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如何增强党报副刊的可读性?我以为首先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新闻性与趣味性。过去的副刊,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附刊”。因为它只是正刊的补充或补白,只是随正刊附送的。故而其新闻性就不强,只要迎合读者口味,让读者茶余饭后有个消遣娱乐的东西便行。到后来副刊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它的新闻性也就  相似文献   

2.
魏焱 《新闻知识》2000,(9):38-39
党报“周末版”是党报副刊的一种,也就是每逢周末出版的党报副刊。 我国早期的报纸副刊,内容大多是诗文、琴棋书画、掌故轶事,还有“鸳鸯蝴蝶派”小说,甚至谈妓女、捧“戏子”,与“正刊”内容并无关联。至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副刊为了进行革命宣传,开始将副刊的宣传报道与新闻版作配合。而今我们的党报副刊,更是报纸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说党报正刊是报纸的主力军的话,那么“周末版”可称为报纸的一个方面军。 80年代,鉴于十年动乱中报纸的千人一面,着重刊登文艺作品的报纸副刊格外受欢迎,各报纷纷创办的“周…  相似文献   

3.
一提"周末版"人们总是首先想到的是休闲、娱乐、消遣.但认真读一读各级党报的周末版,又不难发现,它们都在以自己不同于正刊的选题、个性、风格积极参与新闻竞争,无不把深度报道作为拿手好菜隆重推出.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方面: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各地报纸不断扩版、增刊,副刊在报纸中所占版面的比重相应扩大,尤其“周末版”、“星期刊”、“月末版”的风起云涌。但是,如何办好党报的副刊及其延伸的“周末版”、“月末版”,“星期刊”呢?我们的体会是:坚持宗旨不变,方向不偏,阵地不乱,格调不降;保持它的新闻特色,地方特色,版式特色;做到社会效益为主,正刊为主,自编自采为主,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主。在组织稿源方面,努力挖掘地方“富矿”,提高副刊品味。 我们在挖掘地方“富矿”方面,一是从宣传本地区灿烂的,民族文化着手;二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化消费的多元发展,促使各地各级党报纷纷推出“周末版”、“双休刊”等文化副刊,以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那么,在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怎样经营地级党报的文化副刊,才能使它赢得自己的读者,在对手如林的报界占有一席之地呢?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认为地级党报的文化副刊应在“地”字上做足文章。  相似文献   

6.
如何办好党报文学副刊在新形势下,文学副刊、特别是党报文学副刊如何明确新的价值取向,促使形成新的办刊作风,运用新的办刊手段,以适应变化着的社会和引导读者,体现党报的“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精神?秦继东在《党性·新闻性·文学性》一文中提出以下的意见。一、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高度统一。党报文学副刊,必须在政治上牵引一个地区的文学走向,在  相似文献   

7.
随着形势的发展、时代的前进 ,县市党报有了长足的发展 ,不少县市党报办起了“周末版” ,其“为读者”的意识不仅体现在“新闻”的指导性、导向性上 ,而且扩展到休闲性、可读性上 ,使县市党报宣传的内容、形式、方法得到了全面的扩展 ,既适应了广大群众文化程度提高、休闲时间增多、求知求信息求娱乐需求的全面扩展 ,同时也以此应对报刊市场竞争 ,更好地吸引读者、发展自身。许多县市党报的“周末版”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写作手法 ,为报纸增添了新的“亮点”和“卖点” ,受到读者甚至行家的肯定 ,但也有一些“周末版”在重视趣味性、可读性时出…  相似文献   

8.
在各行各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今天,一些地方党报副刊也不幸滑入利益的深潭,于是“休闲”掩护下的文化轻浮、“大众”口号下的文化轻薄、“娱乐”旗帜下的文化轻佻纷至沓来,向以权威性著称的地方党报副刊正面临着虚幻的繁荣。笔者以为,重视党报副刊不能承受之轻这一严峻问题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副刊是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副刊愈来愈红火,逐渐演变为周末版、星期日刊等形式,由单纯的文化休闲的意味演化为集新闻、娱乐、生活休闲于一体。因为它所具有的格调高雅、信息密集、清新可读的独特魅力,备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称赞和喜爱。  相似文献   

10.
我看党报“周末报”宁波日报董小军各报所办的“周末版”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和运作,大多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总结起来就会发现,真正受读者欢迎的“周末版”,都做到了新闻性、可读性和思想性三者的有机结合,这“三性’’又构成了“周末版”的基本特征。新闻性...  相似文献   

11.
张璋  姜蕙真 《青年记者》2002,(10):50-51
在政治家办报的时代,党报副刊如何定位?县市报副刊怎样实现新闻性与文化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有机融合? 胶州日报社为自己确立的副刊办报宗旨是: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以文学艺术的形式描绘历史与现实,将新闻性与文化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在此大方略的指导下,突出办刊“七字方针”:  相似文献   

12.
5月中旬,由陕西日报周末编辑室和西安晚报周末专刊部联合举办的“全国周末副刊导向意识与可读性研讨会暨西北五省区省级晚报周末版联谊会成立大会”在咸阳隆重召开,来自北京、河南、湖北、四川、安徽、云南、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广东等省市自治区的13家报刊的新闻界同仁出席了这次会议。代表们围绕着周末副刊如何增强导向意识和可读性这样一个中心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还就现阶段周末副刊普遍存在的一些毛病以及如何进一步塑造完善周末版良好的品牌形象,再创新的辉煌等问题交换了意见。研讨会自始至终气氛热烈,代表们发言踊跃。 党报的周末副刊是党报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把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导向性和思想性是周末版的灵魂,也是它赖以生存  相似文献   

13.
报纸周末版,俗称“周末刊”或星期天刊。“周末版”通常以社会特写和生活、文化副刊为主,在内容上同母报保持一定的距离。“周末版”现已成为报纸参与报业市场竞争的“小特区”。  相似文献   

14.
正党报副刊是党报的"后花园"和"百花园",是党报新闻性、思想性和文艺性高度结合的宣传阵地。副刊是报纸的具有相对独立编辑形态,并富于整体文化和文艺色彩的固定版面、栏目和随报发行的附刊,素有报纸的"半壁河山"之称。作为一种特殊的版面,副刊在报纸上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特殊作用。审美教育性党报副刊是正刊的延伸和深化,具有鲜明的立场、观点和时代特征,不能也不可能远离时代主旋律及党的工作大局。在一定程度上,党报副刊具有更深  相似文献   

15.
1982年,《中国青年报》首创“星期刊”,将“软”手法引入“硬”新闻中,曾引起过人们的一阵惊奇,最终竞赢得了500万读者。十几年后的今天,浏览街头报摊,人们发现各报“星期刊”、“周末版”、“特刊”、“扩大版”斑斓多彩,纷呈迭现,形成世人瞩目的“星期刊·周末版”现象。在这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报林格局中,尤令人们瞩目的是多年一直板着面孔的各级党的喉舌——党委机关报,也一改昔日面孔纷纷披挂上阵办起了增刊,开发出了“星期刊”、“周末版”、“月末版”这样一个“特区”。 这些各级党报中的星期刊、周末版既有党报的共性,又独具自己的个性。那么,星期刊的个性是什么呢?我们不妨从内容、体裁、形式等方面试谈它的个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党报副刊与正刊的关系,副刊以文学形式为大局服务,副刊作品提升人民精神境界三个方面论述了党报副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无论从概念上界定,还是从典型上分析,文学副刊都既具有类似于正刊的导向性,又有不同于正刊的文学艺术属性。作为报纸的特殊组成部分,文学副刊理应体现正刊的编辑思想和宣传导向,成为正刊导向性的延伸,但绝不是应简单地把文学副刊理解为正刊的影子。  相似文献   

18.
地市报怎么才能办好周末版?笔者认为找准自己的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至为重要。一般说来,地市报都处于这样一种尴尬的二难境地:一方面要与全国各地的省级以上党报和行业报抢占市场“大打出手”,另一方面又要与本报正刊互为表里“花开两样”。在夹缝中生存,角色定位不准就办不出特色,没有特色就遑论水平了。所以“角色定位”的理论探讨,对于地市报周末版的指导意义不可低估。地市报周末版,说白了就是其三大特性:一、它是地市报,不可贪大求远,丢了地方性;二、它是报纸,是一张新闻纸,不可杂志化而丢了新闻性;三、它是周末版不是…  相似文献   

19.
期刊已经步入“市场时代”,为什么要提出“全市场”概念呢?显然,我想强调的是一个“全”字,具体包括4个方面,即期刊质量全满意,编辑管理全技术,专题策划全到位,服务功能全时空。一、期刊质量全满意期刊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它不再囿于消遣与娱乐,也不受限于实用和技能,它具有社会性、新闻性、导向性、教化性,而后者甚至对期刊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分析期刊质量是否达到了全满意,必须从两个方面进行衡量:一个要从读者和受影响者,另一个要从期刊本身的属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新华日报》的周末版“新华周末”精心打造具有高品位、时代感和亲和力的大副刊,走出了一条有别于其它副刊或周末版的特色之路。 高品位,党报周末版的追求 翻开目前各种各样的周末版,我们发现其风格是五花八门,但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类型的定位:一种是服务为主,主要提供医疗保健、消费向导、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