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少家长窥探过孩子的心事?多少家长暗查过孩子的言行?多少家长偷看过孩子的日记?这样做的家长能正视孩子的双眼吗?要想让孩子心灵无垢,家长去信任自己的孩子吧!信任孩子的结果是什么?答案:孩子反而会更好地跟爸爸妈妈沟通,孩子的逆反心理会减少很多,家长将得到孩子的信任和尊重。  相似文献   

2.
心晴 《中华家教》2012,(2):28-29
孩子淘气,一个家长河东狮吼,甚至愚昧地痛下毒手.另一个家长则理解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孩子在淘气中发挥聪明才智;孩子胆小害羞,一个家长心急火燎、强迫孩子多社交多应酬,另一个家长则接纳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自己做决定的权利;孩子笨手笨脚,一个家长忍不住上前帮忙代劳.另一个家长则允许孩子犯错、平静地等待孩子自己摸索……  相似文献   

3.
正在中国,刚学走路的孩子摔跤,家长的普遍做法是"扶起来"。孩子不小心摔跤后,家长多半是急忙跑过去扶起孩子,为孩子拍掉身上的灰尘,并心疼地安慰孩子不要哭;有的家长扶起孩子后不再让孩子自己走,而是直接抱着孩子走;有的家长甚至以拍打地面出气的方式安慰孩子,孩子也学着家长的样子边哭边拍打着地面。  相似文献   

4.
家长的革命     
崔宇 《中华家教》2011,(3):32-33
《家长的革命》内容简介:一个有勇气改变自己的家长,才有能力改变孩子。当家庭、社会和学校都将目光集中在孩子的身上,希望通过各种技巧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拔高孩子的素质和觉悟时,家教专家崔宇独具慧眼,把目光投向了家长。因为事实证明,家长爱学习,则孩子爱学习;家长正直,则孩子爱正义;家长勤俭,则孩子朴  相似文献   

5.
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家长的问题——这是"真理",所以,孩子有"病"需家长吃"药"。家长改变了孩子就能改变——这是"硬道理",所以,想要孩子变,家长自己先要改变。但是家长改变远比改变孩子难得多。家长希望孩子优秀,希望解决孩子的问题,要做到的就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观念、态度、原则、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决定着孩子的一生。因此,家长必须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使孩子成人成才。作为中职学校,应下大气力做好家长工作,不断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促进家校配合形成积极向上的教育合力。具体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7.
窦宝平 《家长》2012,(4):14-15
如今,我们的社会环境和过去大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在一定程度上的陪读是有必要的。家长适当陪读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能够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但如果家长过度插手孩子的学习,那就容易使孩子在学习上产生依赖心理,甚至给孩子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从而对学习丧失兴趣、对父母感到厌烦。因此,家长陪读要讲究科学的方法。 一、家长要考虑孩子的需要 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弱的时候,学习上往往需要家长的陪伴和帮助。家长可以配合学校的教学进度,督促孩子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同时,家长的积极关注有利于孩子端正学习态度,从而使孩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正今天的家长对孩子教育关注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前面几代家长,而且这一代家长也是最具自我批评精神的一代,我们最常听到的话是:"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问题孩子的根本原因在家长"……所以,当幼儿园的孩子不肯上厕所,而拉在裤子里时,老师和专家常会让家长反思在教养孩子时是否有不当的行为;当孩子上了小学解决了在裤子里大小便的问题转而欺负班里同学时,周围人就会怀疑家长是不是给了孩子太大的压力。即便这样,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长仍然没有成长为完美的家长。随着孩子的问题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9.
观点     
《教育》2013,(15):7
乔子芯:孩子高考模拟成绩不佳,家长不必过度焦虑国家注册执业咨询师、心理专家乔子芯指出:孩子经历高考,对他来说本身就是人生中的一个特别阶段。家长在孩子的非常时期,应该更多地与孩子沟通,疏导孩子的情绪,以确保孩子在备战高考时,不要有太大的负担。作为家长,要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孩子的高考。孩子的承受力远远不如家长,所以家长更应该起到"榜样"作用,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教育始于家庭教育,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当前的家庭教育问题颇多:有的家长言传身教负能量,孩子看在眼里;有些家长要么不管孩子,要么经常打骂孩子;有些家长貌似非常"关注"孩子的学习,可孩子的学习状况还是不尽如人意;一部分家长听天由命,认为孩子不会读书就算再管也无济于事;也有部分家长觉得管不住孩子,孩子出现了种种问题;还有一些家长以孩子的名义忙着为孩子"赚钱",却和孩子的隔阂越来越大,孩子也开始有逆反心理,孩子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在新课程的引领下应该丰富家校沟通的方式,加强家校有效沟通合作,试着改变家长朋友的观念,努力让家校教育同步,共创家校教育新天地!  相似文献   

11.
《幼儿教育》2014,(11):27-27
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会时刻观察、学习、模仿家长的言语举止,然后照着家长的样子去做。孩子对于家长来说就是一份特别的礼物,家长要好好对待孩子,细心、耐心,对孩子的行为负责,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以爱的方式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12.
齐然 《家长》2011,(7):32-33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许多家长不知道怎么和自己的孩子沟通,跟孩子说话时,孩子不是爱答不理,就是扭头就走。此时,家长往往认为孩子不好管了,翅膀硬了,不听家长话了。其实,问题出在家长身上,跟孩子说话也是要讲究技巧的。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家长要制定良好的家规。家长要宽容而不纵容孩子。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家长要动之以情,管事有度。家长要多赏识少指责。家长教育孩子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家长教育孩子要激发情趣。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中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需要靠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更需要家长持之以恒的诱导。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注重孩子的素质培养.很多家长选择让孩子学习钢琴,然而由于家长对于孩子学习钢琴的出发点不甚纯正,导致孩子学习停滞.本文分析了家长的错误心态,指出了应当培养孩子的各项素质.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极其深远,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不经意间就会走进误区。本文从一下三方面谈谈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别成了孩子不良习惯养成的推手。误区一,家长不能正视挫折,导致孩子怨天忧人;误区二,家长爱慕虚荣,导致孩子自私自利;误区三,家长的过于袒护,导致孩子失去责任感。  相似文献   

16.
“孩子少了,不好管了”,这是许多当了家长的委屈话。现在的孩子叛逆心理比较强,致使很多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比较僵,出现家长不满意,孩子不高兴的局面。为此,建议家长在和孩子相处的时间里,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极其深远,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不经意间就会走进误区。本文从一下三方面谈谈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别成了孩子不良习惯养成的推手。误区一,家长不能正视挫折,导致孩子怨天忧人;误区二,家长爱慕虚荣,导致孩子自私自利;误区三,家长的过于袒护,导致孩子失去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我们发现许多家长在接送孩子时很想和老师谈话,可又担心占用老师的时间,总是欲言又止。每当观察出家长这种情形,我们就赶快问家长,这时家长才开口说。   家长接送孩子时的家园沟通,是家长和老师联系、搞好家园共育的有效环节。家长送孩子入园后,不要急着和孩子说“再见”就走;接孩子时,也不要领了孩子就回家。我们鼓励家长接送孩子时做到以下四点:   一、送孩子入园时,家长向带班老师简单地汇报孩子在家里的行为表现、饮食睡眠情况和孩子近来的想法,让老师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配合老师搞好晨检,以利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  相似文献   

19.
孩子上学,家长“陪读”;孩子读书,家长坐在旁边当“顾问”;孩子写作业,家长坐在旁边当“参谋”;有的孩子学什么,家长也重新当起了小学生,同样也学什么;个别家长甚至还经常代替孩子做作业。这种现象反映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教子成才无方”。  相似文献   

20.
《顽皮娃娃》2009,(4):I0008-I0009
当孩子哭闹不止,或者以其他方式和家长对抗时,家长肯定会很生气。还可能会训斥孩子、打孩子或用把孩子关黑屋等方法来惩罚孩子,家长甚至还会恶狠狠地对孩子说出一些像“你怎么这么坏,你再这样,我就不要(喜欢)你了!”的话来威胁孩子。可是家长这样做不仅很难长期凑效。还会伤害孩子的感情,甚至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其实每个家长都是爱孩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