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显微镜观察实验是指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所要观察的对象比较小,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完成的实验。一、新课程显微镜观察类实验内容新课程显微镜观察类实验内容见表1。表1新课程显微镜观察类实验内容  相似文献   

2.
顾红梅 《新高考》2005,(11):50-52
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观察类实验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也是近年来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其中显微镜是观察类实验常用的、不可缺少的仪器,观察叶绿体及细胞质的流动是显微镜在观察类实验中的具体应用。近两年的高考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方面对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及观察叶绿体、细胞质流动进行考查。下面就此实验的重要考点进行剖析与拓展。  相似文献   

3.
显微观察类实验是指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所要观察的对象比较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观察的实验。高中生物教材涉及到的显微镜主要有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两类。高中显微观察类实验主要是指学生亲手操作光学显微镜进行的观察类实验,该类实验在高中各类实验中占到了非常大的比例。该类实验的教学重点之一就是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因此,对这些实验所涉及的临时玻片标本制作的不同方法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对于学生更好地  相似文献   

4.
高二《物理》演示实验“观察布朗运动”是证实分子无规则运动现象的一个重要实验。该实验要用到显微镜,而中学使用显微镜实验时一般只能供一人观察,课堂上除少数几个学生代表能观察实验现象外,其余同学只能听学生代表和老师来“说”实验。“百闻不如一见”,如何增加实验的可见度,让全班同学在短时间内都能观察到布朗运动,笔者经过探究,觉得有两个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5.
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史。在普通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实验中,大部分要通过显微镜来完成,因此,显微镜性能的好坏是做好观察实验的关键。显微镜可分成光学系统和机械装置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研究方法的实验科学。在现在的高中生物课增加了大量的实验,高考中也增加了实验题的比例。而在这些实验中显微镜起着重要作用。下面我们将简单的谈谈关于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及在高中实验中的一些应用1、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结构决定功能,要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解决使用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布朗运动实验对花粉微粒大小和观测设备的要求较高,演示实验很难在课堂中完成。另外,即使学生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实验现象,微粒大小的数量级是多少?不同水温时、微粒大小不同时微粒运动剧烈程度的差别等问题也很难反映出来,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经过多次尝试,找到了一种演示布朗运动现象、验证相关实验规律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8.
显微镜作为中学生物实验中最常用的仪器,能否正确使用,直接关系到许多生物实验的成败。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和运用相关知识,应是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在生物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学生使用显微镜操作过程的观察,并根据学生在显微镜知识点的检验时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对相关知识及习题进行总结和整理,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使用显微镜的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若能将显微镜中所观察的物象通过投影仪呈现给全体学生的话,学生会更容易接受,并且会对实验操作更感兴趣。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可以用图象展示显微镜来实现,而这样的显微镜的价格较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自己组装了一台简易的图象展示显微镜。  相似文献   

10.
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显微镜使用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在近几年的高考中经常有关于显微镜操作的知识考察。所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目镜和物镜的识别、放大倍数、视野明暗程度、视野范围大小以及装片移动的方向和标本的成像状态等。下面就实验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典型问题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11.
王静兴 《新高考》2005,(12):52-54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是高中生物中最基本的实验之一,该实验既要学生熟练掌握显微镜(特别是高倍镜)的操作技能,又要懂得熟悉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纺缍体及染色体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实验课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对生物实验题的应试水平,笔者结合自己在实验复习中的经验,建议高三生物教师在进行实验专题复习时,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明确考纲中的考点和能力要求 考纲中明确指出的18个实验、实习、研究牲学习的考点中,按实验课题的不同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验证类实验,包括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观察细胞质的流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DNA的粗提取与鉴定,观察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学习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培养基制备、接种培养等技术)。  相似文献   

13.
高一教材第六章关于分子运动论的教学中有一个古老的经典实验,叫布朗运动。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水中悬浮的花粉时,发现花粉颗粒不停地作无规则的运动,从而在实验的基础上证明了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科学事实。后人为了纪念布朗的伟大发现和科学精神,以他的名字命名该实验。做布朗运动的微细颗粒不是分子,但是它的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真实反映。布朗运动的演示一般采用“布朗运动模拟演示器”投影演示,由于是简单的模拟,所以在实验的科学性、真实性,以及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4.
1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是高中课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实验,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线粒体的分布、形态结构与功能.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常不能得到良好的实验效果.我们通过对该实验作进一步的探索,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5.
笔者现对苏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的3个实验进行改进,以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一、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教材提示取口腔上皮细胞的部位是在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一下,制成临时玻片,用稀碘液进行染色,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结果在显微镜下观察  相似文献   

16.
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的布朗运动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实验证据。做好观察布朗运动的实验,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布朗运动,是上好“分子的热运动”这一节课的关键。为了让学生能使用显微镜观察布朗运动。达到易调、显见、能比较的目的,笔者对该实验作了如下改进:在显微镜的载玻片上滴有碳素墨水的稀溶液中加放一根头发丝,这样,  相似文献   

17.
张沛燕 《成才之路》2011,(17):59-59
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的实验科学,在生物学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所谓实验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操作能力:熟练使用显微镜、解剖器,安装实验装置,自行设计各种实验步骤、采集制作植物、动物标本;(2)获得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柯波  杨芳艳 《生物学教学》2006,31(11):53-54
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细胞质流动”,没有明确实验材料的选取部位、温度和光照强度。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许多用于实验的黑藻标本,细胞质流速缓慢,在高倍镜下观察不到以叶绿体为标志的细胞质流动。本实验通过对光照强度、温度和黑藻叶片在植株上的位置3个方面进行对比,确定使黑藻细胞质在上述组织条件下,加快流速的有效方法。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观察到细胞质的流动。  相似文献   

19.
投影在显微镜使用教学中的应用刘宝臣中师《生物学》新教学大纲中,使用显微镜的实验占全部实验的三分之一,因而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是中师生必备的实验技能。如何使学生尽快学会显微镜的使用是大多数生物课教师面临的一个课题;而在显微镜观察实验中学生对装片和切片的感知...  相似文献   

20.
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是生物学学科的实验基础。本文对运用显微镜过程中出现的实验操作不熟练、材料选取不得当、材料处理不规范等“异常”现象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为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