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都市频道是深受本土观众欢迎的电视媒体,也是深圳广电集团强力打造的第一地面频道。在深圳这个资讯非常发达的城市里,都市频道连续5年在深圳地区所有电视频道中蝉联收视冠军,它的影响力、观众忠实度、社会美誉度独占鳌头。从纵向的频道自身发展轨迹来看,都市频道作为主流电视媒体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连年攀升。从2007年开始,都市频道整体收视率超过香港翡翠台,完成了深圳电视史上历史性的超越,引领深圳电视媒体进入了"本土黄  相似文献   

2.
洪峰 《视听界》2008,(4):105-107
广东是全国电视媒体竞争最惨烈的地区。广东省内电视台有三个上星频道,即广东卫视、南方卫视和深圳卫视,这在全国绝无仅有,卫星频道的竞争尚且如此,更遑论地面频道之间的竞争了。同时,境外电视频道在广东的率先落地也加剧了竞争。目前,在广东面向公众播出的境外电视频道达到8个,加密播出的还有34家,广东地区已成为境外电视媒体逐鹿中原的桥头堡和电视传媒特区。  相似文献   

3.
2008年,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旗下的地面频道——都市频道全年黄金时间收视率3.63%、市场份额13.63%,全年市场份额以高出31.82%的较大优势首次全面超越香港翡翠台,成为深圳地区所有电视频道年度收视冠军。同时,频道全年创收3.695亿元,真正成为深圳电视传媒市场上的第一频道。作为广东的一个电视现象,其影响和意义都非同一般,这在广东电视、乃至全国城市电视传媒市场上,都有实务和理论上的思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视媒体已进入产业化发展时代,面对新媒体发展态势和频道间日益激烈的竞争,电视媒体的运行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现在卫视频道是全国省级电视媒体力保的重点,是电视产业带动的龙头。本文从节目、管理、服务、运营几个方面,论述和探讨安徽卫视频道运营策略,并提出了频道产业化运行的思路和构想,期望能引发大家对频道整合运营的关注和重视,探讨出一条适合电视媒体发展的频道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5.
广东南方电视台在2001年7月重组之际.境内有央视和各省的卫星电视频道20多个,本地有广东电视台4个频道、广州电视台8个频道:境外有香港无线、香港亚视以及华娱.凤凰卫视等8个电视频道落地。整个广东电视市场,尤其是广州地区电视市场的生存状况.在国内电视市场可说竞争是最为激烈的。  相似文献   

6.
广东地区的少儿频道在境内外电视媒体竞争中,研究了多个电视媒体的成功经验,制定了本土化策略。从频道定位、栏目策划内容到线下活动,再到频道包装风格等等。都注重本土观众的喜好和习惯。  相似文献   

7.
电视的竞争说到底是影响力的较量,收视份额与广告创收作为电视媒体实力两大衡量指标都与影响力密切相关。近年来,电视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场竞赛中,地市级电视媒体受到了强烈冲击。面对中央电视台不断扩张的专业化频道、  相似文献   

8.
电视编排是对电视节目进行内容和形式处理的终端,是一个将节目要素变为节目成品的过程.合理的频道编排可以实现栏目之间的顺畅过渡,有效控制观众流,避免观众中途流失.电视编排对于优化电视内容的传播效果、实现电视媒体的营销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电视媒体所处竞争环境正在变化中,互联网等数字新媒体所具备的实时、互动、便捷等特性对传统电视的优势地位形成冲击;卫星电视的发展和频道化改革导致了电视媒体内部格局的新变化,截至2007年底,全国已有59个卫视频道,各省市还有为数众多的地面频道,数量在1200个左右.在新的竞争态势中,电视编排作为电视产品制播的重要环节,必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向.  相似文献   

9.
郑维东 《视听界》2011,(2):19-21
相比于上星频道集群,城市电视是地面频道的一极,也是区域媒体的一极。在上星频道与地面频道之间,在全国媒体与区域媒体之间,我们往往放大了前者的势力和影响,忽略了后者对于市场演进的动力含义。市场竞争瞬息万变,媒介环境在竞争与变化中演绎。城市电视既是媒介环境中参与建构的一部分,也是受制于媒介环境影响而不得不调适出自我发展道路的一极力量。城市电视置身的这一相互作用和持续变化的过程,被业界一言以蔽之称作"城市电视台转型"。本文以新环境下的电视传媒发展及其对内容竞争、广告竞争和产业增长的影响为分析重点,参与这一话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王俊 《新闻世界》2009,(7):61-62
频道作为电视产业的核心经营单元和操作平台,成为电视市场的竞争主体。频道与电视媒体之间不再是过去的含混一体的关系,频道专业化的概念正在不断清晰并强化,频道专业化经营的时代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11.
面对激烈的竞争态势,电视媒体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催生频道包装的发展。本文分析了电视媒体品牌形象与频道包装的关系和品牌包装应遵循的原则,并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经济生活频道在形象包装中的做法为例,介绍了标识形象包装、环境形象包装和文化形象包装等频道包装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2.
葛昀 《新闻大学》2000,(2):93-96
中国的电视新闻改革和进步已经到了必须放眼于世界先进媒体的阶段。近些年,一批又一批的电视工作者被送往国外或是港澳台地区考察学习,而香港电视媒体成了借鉴的焦点。为什么要向香港学习?首先,我国的一些主要城市与香港有着近似的电视媒体竞争态势。香港的收视主要集中于两大无线电视台,即香港无线电视台(TVB)和亚洲电视台(ATV)。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也在崛起。这和上海地区的上视和东视的竞争就很相似。其次,香港电视媒体新闻的运作方式主要源自于美国,但可贵的是,它并没有单是拷贝或克隆,而是进行适应性的改良。可以说,香港电视媒体是美国先进电视运作方式在华语文化中改良的一个典范。近似的语言文化环境使得我们向香港电视媒体学习比直接向美国电视媒体学习便捷、实际、有效得多。  相似文献   

13.
地方电视媒体面对高层级媒体的竞争,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突出自身的优势,才能在竞争中获得自身的发展。本文从地方电视媒体发挥自身优势,与高层级媒体间实现差异化;以及地方电视媒体走频道彻底专业化之路,在自身各频道间实现差异化两个方面,尝试分析地方电视媒体面对现实环境,实现差异化发展不失为其求生存图发展的一条道路。同时,对地方电视媒体如何实现差异化发展也作了一定的思考和阐述。  相似文献   

14.
随着频道专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电视竞争在多频道竞争时代更多地表现为同质竞争,即相同或相近定位的类型化频道之问的竞争。目前电视媒体市场的现状,传受众感到“有节目,无频道”即品牌节目给观众留下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加剧。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并长足发展?走频道包装品牌化之路,成为当前广大电视媒体人士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笔以为电视媒体要走频道包装品牌化之路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电视包装全称电视品牌形象设计与策划,它是对电视台的频道和栏目的整体形象进行外在的形式要素上的一种强化。随着市场的发展,每天数以千计的节目,使电视成为一个庞大的超级市场,在这种媒体过剩的背景下,电视进入了品牌时代,频道包装已经成为频道参与品牌竞争、增加广告收益、提高盈利能力的有力武器。频道包装被视为树立频道整体形象,彰显频道风格特色,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为适应电视媒体发展规律和观众收视需求,根据节目具体内容和频道特点,采用鲜明的节目形式,对频道进行整体介绍和宣传,并对节目内容进行精心编排和美化。电视包装主要分为频道整体包装、频道栏目的包装。电视包装还可以使用个性化的音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视已走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但真正快速发展却是在改革开放以后。20多年来,中国电视媒体竞争格局发生了几次深刻变化。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央电视台依赖其国家台的地位和独特的资源优势,快速崛起,确立了垄断地位。到了90年代末期,上星频道数量激增,跨地域竞争随即展开,传统的省级台各霸一方的局面被打破。刚刚跨入新世纪,各种专业频道增多,观众市场容量饱和,强势电视台和频道的市场份额成几何级数增长,弱势台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电视媒体竞争进入争夺市场、重新洗牌的发展拐点。从省级卫视面临的竞争格局来看:上有央视的垄断打压,下有强势城市台的崛起侵蚀,旁有境外电视媒体的觊觎;同时平面媒体的重新崛起,互联网、IP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兴媒体的强劲发展势头,也严重威胁着传统电视媒体的市场。电视媒体的竞争主要体现在节目的竞争。除娱乐节目外,新闻节目仍然是立台之本、竞争之本。因此,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电视媒体要立于不败之地,有必要以面向未来的信念、博大的视野以及革新的勇气,重新梳理电视新闻历程,认清电视新闻走向。  相似文献   

18.
张娟 《传媒观察》2006,(3):44-45
一个栏目能影响和带动一个频道,一个频道能影响和带动一个电视媒体,这在电视学界和业界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那么,在当今电视竞争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地方台的专业频道和专业性栏目,如何尽快将自己融入竞争的大环境,着力提升频道和栏目的核心竞争力呢?  相似文献   

19.
在对境外电视媒体强势竞争的市场突围中,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大打民生新闻牌、草根娱乐牌、珠江文化牌、立体营销牌.开创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品牌建设之路.不仅提升了频道自身影响力.也为中国电视媒体如何应对境外媒体的强势竞争提供了先行先试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随着"限娱令"等广电新政频出,加上新媒体的挤压,电视媒体遭遇极大冲击,省级卫视经过洗牌后,竞争中被边缘化的地面频道重回人们的视野。省级地面频道因其灵活的节目编排、多变的节目制作和地域接近性,被认为会迎来发展的春天。在各媒体争抢市场的今天,这已不再是电视媒体内部的此消彼长,而是混杂着多方力量的复杂棋局。地面频道如何应对广电新政的激荡?如何在全媒体时代的竞争压力下找到生存之路?地面频道面临四面楚歌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