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姜黄素、碘甲烷和四氯铂酸钾为原料,制备了姜黄素类铂(Ⅱ)配合物,经红外、紫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确定目标化合物结构.并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循环伏安法(CA)测定其与DNA作用.结果显示姜黄素类铂(Ⅱ)配合物与DNA的作用较强,作用模式为嵌插作用.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新型仲胺类配体L(N,N'-二萘基-1,2-乙二胺)及其四种过渡金属的硝酸盐配合物,利用红外、元素分析、摩尔电导、1H NMR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其结构式为[ML2NO3]NO3(M=CuII,CoII,NiII,ZnII),通过紫外、荧光光谱研究了该四种金属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Cu-L,Co-L,Ni-L,Zn-L与DN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3.77×104,1.41×104,2.14×104和1.30×104M-1,表明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方式插入结合.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金属离子Mn(Ⅱ)与L-谷氨酸(Glu)二元体系形成配合物的循环伏安行为的研究,探讨摩尔配比、pH值、扫描速率、支持电解质、电极各种因索对峰电流的影响,试图运用循环伏安法探究配合物扫描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Mn(Ⅱ)与Glu的摩尔配比为1:2、pH=3.33、扫描速率v=26mV/s、KNO3为支持电解质,铂电极上EMn(Ⅱ)与Glu配合物电极反应的峰电流之比(I_pa/I_pc)最大,此为最佳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4.
采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Cu(Ⅱ)—水杨酸配合物在离子强度为0.10mol.L-1(KNO3)条件下的pH值,用半整数作图法得出了Cu(Ⅱ)—水杨酸配合物的逐级稳定常数:lgk1=9.90,lgk2=7.32。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个新的本科生综合实验。实验内容包括合成配合物[Cu(bipy)2]Cl2,通过元素分析、IR光谱、UV—Vsib1e光谱、热分析、电导率测量对其进行表征,并利用紫外一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粘度和循环伏安方法研究其与DNA的相互作用。本实验可使学生接触到生物无机化学的一个热点领域。  相似文献   

6.
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一种新型的金属钌(Ⅱ)联吡啶配合物[Ru(bpy)2L]PF6的电化学性质;通过单光子荧光测试,表明配合物的发光是典型的配体L^*-L型发光。并就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Dy(Ⅲ)-Cu(Ⅱ)大环配合物,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电喷雾质谱等数据证明配合物的存在。已腈溶液中的循环伏安研究表明杂核配合物中由于Dy^3 和Cu^2 的相互作用使二价铜离子氧化性增强。  相似文献   

8.
槲皮素对金属离子具有强烈的螯合作用。本文研究表明在pH4.6的HAc—NaAc缓冲液中,槲皮素能与Cu(Ⅱ)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在紫外光谱中其吸收带Ⅰ比单独槲皮素红移了59nm。采用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测得槲皮索-Cu(Ⅱ)配合物的配位比为2:1,采用平衡移动法测得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为2.0410^8。并初步探讨了槲皮素与Cu(Ⅱ)配位的部位是30H~4C=0。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尚未见报道的配体N,N’-双(2-水杨醛缩氨基苯基)1,3-丙二酸二酰胺,简写(H4Sapma),并合成了它的Cu(Ⅱ)、Ni(Ⅱ)两种新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摩尔电导,电子光谱等表征,结果表明N,N’-双(2-水杨醛缩氨基苯基)丙二酸二酰胺与Cu(Ⅱ)、Ni(Ⅱ)均形成1:1型的配合物。测定了它们的表观生成常数。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了传统的溶液法合成了吡啶-4-甲醛缩氨基硫脲席夫碱(L)的Cu(Ⅱ),Ni(Ⅱ),Zn(Ⅱ)配合物,并对配合物及配体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红外分析结果表明,配体L均能与过渡金属离子cu(Ⅱ),Ni(Ⅱ),Zn(Ⅱ)配位形成配合物,但配体采取了不同的配住方式.  相似文献   

11.
通过荧光光谱、粘度测定、磷酸盐效应、热变性实验研究镧-邻菲罗啉-氟尿嘧啶三元配合物(LAPF)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T-DNA能使该配合物的荧光强度产生猝灭,其猝灭常数为Ksv=(1.9±0.2)×105 L.mol-1,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同时,该配合物可使DNA的粘度降低,热变性温度升高,说明该配合物主要以部分嵌插的作用方式与CT-DNA结合.磷酸盐效应表明该配合物与CT-DNA之间存在非特异性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了两种铜(II)配合物[Cu_2(l-HCOO)_4(Ph NHpy)2](1)和[Cu_2(pic)_2(μ1,3-H2_NCO-N-CN)_2(H_2O)_2](2),配合物1是由羧酸根离子桥联的笼状双核铜结构,配合物2是有机含氮配体桥联的双核铜结构,并对配合物1和2进行了理论计算与研究.本文选择的配合物1和2为双核单元,采用混合密度泛函B3LYP方法,选用6-31G(d)、Lan L2DZ和SV/SVP不同的基组,并结合对称性破损态理论计算其磁偶合作用常数J值,对配合物1和2的两个磁中心原子Cu(Ⅱ)自旋密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计算表明配合物1和2的磁偶合作用常数(J)的计算值和实验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合成和表征了两种新型草酸根桥联的[(VO)3^ⅣCu^Ⅱ]型异四核配合物[(VO)3(C2O4)3L3Cu](ClO4)2,其中L代表2,2'-联吡啶(bpy)和1,10-邻菲咯啉(phen).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和红外光谱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推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VO)3(C2O_4)3(bpy)3Cu](ClO4)2的电化学性质,初步推定两对氧化还原峰是由于VO(IV)离子的电极反应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荧光光谱、粘度测定、磷酸盐效应、热变性实验,研究镧-邻菲罗啉-氟尿嘧啶三元配合物(LAPF)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T-DNA能使该配合物的荧光强度产生猝灭,同时,该配合物可使DNA的粘度降低,热变性温度升高,说明该配合物主要以部分嵌插的作用方式与CT-DNA结合.磷酸盐效应表明该配合物与CT-DNA之间存在非特异性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甘氨酸(Gly)与二价金属离子M(II)(M=Zn、Cd、Co、Cu)在不同情况下形成配合物的循环伏安行为的研究,发现甘氨酸和不同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配位能力与峰电位及峰电流密度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以2-羰基丙酸-4-硝基苯甲酰腙、1,10-菲啰啉为配体,在水-乙醇混合溶液中与硝酸镨反应,制备出镨与2-羰基丙酸-4-硝基苯甲酰腙和1,10-菲啰啉的混配体配合物。采用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等方法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试了在25℃和37℃时,配合物与牛血清蛋白(BSA)的相互作用,计算了配合物与BSA的结合常数,考查了铜离子对配合物与BSA结合常数的影响,分析了配合物与BSA相互作用的作用力类型。结果表明,在25℃和37℃下,镨配合物与BS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3.19×106L·mol6L·mol(-1)、3.48×10(-1)、3.48×106L·mol6L·mol(-1),铜离子存在会影响配合物与BSA的结合能力;热力学分析表明,配合物与BSA之间的作用力以疏水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7.
通过荧光光谱、热变性、黏度测定、盐效应实验研究了镧(Ⅲ)-氧氟沙星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CT-DNA能使配合物的荧光产生猝灭,其猝灭常数K15℃=1.62×10^-5L·mol^-1,K25℃=1.12×10^-5L·mol^-1,结合位点数分别为0.9887和1.0324,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同时,该配合物可使DNA的黏度降低,热变性温度升高,说明该配合物主要以部分嵌插的作用方式与DNA结合.盐效应表明该配合物与DNA之间还存在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葛根素为配体,用液相法合成了Cu(Ⅱ)配合物。通过电导率测定实验确定了配合物中配体和金属离子的配比,并对配合物进行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表征,同时选择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体系为实验体系,考察葛根素及其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配合物中配体和金属离子的配比为1:1,葛根素依靠酚羟基氧及羰基氧与Cu(Ⅱ)作用形成了配合物,葛根素及其配合物对O2^-·都有很好的清除作用,但由于配合物中酚羟基及羰基数量的减少,清除作用相对稍差。  相似文献   

19.
文章合成了新的诺氟沙星-钇配合物,并应用荧光、黏度和热变性等方法,对此化合物与小牛胸腺DNA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作用时,荧光发生淬灭,黏度增大,热变性温度升高;Scatchard图表明配合物对溴化乙锭(EB)与DNA的结合为竞争性抑制;配合物与DNA作用方式为嵌插结合.  相似文献   

20.
利用2-吡啶甲醛、N,N-二甲基乙二胺制备了一种新的席夫碱铜配合物,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和ESI-MS对其结构进行分析.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呈现扭曲的四方锥构型.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以插入的方式与DNA相互作用,且配合物与HSA的相互作用为静态猝灭机制,分子间作用力为氢键和范德华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