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从注重阅读个性,留足阅读空间,扩大阅读范围几方面入手去创设学生喜爱阅读的氛围;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还要善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以巩固和延展阅读成果,从而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从注重阅读个性,留足阅读空间,扩大阅读范围几方面入手去创设学生喜爱阅读的氛围;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还要善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以巩固和延展阅读成果,从而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快乐读书吧”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新增板块,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打开学生阅读的视野,让学生通过“快乐读书吧”的学习,习得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但在实施过程中,“快乐读书吧”并没有带给学生真正的阅读快乐。有的教师只是依据教材内容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缺少具体的阅读方法指导和相应的阅读评价措施,学生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被动阅读,还有的教师,因为学校没有把“快乐读书吧”作为考试内容,  相似文献   

4.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其具体做法是:指导学生随时摘录;指导学生写阅读笔记;举办读书汇报会;开展阅读心得交流或读书讨论活动;写读后感;写读书心得。  相似文献   

5.
阅读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教师可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让学生明确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引起阅读欲望;通过推荐好书,让学生有书可读;不断激发兴趣,让学生爱上读书;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让学生会读书;榜样示范,教师与学生共读书;把书籍作为奖品。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中学生名著阅读效率,教师在名著阅读教学指导中,教会学生采用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本文围绕这一问题,首先阐释了批注式读书法以及批注式教学法的含义;其次,结合课堂实例,阐释了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并自主运用批注式读书法,提高名著阅读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以及运用批注式读书法给学生阅读名著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7.
课外阅读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指导低年级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教师要注重夯实学生的拼音基础,使其能读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想读书;传授给学生阅读方法,使其会读书。  相似文献   

8.
田雨华 《文教资料》2010,(25):80-81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教师可通过读说练写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读书的方式有多种,但教师要多训练学生,授之以方法,让学生愿读书、会读书、爱读书。当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时,学生就会从书的海洋里学到更多的知识,他们的阅读能力就会得到提高,"阅读难,难阅读"这种现象就会远离他们。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读书的良好习惯可以从几方面入手:1教师引导学生去阅读;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举办各类读书座谈会;经常向学生介绍好的书籍;引导学生进行读书反思。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读书的良好习惯可以从几方面入手:1教师引导学生去阅读;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举办各类读书座谈会;经常向学生介绍好的书籍;引导学生进行读书反思.  相似文献   

11.
修订版课标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是重视课外阅读,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如何落实课标精神,如何实现课外阅读指导,是需要广大教师用行动来回答的。让学生爱上读书,就要还学生一个自由的阅读环境;让学生扩大阅读面,就要给学生一段充裕的阅读时间;让学生提升阅读品位,教师的有效引导不可缺失。本刊约请学者、专家、课外阅读先行者,从多个角度探索课外阅读,旨在更新观念、开拓视野、交流经验。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多种媒介的阅读;要求语文教师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3.
<正>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豁达,读书使人快乐。为了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心灵沐浴书香,构建书香学校,打造书香学子。我校全体教师立足本校生源实际和年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家庭、班级为基础,社会为依托,活动为载体,积极探寻齐抓阅读的出发点,亲近阅读的激发点,体验阅读的结合点,学会阅读的关键点,分享阅读  相似文献   

14.
学语文要多阅读,善阅读。要让学生有读书时间;要设法让学生明白,读书既有"有用之用"还有"无用之用";要让学生觉得读书有趣、好玩,而不是用考试逼迫学生,用"有用""利诱"学生。教师的推荐阅读最好和所学课文结合起来,显得不刻意,效果会更好。善阅读,应该包括读什么和怎么读两个方面。阅读的选择,需要眼光,所以教师推荐的书一定要是高品质的,做到语言规范、境界高。怎么读不仅指阅读方法,还包括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5.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语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中,必须处理好学生读书与教师指导的关系,学生读书与“教学任务”的关系,学生读书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以及学生读书过程中各种读书方式、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赵国忠 《教师》2014,(15):F0002-F0002
正本书分为《与书为伴,终身学习》《与书为伴,专业发展》《与书为伴,教导学生》《与书为伴,润泽生命》四章,编录了49位名师和读书之间"不得不说的秘密",这些"秘密"包括读书故事、读书建议和读书思考等。以阅读改变人生的窦桂梅;用一辈子读懂一位教育家的李镇西;阅读史即成长史的闫学;与学生签读书合同的王立华……一个个真实的读书故事的再现,为一线教师在阅读方面提供了一面面可供借鉴的镜子。阅读此书,相信所有教师都会被吸引,沉浸其中。  相似文献   

17.
培养爱读书、会读书的学生是教师的必修课。而在我看来,要求学生读书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课内导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师要成为积极参加课外阅读的表率。小学生学习习惯具有模仿性,模仿的过程是:羡慕——需要——效仿。教师的言行具有极强的示范作用,如果教师时常跟学生谈谈自己课外阅读的内容、心得体会,那将会引起学生效仿  相似文献   

18.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阅读指导方法恰当与否直接关系着一个人一生的读书兴趣和读书质量。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阅读潜能,开启"悦读"模式,培养阅读兴趣,重视阅读体验,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其阅读能力。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渗透读书方法,思辨读书内容等方面,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读书技巧,使学生在阅读上更自觉、更主动、更有效。  相似文献   

20.
语文学习离不开大量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能弥补课内阅读不足。课外阅读不是漫无目的阅读,教师需要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要注重激发兴趣,让学生好读书;注重推荐书目,让学生读好书;注重指导方法,让学生会读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