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学和教育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范畴。关于师生关系的定位有“主导与主体”、“双主体”、“教师中心”、“学生中心”等观点,“尊师爱生”是对双方的要求,也是学校管理中对师生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师生之间的冲突和对抗却是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由此而引发的教师过激行为虽然不是普遍现象,却也是一个应当引起重视的问题。在此,笔者试图对教师过激行为的起因、类别、表现形式及预防措施作一点初浅的探讨。   教师的过激行为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因受某种情绪的感染而对学生做出的一些不利于学生身心…  相似文献   

2.
辛小兰  郭美英 《教师》2011,(35):23-23
在教师生涯中,常常见到一些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在教育学生时使用带有讽刺性、污辱性、蔑视性、过激性、指责性、训斥性、污秽性的语言,把学生治得服服帖帖、灰溜溜地走出办公室。这时,有不少老师会由衷地赞叹此老师教育学生有经验、有办法,被赞者也往往自鸣得意。  相似文献   

3.
总是听到一些地方的报导,说有教师体罚学生。学生因为不满老师的简单粗暴,辍学、厌学;或者老师由于不当的行为受到处罚等。教师的过激行为也许和我们要求学生不能犯错,必须做一个规范、完美的好学生有关。正是有了这种观念,才会让教师和学生间总是存在着一些矛盾,而这些矛盾看似还很难调和。  相似文献   

4.
大家谈     
大家谈对﹃好学生﹄不能放松思想教育几位老师坐在一起谈起了过去教过的学生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在校时的所谓差生即使曾被老师严厉训斥过甚至老师还对其有过过激行为在他们走上社会以后一般仍然对老师十分亲热而那些被老师捧在手心上的好学生多数...  相似文献   

5.
在校园里遇到学生打架斗殴.任何一个老师都应该挺身而出.立即上前制止。有的老师,只是因为"一些学生除了直接教他课的老师外,对其他老师的话往往置之不理,惹急了甚至还会有过激行动",所以"发现别班学生有过错行为也就视而不见",其实这种想法和应对问题的方式是错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  相似文献   

6.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学和教育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范畴。关于师生关系的定位有“主导与主体”、“双主体”、“教师中心”、“学生中心”等观点,“尊师爱生”是对双方的要求,也是学校管理中对师生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师生之间的冲突和对抗却是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由此而引发的教师过激行为虽然不是普通现象,却也是一个应当引起重视的问题。在此,笔试图对教师过激行为的起因、类别、表现形式及预防措施作一点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一所学校,有一位男老师,工作虽认真敬业,但平时遇事急躁,对待学生的错误不能容忍。一次学生作业写错,他对学生发火,结果却造成了自己的左耳失聪。其实,情绪失控的情况在教育过程中并不少见,事后教师也往往对自己的过激行为后悔不已,但在那一瞬间,却任由情绪恣肆奔腾。  相似文献   

8.
<正>在一所学校,有一位男老师,工作虽认真敬业,但平时遇事急躁,对待学生的错误不能容忍。一次学生作业写错,他对学生发火,结果却造成了自己的左耳失聪。其实,情绪失控的情况在教育过程中并不少见,事后教师也往往对自己的过激行为后悔不已,但在那一瞬间,却任由情绪恣肆奔腾。情绪失控现象往往有其原因。例如学生犯了严重的错误,让老师特别生气;学生犯错  相似文献   

9.
总是听到一些地方的报导,说有教师体罚学生.学生因为不满老师的简单粗暴,辍学、厌学;或者老师由于不当的行为受到处罚等.教师的过激行为也许和我们要求学生不能犯错,必须做一个规范、完美的好学生有关.正是有了这种观念,才会让教师和学生间总是存在着一些矛盾,而这些矛盾看似还很难调和.  相似文献   

10.
自从进入五年级以后,很多家长向我反映孩子长大了,却没有之前懂事、听话了.我在工作中也发现类似问题:有些学生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不虚心接受,有时还表现出不满与不屑,个别学生还会出现过激行为.在为他们感到无奈与遗憾的同时,我开始思考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经常听取和转达学生对任课老师的意见,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班级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学生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真实性,很有价值。但往往大多是批评意见且言辞过激。所以听取学生意见容易,向老师转达难。本人在班主任工作中总结出几种转达学生意见的技巧,介绍如下供参考。一、整理提炼班主任与学生一起开座谈会或平时个别交流,学生大多愿意向班主任敞开心扉,从各个侧面反映任课老师的情况。这些意见有的直接反映了老师的不足,有的则属于学生局限性和片面性的看法。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将学生的意见进行分析、整理,结合自…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小学生心理存在严重失衡和错位的现象屡屡可见,因各种心理障碍而产生的过激行为,给教育者敲响了警钟.据有关研究报道:我国青少年有10%~3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个别学生还相当严重,这种问题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还有上升的趋势.面对这种现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努力在语文课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规范的道德行为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其中,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对青少年的认识和行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良好的师德和健全的人格就显得相当重要。但遗憾的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过激行为却时常存在,不少教师把学生当成自己成功和价值实现的阶梯,可以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根本不去想到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远的有在学生脸上刺字,让学生当众褪下裤子,近的有我们动辄就是差生、后进生地标定学生,因此,教师教育方式的人性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就此,笔者提出…  相似文献   

14.
在校园里遇到学生打架斗殴,任何一个老师都应该挺身而出,立即上前制止.有的老师,只是因为"一些学生除了直接教他课的老师外,对其他老师的话往往置之不理,惹急了甚至还会有过激行动",所以"发现别班学生有过错行为也就视而不见",其实这种想法和应对问题的方式是错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的义务.  相似文献   

15.
<正>一、问题及现象描述当今社会中夫妻离异并再婚的现象常有发生。出生在这些家庭的孩子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会更多、更复杂。归因于家庭背景,部分从母离异的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时遇到一些问题,个别学生在行为上过激,或是在与人沟通交流时有障碍,导致班级里的同学相处时不是十分和谐融洽,老师在教学和管理班级时要面对更大  相似文献   

16.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天职,而宽容、大度、坦诚、从容是教师应有的气度与职业修养。当然,即使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不都是晴空万里,艳阳高照。也偶有风雨。学习、生活中。教师与学生交往最多,时间久了,教师与学生难免发生一点摩擦、产生一些矛盾。青年教师经验少,血气方刚,易冲动,更易产生过激情绪和行为。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不管责任归谁,作为教师都要积极主动自我检查,控制过激情绪,防止矛盾升级而影响教育教学工作。这里我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据有关研究报道,我国青少年有10%~3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个别学生还相当严重,这种问题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还有上升的趋势。近年来,中学生因各种心理问题而产生过激行为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屡有发生。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为28.7万人,自杀已经成为人口死亡的一大重要原因。而在我国中学生死亡的各种原因中,  相似文献   

18.
“推门听课”是指事先不打招呼,在接近甚至已到上课时间,直接进入教室听课的一种课堂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它避免了个别老师刻意准备、巧于应付、重在表演等过激行为,能较实际地呈现教师课堂授课的原生态,是幼儿园检查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因此,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为了深入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确保完成常态下的教养任务,提前两分钟到教室观摩随堂课,似乎成为常规工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校园里不时有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个别老师因为学生的一点过失,罚学生吃苍蝇,强迫学生互相打耳光,有的甚至往学生脸上刺字……这些极端现象的发生,不能不引起人们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小学生心理存在严重失衡和错位的现象屡屡可见,因各种心理障碍而产生的过激行为,给教育者敲响了警钟。据有关研究报道:我国青少年有10%~3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个别学生还相当严重,这种问题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还有上升的趋势。面对这种现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努力在语文课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健康成长。巧妙疏导心理,构架学生心灵彩虹疏导心理,是指有计划地帮助学生发展健全的个性,防止学生产生异常心理的教育过程。目的是指导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使学生健康地发展。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