱的体积计算应用广泛,又是圆锥体积计算的基础,并且立体图形的截拼是首次见面,把圆柱  相似文献   

8.
1.“摆一摆”、“做一做”,帮助学生分析问题 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时,教师要让学生利用学具小棒,亲自动手去摆一摆:个位不够减的应该怎么办呢?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动手实践,很容易理解学习内容。 2.“拼一拼”、“剪一剪”,使学生认识事物 在教学“拼组图形”时,教师指导学生把不同的圆形剪一剪、拼一拼。这个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了学科之间的相互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现代小学数学五年制第八册P41例5。教材简析:本节课教案是在已学习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通过剪、拼、分、议等方法自己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方法,加强空间观念认识,并为以后学习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打下基础。教学过程:一、引...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7页“图形的拼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巩固对已学过的简单图形的感性认识,并初步认识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第18~19页的例题“想想做做”。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2.使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认识了正方形、长方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数学下册第22~23页的例题,第24页的"想想做做"1~3题。教材简析这节课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可以加深和拓展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积累一些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例1首先提供现实背景让学生从中  相似文献   

13.
"奇妙的图形密铺"是苏教版义务教育国标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中的教学内容,属于"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本课先通过呈现生活中图形密铺的场景,使学生感受图形既无空隙又不重叠地铺在平面上,直观地认识图形的密铺。然后通过猜测并进行实践操作与拼摆,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2~23页的例题,第24页的"想想做做"1~3题。[教材简析]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可以加深和拓展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同时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0~42页。教学目的:1.通过创设情境,在活动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欲望,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2.通过找、摸、画、剪、围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想象、创造、合作交往等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能认识这些图形,初步感知这些图形的特征,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搭积木是…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70~71页。【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类的知识,而本课时安排的内容是学生在巩固已有分类思想的基础上,来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另外,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关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所以教材呈现的内容主要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一些物品,让学生通过说  相似文献   

17.
一、做数学 在教学新世纪教材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时,感知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是教学的难点。如何分散这一教学难点呢?教师通过让学生摆一摆、拼一拼来帮助他们理解这些图形的特征。最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下图:  相似文献   

18.
卞静 《广西教育》2010,(1):49-49
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第19页(苏教版)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在折一折、拼一拼等活动中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第一个例题通过“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用不同的方法对折的过程中,“折”出三角形。第二个例题引导学生按要求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出不同的图形,在拼出的图形中揭示平行四边形。  相似文献   

19.
“认图形”是数学课程标准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认物体”的基础上,学生继续学习有关几何形体的知识。教材编排有3个明显特点:1.重视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搭、折、剪、拼等操作活动中,直观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四下22——24页 二、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继续教学三角形的知识,教材采用“活动——体验”的教学策略,即组织学生“做”图形,让他们在做的过程中体会图形的特点,主动构建对图形的比较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