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考感悟     
高考,多少人的人生梦想,多少人的青春年华;也许,对于许多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高考的学子来说,高考是一杯苦涩的咖啡;然而,高考也是一种经历,一笔财富。走过高考,走过我们的菁菁年华;走过高考,走过我们的青涩单纯;走过高考,走向我们的成熟璀璨。  相似文献   

2.
研究高考,在一部分教师心目中似乎成了套话、空话,我不以为然,甚至可以说我们每年研究高考尝足了甜头,使得我校高考成绩斐然。现以2009年高考对电场性质的考查分析为例,说明如何研究高考,高考给我们的教学有何启迪。  相似文献   

3.
高考试题具有鲜明的导向性,2011年是广东省高考实施新的高考方案的第二年,高考政治试题平稳过渡,以能力立意,突出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现在我们分析、把握高考试卷命题特点是我们展开科学备考工作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4.
进入高三……不,肯定更早,“高考”这个词就不断敲打我们的耳膜。家长说的是高考;老师说的是高考;同学之间说不说已经不重要了,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高考,甚至连做梦也忘不了。“高考”是我们的敌人,还是我们的朋友?哈姆  相似文献   

5.
高考一天天临近,我们也进入了高考冲刺阶段、面临高考,我们应把握这有限的时间,做到最有效的复习,成为高考战场的胜利者。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新教材、新考试模式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这就要求我们更新观念,努力探索和研究新课标、教材与高考命题的关系,寻找符合新高考模式下的高考新方法和新视觉,以利于完成我们新课程高考的复习任务。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决胜高考的“武林高手”。我们能否笑傲高考,能否独步天下,语文将为我们作答。今天,我想简单地与大家谈谈09年高考语文应试策略。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同学们,2009年的高考已淡出人们的记忆,时光荏苒,随之而来的是2010的高考。回首过去的那场高考,我们的同学有得,有失。那么,冲刺在2010年高考路上的我们,应该汲取哪些经验呢?本期班会直播间,我们有幸请到了我们学校2007届江西省文科状元朱虹璇同学作客我班,为同学们传经送宝!我们以热  相似文献   

9.
在高考的复习备考教学实践中,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方面,都存在着一些误区,严重地影响着复习备考的教学效益。要想学生高考成功,我们就要少做太多的无用功;要想学生高考获胜,我们就不能过于心急,盲目备考,舍本逐末,低效复习;作为高三教师,为了学生的高考,我们要不懈努力,研究考试,掌握规律,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应对高考,使高考备考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0.
我们都知道高考究竟意味着什么。十几年的苦读,为的就是高考这一搏。当我们把锦绣前程作为目标,高考就是我们的起点;当我们把金榜题名作为目标,此时此刻的备考复习就是我们的起点。如果说高考决定着前途的起点,那么,又是什么在决定高考的起点呢? 答案很简单:实力和状态,实力就是你的知识掌握水平;状态则包括复习状态和应考状态。其中复习状态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实力,所以状态对高考的影响力和决定力是非常明显的。  相似文献   

11.
媒体视角     
正从拥抱高考到被高考拥抱从十多年前的唯高考是从,到现如今英语听力为了更好的效果,各考点可以自己准备新的媒介播放。我们看到的是曾经的一刀切向人性化的转变,作为高考的主体,也从拥抱高考转而被高考热情地拥抱着。高考与我们之间的关系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并且还将继续进行着。纵观近年高考,无论是从外围设施还是内容形式上的变化,都在逐渐改变高考以往高大上的地位。从必须服从适应  相似文献   

12.
王学华 《高中生》2010,(21):4-5
距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我们应该如何备战高考作文呢?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根据高考评分细则,明确写作方向,把握细节处理技巧,收集时鲜素材,掌握好应急措施。这样,我们就能够在高考中写出佳作来,获得理想的分数。  相似文献   

13.
距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我们应该如何备战高考作文呢?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根据高考评分细则,明确写作方向。把握细节处理技巧,收集时鲜素材,掌握好应急措施。这样,我们就能够在高考中写出佳作采,获得理想的分数。  相似文献   

14.
每年高考语言运用题,除了语句扩展、压缩、衔接及仿句,还往往有新题出现,成为整套试卷的亮点。高考考过了,我们便进行相应的练习,这有必要,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我们只是一味跟在高考之后而不是同步,那么一旦高考出现新亮点题目,我们也就往往会有些措手不及。如此,我们有必要本着拓展视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原则,做一部分有可能成为亮点的题目。  相似文献   

15.
胡旭光 《高中生》2011,(8):20-21
高考出题的随机性很大,要想预测到完全一模一样的考题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但是,随着我们对高考试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其实预测类似的题目是完全有可能的,现在,就让有着多年高考研究经验的高三一线教师带我们去探索2011年高考数学的命题方向吧!  相似文献   

16.
高中教学与备考模式的鼎新--以高考中一所二流高中的崛起为例   我们不能以高考的得失来论英雄.但是,如果我们找到了一种办法,能真的接近于通过人的素质的提高,来取得高考的良好成绩,那么我们就不会讳谈高考成绩了.而且,我们也不能否认,我们希望学校有高考成绩好的学生,因为它毕竟是一种美好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全国1000万考生参加高考,牵动了千万家庭的神经。高考虽已尘埃落定,但从今年的高考试卷中,我们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启示?新一届考生又该做什么样的准备呢?高考过后,我们约请在高考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老师和我们一起来冷静分析,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实话实说"。点点滴滴,饱含老师们的智慧,我们相信,他们的评价和分析,对你的学习和复习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08年的高考似已尘埃落定,当人们的热情从关注考试成绩到公平录取,进而到是否能顺利入学之后,2008年的高考还能带给我们什么呢?本期,我们聚焦新课程与高考命题改革。以2008年高考语文作文、数学、英语写作为例,共同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命题经历了怎样的变革过程?2008年的高考试卷中哪些地方鲜明地体现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与精神?各省各科的高考命题又呈现哪些特色?还有哪些尚待改进的地方?通过讨论,使高考命题更加有利于高校优秀人才的选拔,同时又更朝着课程改革的方向迈进,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相似文献   

19.
高考语言运用题被誉为"高考试验田",从某种角度来说,衡量一份试卷的优劣,就是看这块"田地"。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我们不难发现,语言运用好题不断涌现,可谓精彩纷呈。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高考对这类试题,只会加强,不会削弱。如何能在高考中取得突破,获得高分,的确值得我们每个人思索。在2011年高考来临之际,审时度势,未雨绸缪,将高考语言运用的重点和难点逐一突破,实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高考改革日新月异,高考复习紧锣密鼓。在新课标、新考纲的指导下,在新教材、新模块的框架内,我们如何理解高考历史热点问题?又怎样化解高考历史热点问题?这是摆在我们高中历史教师面前的现实课题,更是高中毕业班历史教师无法回避、必须正视的辣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