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汉代蔡邕《独断》中记载:“玺者印也,印者信也……卫宏曰: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纽,惟其所好。然则秦以束,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也。”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玉玺代表信物B.玉玺为天子专有 C.皇位世袭罔替D.天子的权力至上  相似文献   

2.
“中昌王林”螭龙钮赤玉玺选材珍贵、设计独特、工艺精湛、书法篆刻艺术成就突出,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和卓越的技能。见证“中昌王林”螭龙钮赤玉玺的材质、纽制、形制、琢磨工艺与沁色、文字及其铭文内容,表征其当属承载着东周第二代天子姬林复兴东周王朝的梦想与追求的宝玺,是天子姬林拥有东周王朝占有与统治权威的“镇世之宝”。同时.见证“中昌王林”螭龙钮赤玉玺,也为我们跨越时空来直观了解春秋早期天子玉玺真面貌,确认中国古代书法篆刻艺术成熟期代表性作品,提供了无可争议的客观实证。  相似文献   

3.
皇帝的女儿被称作公主是众所周知的事。但是公主这称谓是后起的,最初称为“王姬”。《左传·庄公元年》:“夏,单伯送王姬。”杨伯峻注:“王姬者,周王之女之通称。天子嫁女于诸侯,必使同姓诸侯为之主,己不主婚,以天子与诸侯尊卑不称故也。周王将嫁女于齐,鲁侯主婚,故天子之卿单伯送女来鲁,以备出嫁。”又“秋,筑王姬之馆于外。”杨伯峻注:“于外者,孔《疏》引郑玄《箴膏肓》云:“宫庙,朝廷各有定处,无所馆天子之女,故宜筑于宫外。”杨伯峻先生是今人,孔颖达是唐朝人,郑玄是汉朝人,杨引孔说:孔引郑说,足见他们虽各异代,但都  相似文献   

4.
楚官玺杂识     
壹《玺汇》0003着录一方官玺,白文六字:■ 坪君■(图 1)该玺与《玺汇》0002“(弋)易(阳)君”风格酷似,“弋阳”属楚境①,“坪”无疑亦应属楚境。  相似文献   

5.
教材指瑕     
我发觉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第六册,共有四处有误,现归纳如下: 一、注解欠完整。如,《太阳的光辉》一文注解①P182:“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意思是天子、诸侯的过错,全国人民都看得见,改正了,人民也看得见。  相似文献   

6.
太平天国十四年间,玺文变更多次。现在只能看到两方玉玺原件和几方盖在诏旨上的玺文,其他玺文都看不到了。玺文内容从“奉天诛妖,斩邪留正”到强调“天父天兄天王幼主”“同坐天国”的变化,反映着太平天国史的一个侧面,也反映着太平天国特别是洪秀全政权思想的变化。它充分说明了太平天国革命的性质及其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现辑录出来,供历史研究和科学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 “献诗”之说见于《国语》。《周语上》:“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晋语》:“吾闻古之王者,政德既成,又听于民,于是乎使工谏于朝,在列者献诗”。“献诗”之说汉代人讲得更为具体:不仅有人献诗,而且还有人专业采诗,把“献诗”视为《诗经》的来源。“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  相似文献   

8.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扫平六合为始皇帝后,便命大臣用美玉为他刻制了一枚大印(即玉玺),并宣布可永远传世:得之者便是皇帝。于是,这枚玉玺便成了"天子"、"权威"的象征。  相似文献   

9.
高语五册《殽之战》一文,对“夏后皋之墓也”一句中的“夏后皋”所作的注解是:“夏帝皋,桀的祖父。后,帝王、天子。”“后”在这里是否可作“帝、帝王、天子”解,我认为值得商榷。《史记·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这就是说“夏后”是帝禹的国号。在《夏本纪》中  相似文献   

10.
《后汉书》就“符玺郎”一官职掌记云:“旧二人在中,主玺及虎符竹符之半者”。这里提到的“主玺”,意思就是负责管理皇帝的玺印,亦即管理“御玺”。当然,“主玺”并(?)掌管御玺职官的具体名称;以下我们以“主玺”作为管理御玺一职的代称。那么“主玺”之官始于何时?其初称何名?以后各代沿革及职掌怎样?“主玺”之官的建置及因革又说明  相似文献   

11.
宗周与成周     
明胡应麟《四部正讹》云:“《穆天子传》六卷,其文曲则淳古,宛然三代范型,盖周穆史官所记。”胡说甚是。《穆传》固非伪书,其记周穆“西征”所经地名、路线及所述人物故事,亦非伪託。“西征”之“征”,乃“征行”之“征”,有“巡狩”或“巡游”之意。《传》中所载事迹确是研究西周穆王时此一重大事件和有关历史地理之重要文献。《穆天子传》曰:西征“自宗周瀍水以西”,郭璞注:“瀍水,今在洛阳;洛,即宗周也。”古史  相似文献   

12.
“丈人”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指岳父,即妻子的父亲。但在古汉语和近代汉语中其含义却有许多种。可以是指岳父、祖父、丈夫、家长或主人,也可以是对老人或长辈的尊称。例如:①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论语·微子》)②单于乃自谓“我儿子,安敢望汉天子!汉天子,我丈人行。”(《汉书·匈奴传上》)  相似文献   

13.
书法之道在于用笔与结体,笔法是书法的核心,赵孟頫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元代李溥光《八法解》中说:”盖一笔有一笔之法,一字有一字之法,一字之法,贵在结构,一笔之法,妙在起止,起止得直,则画无不美,结构有道,则字无不佳,然结构之道所重者,尤在于笔法之精妙也”。《翰林粹言》也有“得形体不如得笔法”之说。可见笔法是书道的关键,也可说得笔法即得字法,因此历来书家很重视对笔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一■■■是契丹小字,译其语义,即是天子。契丹文之天子,有人解过。《道宗哀册》册盖有篆体小字。《辽陵石刻集录》卷四曾将册盖起首数语解为“大辽国天佑”。苏联学者达斯金将《集录》之“大辽国天佑”改释为“大契丹国天子”。并拟天子之音为[t'(?)ri-nk'u]。达斯金氏解为天子的契丹字是(?)。对此,我想推出两点:一、达斯金氏承袭了《集录》化篆归楷之误。《集录》楷化之(?),其实是(?)。从字形分析,册盖首字作(?),第七字作(?),两者部首相同。因此,既将首字楷化为(?),则须将第七字楷化为(?)。可见《集录》将第七字楷化为(?)是个小小的疏忽。从词例分析,(?)  相似文献   

15.
古今之人读纪传体史书均有一个误会,即天子方书本纪.试言其例:裴松之曰:“天子称本纪”;司马贞曰:“帝王书称纪者,言为后代纲纪也”;刘知几曰:“司马迁之著《史记》也,又到天子行事,以本纪名篇,……又纪者既以编年为主、唯叙天子一人,有大事可书者,则见之于年月”;赵翼曰:“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叙帝王”。凡此等等,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6.
“故人”辨     
高中语文第三册《五蠹》有句云:“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今之县令,一旦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对“故人重之”句,课本没作注,人教社出版的《教参》将这句话译为“旧时相识者也都很敬重他们”。显然,《教参》将“故人”译为  相似文献   

17.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记晋文公平王室之乱而杀叔带,晋侯请隧故事。关于晋侯请隧,旧注中有两种解释:杜预注说:“阙地通路曰隧。王之葬礼也。诸侯皆悬柩而下。”此说首创于贾谊,见于《贾子、审微》。韦昭《国语》注驳曰:“隧,六隧也。《周礼》天子远郊之地有六乡,则六军之士也;外有六隧,掌供王之贡赋。唯天子有  相似文献   

18.
黄静 《语文知识》2003,(6):11-11
著名国画《八骏图》中的“八骏”,是传说中周穆王的八匹名马。关于这八匹名马的名称,历来说法不一。《穆天子传》中有如下记载: “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  相似文献   

19.
孔子世家赞     
太史公① 曰 :《诗》② 有之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③ 虽不能至 ,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 ,想见其为人。适④ 鲁 ,观仲尼 ⑤ 庙堂车服礼器 ,诸生以时 ⑥ 习礼其家 ,余祗回 ⑦ 留之 ,不能去云 ⑧ 。天下君王 ,至于贤人 ,众矣。当时⑨ 则荣 ,没则己焉 ⑩ 。孔子布衣 ,传十余世 ,学者宗 之。自天子王侯 ,中国言六艺 者 ,折中 于夫人 ,可谓至圣 矣。[注 ]:①太史公 :这是司马迁自称。他曾担任太史令的官职。②《诗》 :《诗经》。③“高山”两句 :见《诗经·小雅·车》。止 ,通“之” ,一说为语助词。景行 ,大路。仰望高山…  相似文献   

20.
一、单义词多词一义。文言词语中几个单义词具有同一意义,也就是几个单义词的词义相同。这种现象较少,一般名词具有这个特点。“天子、君、皇上、上、陛下”意思都指国家的最高统治者。①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隆中对》) ②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原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