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余干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较差,1994年以前危房比例高达58%.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余干县积极抓住第一、二期"义教工程"和世行贷款、98救灾专款、农村寄宿制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在全县范围掀起了危房改造的高潮.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最近,我区召开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以下简称"全面改薄")实施方案编制工作部署会议,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白志繁出席会议并讲话。针对"全面改薄"工作,白志繁提出: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全面改薄"项目的责任感、紧迫感;要突出关键,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全面改薄"项目要求,牢牢把握项目"5基本、2不超、2控制"的主要目标,精准确定项目的实施范围,科学合理安排项目的重点任务;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高质量完成"全面改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3.
新闻     
《教师》2014,(24):9-9
正教育部等三部门提出"全面改薄"20项底线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对各地"全面改薄"工作指导,优化资源配置,聚焦薄弱学校,确保实现"保基本、补短板"工作目标,近日,财政部、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底线要求的通知》,提出"全面改薄"20项底线要求。(来源:教育部网站)  相似文献   

4.
教育信息报     
平江"义教工程"初见成效张远平平江县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成效显著。截至1997年底,全县27个乡镇103所项目学校全部启动,开工率达100%;规划土建面积83040m2,已竣工交付使用达76400m2,占规划的92%;配套建设完成规划的90%,共完成投资2117万元。占规划总投资的93%。"义教工程"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该县"普九"进程。1997年,该县初中、小学在校生比1994年增加10656人;中小学生入学率分别为99.5%和95%,比1994年分别提高3.3%和24.7%,中小学生辍学率分别下降8.6和2个百分点。责任编辑王志华嘉禾高标准改造薄弱校唐…  相似文献   

5.
化州市现有学校452所,学生27万多人.改革开放20余年来,化州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倡导尊师重教之风,实施“改危“、“普九“、教师住房建设、“改薄“、学校上等级、教育信息化等六项工程,总投资8亿多元,使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化州市曾先后被评为全省普及初等教育先进县、学校危房改造先进县、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两基“先进市(县).……  相似文献   

6.
高州地处粤西,人文昌盛,英才辈出。解放前高州是粤西教育中心,广东“四大教育之乡”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州教育欣逢盛世,“改危”、“普九”、“改薄”、实施素质教育等一系列工程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高考成绩年年上台阶,现已跃居茂名市乃至全省同类县(市)前列。教育,成了高州人引以为豪的一个品牌。 跨入新世纪,我市基础教育面临新机遇,也面临新挑战。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今后一个时期基础教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在晋城市教育局和新课程实验工作组的领导下,晋城市教研室本着重心下移、服务基层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主阵地,研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学校怎么办等实际问题,通过组织"教学改革年"活动、"一抓两改四强化"工程和"教与学的革命"活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改进薄弱学校以国家政策为引领,不断深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改薄"的时间脉络因我国义务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以及"改薄"政策的逐步推进划分为三个阶段。"改薄"工作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可遵循"区域性推进"和"个体化聚焦"相结合的总体思路,运用"输入式"和"内生式"相结合的基本策略,并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政策指引下,加强开展有关研究。  相似文献   

9.
王琼 《现代语文》2007,(8):45-47
《水浒全传》(下称"水浒")①中的被动句式主要有:"被"字式、"吃"字式、"蒙"字式、"教(叫)"字式、"与"字式、"给"字式等.这些被动句式分属三种不同的类型:"被、吃、蒙"属于第一类,被动标记是由"遭受""蒙受"义的动词演变来的;"教(叫)"属于第二类,被动标记是由使役义动词演变来的;"与、给"属于第三类,被动标记是由给与义动词演变来的.  相似文献   

10.
"全面改薄"项目是近年来国家实施的资金量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教育民生项目。项目的实施为贫困地区缩小区域、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机遇。但是由于该项目规模大、区域广、数量多、周期长,迫切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项目监管。阐释信息管理系统对甘肃省"全面改薄"项目的必要性、运行模式及优化拓展。  相似文献   

11.
产教融合背景下农业高职院校"三全育人"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赋予了"三全育人"新的语境和内涵.农业高职院校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应有之义,须回应解决其思想政治教育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明确、红线贯穿人才培养不彻底、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通过建立"三大协同"工作体系、构建"4+"引领体系、创新"五大工程"实施体系、健全"六化推进"保障体系,建设农业高职院校"3456三全育人"体系,实现育人资源和力量全面汇聚,推动学生大国"三农"情怀深化培育、职业技术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高度融合、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赛教结合,寓学于赛,以赛促改"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以技能竞赛为载体,以"教师工作室"为平台,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实施"赛教结合、寓教于赛、以赛促改"教学模式.学校根据行业岗位技能需求合理制订竞赛计划,健全竞赛实施机制,建立"全开放"实训室,将竞赛训练项目与企业项目相融合,并积极扶持学生专业技能社团开展竞赛活动,推进专业、课程、实训基地和教学团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化州市作为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连续实施“改危“、“普九“、“教师住房建设“等艰巨工程之后,在短短的几年内,又多渠道筹措资金1.1亿元,对全市148所薄弱学校进行全面改造,新建教学楼房和师生住房151幢,建筑面积29万多平方米.近日,笔者就此采访了该市教育局分管“改薄“工作的党总支书记、副局长陈准.……  相似文献   

14.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以下简称"农远教")要保持良性的持续发展,必须从管理、技术、资源、培训、资金和咨询辅导等方面给予持续的支持,建立相应的支持服务体系已经是当务之急。从前期的建设来看,县级力量是工程具体的执行层,在整个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工程建设任务即将完成并进入应用阶段,笔者认为建立健全以县为主的"农远教"支持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根据"农远教"建设初期的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提出了以县为主的"农远教"支持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分析了以县为主的"农远教"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容,以期能对"农远教"初期的应用推进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实施高教“四重”工程建设的思考杨树国,张正义为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大教自工程,本文就“九五”期间我省高等教育实施“四重”工程建设提出一些看法.要进一步明确“四重”工程建设的意义和奋斗目标高等教育“四重”工程,即重点...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党和国家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对教育的投入快速增长,尤其是"校安工程"和针对偏远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全面改薄"项目的顺利实施,农村中小学的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日臻完善,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农村小学管理工作正面临全新的困难与挑战,认清形势,迎难而上,这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新课题。一、校长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1.学校规模小微化  相似文献   

17.
积 极 进 行 中 考 命 题 改 革 是 国 家 " 跨 世 纪 素 质 教 育 工 程 " 的 一 项 重 要 内 容 。 为 此 , 国 家 教 育 部 1998年 确 定 了 七 个 地 区 作 为 中 考 语 文 改 革 试 点 单 位 , 1999年 在 此 基 础 上 , 又 下 发 了 [1999]5号 文 件 , 要 求 以 语 文 学 科 考 试 改 革 为 突 破 口 , 全 面 推 行 中 考 改 革 工 作 , 使 中 考 命 题 达 到 如 下 要 求 : " 有 利 于 全 面 贯 彻 国 家 的 教 育 方 针 , 全 面 提 高 教 育 教 学 质 量 ; 有 利 于 面 向 全 体 学 生 , 体 现 九 年 义 务 教 育 的 性 …  相似文献   

18.
一段时期以来,随着“校安工程”、标准化学校建设、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全面改薄”等一系列教育提升工程的实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以及偏远地区的教学点,办学条件和育人设施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在河北,很多地区学校硬件配置的基本均衡业已实现,一些农村新建校办学条件优于城市学校的现象较为普遍.临西县就是其中之一.“最漂亮最安全的地方是学校”成为临西中小学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9.
在职教界,河北省开展实施的"送教下乡""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被视为河北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闪亮名片。几年前,本刊记者曾就这项工程先后几次采访河北省教育厅的相关负责人。这项以推动河北新农村建设/加快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为初衷的惠民工程在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重要创新,一度创造了职业教育的河北模式。如今,几年过去了,"送教下乡"和"双带工程"在农业大省——河北省的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与传统的全日制办学模式相比,"送教下乡"的创新之处体现在哪里?在实施过程中,河北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遇到了什么问题和困难?这项被誉为"启民智、授民技、帮民富、化民风"的惠民工程又将何去何从?带着诸多疑问,记者采访了河北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处长王晓飞。  相似文献   

20.
《山东教育》2004,(14):5-8
我 省 及 早 进 行 普 通 高 中 课 程 改 革 ,能够 巩 固 和 扩 大 义 务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的 成果 ,形 成 课 程 改 革 的 整 体 氛 围 ,解 除 课 程改 革 对 高 考 的 顾 虑 , 进 而 拉 动 整 个 基 础教 育 的 改 革 , 对 我 省 基 础 教 育 的 发 展 将产 生 积 极 的 重 要 影 响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