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钓组灵敏度定义谈水库调漂,不能不谈钓组的灵敏度。钓组灵敏度,一直也是在水库钓鱼的钓友们关心的话题。不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就不能解决在水库边经常遇到的调几钓几、脑线长短、上下钩距离等诸多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
衣善新 《钓鱼》2007,(6S):24-25
一、调、钓目数不同,钓组的灵敏度就不同吗? 悬坠钓法调漂理论里的有一条重要内容:“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钓的目数越多越迟钝。”在水库钓鱼的实践中,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如何理解?  相似文献   

3.
《钓鱼》2007,(11)
一、调、钓目数不同,钓组的灵敏度就不同吗?悬坠钓法调漂理论里的有一条重要内容:“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钓的目数越多越迟钝。”在水库钓鱼的实践中,这  相似文献   

4.
衣善新 《钓鱼》2007,(4X):24-25
常听一些钓鱼新手在水库边这样问:你的钓组是调几钓几?  相似文献   

5.
张忠江 《钓鱼》2007,(7S):21-22
用手竿在水库悬坠钓鲤鱼,在东北,尤其是我省已相当普遍,而且深受钓友们的喜爱。分析原因主要是悬坠法钓鲤同传统底坠法钓鲤相比有很多优势:一是钓组组合科学合理,灵敏度高,而且轻便。二是悬坠钓法浮漂调钓空间大,可以适应各种鱼情。三是钓获量明显增多。笔者和钓友每年都到水库垂钓,钓获量都在15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6.
常听一些钓鱼新手在水库边这样问:你的钓组是调几钓几?也有人这样说:这个水库里调四钓二不行,要调四钓三!……调几钓几真那么灵吗?知道了调几钓几就能钓到鱼吗?我的看法是:否!调四钓二与调四钓二也有很大区别的。同是调四钓二,水线可以是一标长,可以是一米长,可以是三米长,如果水深十几米,当然也可以是十米长。调四钓  相似文献   

7.
谈灵说钝     
晕车 《垂钓》2009,(3):34-35
十几年来,有关浮标调钓灵钝的问题,钓鱼界有完全相反的两种说法,一种认为“调高灵”,一种认为“调低灵”,致使许多新学钓友感到困惑、迷茫。实际上,钓组调钓的灵钝问题,说的是钓组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8.
悬坠钓法以其灵敏度高,钓组科学,诱鱼快速而著称,可夜间垂钓由于浮漂加夜光棒后示标重量加大给调漂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影响钓组的灵敏度。如何才能在既不降低灵敏度,又调漂快捷,做到鱼讯反应准确呢?  相似文献   

9.
《钓鱼》2007,(19)
五、动态条件下浮漂灵敏度的分析在静态条件下,量化分析的结果表明浮漂的灵敏度取决于浮漂本身,调几钓几并不改变浮漂的灵敏度,只是在各自的灵—钝点范围内表现出灵敏或迟钝。然而在实际垂钓中,存在着调4钓2比调5钓3灵敏(中鱼率高),调3钓2比  相似文献   

10.
衣善新 《垂钓》2005,5(8):6-8
悬坠钓法对钓组的灵敏度有这样的结论: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钓的目数越多越迟钝,钓组可以实现“调灵钓钝、调钝钓灵、调灵钓灵、调钝钓钝”……这些基本理论让许多钓友困惑不解,钓鱼专家的解释更是高深莫测。我与一些钓友一样,也一直为这个理论所困惑。  相似文献   

11.
水淼 《垂钓》2005,5(7):18-19
“春雨惊春晴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由暮春而至初夏,钓鱼人迎来了一年一度垂钓的黄金季节,特别是北方喜爱在水库驻钓的钓友们,从初夏到初秋,气温更适宜连续几昼夜在水库驻钓。驻钓在某种程度上就如同在水库边居家过日子,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下面的文字主要就水库驻钓的食宿及安全问题谈一些个人的体会,以供钓友参考。  相似文献   

12.
马建华  曲强奎 《钓鱼》2004,(5):46-46
竞技钓法的推广和普及,使钓技理论的研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在鱼漂的调整问题上却始终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调目越高钓目越低越灵敏,换句话说就是调目和钓目的差值越大越灵敏,另一种说法认为调目越低钓目越低越灵敏。本人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都有局限性。科学的钓组灵钝观是在具体鱼情水情的前提下,分析饵重、鱼漂的剩余浮力、水表面的张力三者哪一种是影响鱼吃饵的主要因素,通过对鱼漂的调整减小这一主要因素对钓组灵敏度的影响,从而形成合理的调钓方法。本人的钓技水平同大师们相比相差十万八千里,之所以敢于将自己的观点谈出来,是想通过钓友们的批评来验证我的观点,如果我的观点对钓友们有点帮助,那更是意外之喜。  相似文献   

13.
衣善新 《钓鱼》2007,(5S):20-21
有些钓友主张在水库钓鲤鱼时用调4钓4的调漂方法。应该说,这种钓组是可以钓鲤鱼的。尤其在用的钓饵较黏,没鱼吃饵就不会化散时,而鲤鱼吃饵多为拉漂,钓组在调4钓4的情况也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4.
《钓鱼》2007,(13)
用手竿在水库悬坠钓鲤鱼,在东北,尤其是我省已相当普遍,而且深受钓友们的喜爱。分析原因主要是悬坠法钓鲤同传统底坠法钓鲤相比有很多优势:一是钓组组合科学合理,灵敏度高,而且轻便。二是悬坠钓法浮漂调钓空间大,可以适应各种鱼情。三是钓获量明显增多。笔者和钓友每年都到水库垂钓,钓获量都在15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15.
底钓调标     
王怀斌 《垂钓》2006,6(11):17-19
现在讨论浮标的文章很多,特别是关于浮标的调钓。本人虽也谈过浮标,但从未谈过浮标的调钓。今天也来凑个热闹。这里我只说说钓底时浮标的调钓。 浮标调钓,首先必须要明确一个问题:我们调钓浮标目的是什么,调的是什么,钓的又是什么,也就是说调钓浮标的本质是什么?调钓浮标有两层含义,一是垂钓前调目的设定,二是调标后钓目的设定。  相似文献   

16.
台钓的调漂理论由“调”和“钓”两部分组成,概括为“调灵敏,调迟钝;钓灵敏,钓迟钝”。其中,“调”是“钓”的基础,是关键所在。“灵敏”与“迟钝”是描述灵敏度的简单术语,“灵敏”是灵敏度高的意思,“迟钝”则是灵敏度低。毫无疑义,调漂的核心是灵敏度问题。注意到“调”的实施对象是钓组,而“钓”是挂饵的钓组,二者的物质基础不同,但都打上了“灵敏”与“迟钝”的印记。由此产生的问题是,不同的物质基础能有相同的“灵敏”与“迟钝”吗?还有,“灵敏”的上限是什么/迟钝”的下眼是什么?都应该界定。否则,“灵敏”与“迟…  相似文献   

17.
《钓鱼》2007,(9)
有些钓友主张在水库钓鲤鱼时用调4钓4的调漂方法。应该说,这种钓组是可以钓鲤鱼的。尤其在用的钓饵较黏,没鱼吃饵就不会化散时,而鲤鱼吃饵多为拉漂,钓组在调4钓4的情况也比较稳定。这种钓组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钓组  相似文献   

18.
文风 《钓鱼》2007,(10S):20-22
五、动态条件下浮漂灵敏度的分析 在静态条件下,量化分析的结果表明浮漂的灵敏度取决于浮漂本身,调几钓几并不改变浮漂的灵敏度,只是在各自的灵一纯点范围内表现出灵敏或迟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姜丹 《垂钓》2020,(3):14-17
调灵钓灵时,上钩饵悬空、下钩饵轻触底,这种状态下钓组的灵敏度最高,但最不稳定,即使风平浪静时,钓组也会缓慢漂移。因为铅坠悬空,它没有起到"锚"的作用,所以才会导致钓组不稳定。很多人对加粗两目的浮标青睐有加。加粗两目的优点不言而喻——醒目,加粗的两目正好作为目视部分存在,没加粗的那部分没在水下,一点也不影响整体的灵敏度。我用的就是这样的浮标,我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多年来养成一个钓鱼习惯,即调钓的时候,如果不出现意外的话,那就亘古不变地调平水钓2目。其实,很多人现在都这么调,就像几十年前的调4钓2一样。  相似文献   

20.
善新 《钓鱼》2006,(1):28-28
在网上,我出了这样一个题,用以说明子线长度对钓组灵敏度的影响(见右下图),设单钩悬坠钓组在水中悬浮,钓组为调M钓N目,鱼在水平方向F吸拉饵钩时标尖下沉0.1厘米。求子线在10、20、30厘米长时饵钩的横移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