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9月8日,重庆档案馆举办了“重庆城市记忆档案珍品展”。珍品展通过翻印的400多幅馆藏摄影精品,以“城市记忆”为主线,分“有风来仪”、“沧桑巨变”、“朝天扬帆”和“七彩生活”四个部分,全面展示了重庆从1927年至2007年建市80年来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虹影《月光武士》和袁凌《记忆之城》两部长篇小说中,从两位作家的身份属性、城市书写、审美叙事、人物形象、精神困境等角度进行剖析和对比。两部作品皆呈现出不约而同的重庆情结,与当下重庆这座城市的炙手可热和备受青睐是相呼应的。这种城市发展在物理空间上产生巨变带来的人心变化和世事变迁,在虹影和袁凌的记忆中,通过创作书写的形式被永久地记录下来。他们以小说的形式,为重庆立传,用真实的人物原型和小说虚构的丰富性,为读者提供更多解读城市的视角,了解重庆的窗口。作为故乡人的虹影和异乡人的袁凌如何调动时间和空间,回忆记忆中的重庆,书写重庆;如何回顾自身曾经面临的精神困境;如何与曾经逃离又忍不住思念和回归的自己和解。小说中那些鲜活人物,那些故事现场,那扑面而来的灵魂冲击,真实又极具张力。两位不同身份属性的作家,在两段可接续的时间里写出对重庆城市发展进程不同的、跨年代的、异质性的对照解读,也为读者提供了两种迥异的文学审美经验。  相似文献   

3.
3月24日,重庆市档案馆举行《重庆记忆——近代以来重庆的发展变迁》(下称《重庆记忆》)和《民族脊梁巴渝丰碑——中国共产党重庆革命史(1921-1949)》(下称《巴渝丰碑》)两个固定陈列展开展仪式.  相似文献   

4.
重庆大轰炸证人证言档案具有来源直接、可靠,内容真实、立体等特点,对于丰富重庆大轰炸档案的馆藏数量与结构、还原重庆大轰炸时期的历史事实、构筑有关重庆大轰炸的民族立体记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眉睫 《全国新书目》2010,(23):76-76
几年前的时候,作家胡榴明出版了《武汉老公馆》一书,唤起了武汉人对老武汉的记忆。许多读者是从这本书中找到了一座现代商业城市所蕴涵的文明气息。现在,我又读到了舒莺女士的《远去的记忆:你不可错过的重庆老建筑31处》。  相似文献   

6.
《出版视野》2006,(1):14-15
《重庆出版志》征求意见座谈会后,市新闻出版局汪俊局长指示编撰人员,要尽量吸收座谈会的意见和建议,对志稿进行认真地修改和补充,以臻完善。在修改过程中,要不断向这些老出版工作者请教,因为他们是行业的知情者、历史的见证人。同时指出,由于时间久远,在记忆上可能出现某些误差,也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必须对具体资料进行考察、核实、分析,待深入研究、反复比证后,才能决定是否上志;特别要注意孤证不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实事求是的精神.以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做到忠实于客观事实,确保材料准确无误。史志贵在真实。我们要努力把《重庆出版志》写成一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真史、信史。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抗日战争宏大叙事的一部分,"重庆大轰炸"的历史记忆遵循其特定的叙事方式。美国学者科布尔(Coble)发现,战争记忆与战争本身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人对于抗日战争的记忆也具有时代差异: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以抵抗西方列强和日本帝国为核心的"胜利叙事"起主导地位,但从90年代中期起,"胜利叙事"被以中国人民遭受百年耻辱为主的"受难叙事"取代。①这种差异显示了战争记忆并非只是对过去的回忆,而是对过去的建构。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认为,"集体记忆"本质是立足现在对过去的一种重构,一个社会中有多少群体和机构就有多少集体记忆。而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的记忆有赖于特定群体对于过去  相似文献   

8.
历史悠久的南京大学,前身是1902年建校的三江师范学堂,后在1928年创建成国立中央大学,被誉为“民国最高学府”.1937年,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中央大学西迁四川,于重庆沙坪坝松林坡建立新址.后人评价,在敌人炮火炸弹中,陆续将最顶尖的一所大学、全体师生和眷属及全部图书设备用船载运,溯江抵达重庆,继续正常上课,这是一段重要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9.
《出版视野》2007,(2):8-9
第17届全国书市(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期间,该集团将推出近千种新书,浓墨重彩地以“历史重庆、三峡重庆、人文重庆、直辖重庆”四大版块,共同阐释“人文重庆”主题。  相似文献   

10.
当前考察集体记忆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进路呈现出“重文化、轻交往”的趋势,人际讲叙、家庭叙事、社区传播等集体记忆产生与流通的中观层次尚未得到充分的关注。本文以数字联结传播环境下的新记忆生态作为分析框架,结合情绪的社会分享理论和“假肢记忆”概念,主张考察社会技术、记忆主体和行动者参与记忆重建的多元实践,以个体记忆为基点,通过家庭记忆、社区记忆的人际和群体传播,缝合个体记忆到集体记忆之间的理论缝隙,为勾连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的集体记忆研究提供可能的理论资源和未来议程。  相似文献   

11.
朱小慧 《档案》2023,(6):70-75
创伤记忆是弥漫在受创者个人心理及民族文化层面的灰暗记忆,其消极因子兼可横向扩散和纵向传递,影响面巨大,因而必须对其予以治疗。本文从档案部门充当记忆资源守护者、历史正义捍卫者、集体记忆建构者及创伤史实传播者的创伤记忆治疗角色定位出发,以其在参与创伤记忆治疗实践中的已有成效及痛难点为治疗基础和着力点,探讨档案部门治疗创伤记忆的优化路径,包括拓展记忆场所、承担记忆伦理责任、创建合作平台与推进记忆融媒展演。  相似文献   

12.
重庆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国民政府移驻重庆,使其成为战时首都,并明定为陪都,从而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国出版中心。本文着重简述从1937年11月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至1946年5月还都南京这一时期重庆出版业的发展变化及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3.
第五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在重庆如期举行,这是一次成功的盛会、胜利的盛会,世界也因为这次峰会新闻报道更加了解了重庆,重庆也更加了解了重庆。  相似文献   

14.
李彤 《出版视野》2005,(5):15-15
8月26日,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出版局和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召集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合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重庆时报、重庆经济报、重庆青年报、三峡都市报、巴渝都市报、武陵都市报、重庆法制报、新女报、都市热报、时代信报、健康人报、渝州服务导报共14个单位(16家报社)负责人,签订了规范我市报纸发行和广告经营行为的多方自律协议。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事忠,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鸣,市新闻出版局局长汪俊,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刘健春,市总工会、团市委等报社主管主办单位和市司法局、市工商局等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和邦律师事务所律师参加了协议签字仪式。  相似文献   

15.
2004年8月25日,《重庆时报》正式创刊,定位为综合类都市报。这样,加上以前定位综合性生活类都市报的《重庆晨报》、《重庆晚报》、《重庆商报》、《重庆青年报》,重庆报业市场出现了五路诸侯共分天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张馨月 《声屏世界》2012,(6):131-132
今年1月3日起,全新改版的重庆卫视推出了《经典电影》。该栏目秉承"光影唤醒记忆,经典照亮心灵"的宗旨,在播放电影原片的前后和中间,由主持人对该片的幕后故事、拍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人物原型进行揭秘式的讲解,并对当年拍摄的电影和现代生活进行链接,有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2月2日,根据市政府批复,重庆市新闻出版局所属的重庆商报社、重庆印刷第一厂和重庆新华印刷厂三家企事业单位整体划转至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在保存传承人类公共记忆方面担负重要责任。图书馆可积极开展口述记忆资源建设,提取整合更多的个体记忆,使图书馆的公共记忆得到扩充、丰富,促进区域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以京族口述历史资料数据库为例,为图书馆开展口述记忆资源建设提供从选题、受访者遴选到人物采访、后期制作的详细策略。  相似文献   

19.
让外界了解重庆让重庆认识自己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张德邻今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通过重庆成立直辖市。这是我国西部唯一的一个直辖市,是我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城市。由于重庆在我国新的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重庆...  相似文献   

20.
《出版视野》2005,(5):7-7
出版评奖(2个) 1.重庆出版奖重庆出版奖由市新闻出版局主办,评选优秀图书、音像、电子、期刊等出版物,下设“重庆优秀出版物奖”和“重庆优秀出版人物奖”2个子项。评选工作两年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