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师生感到的第一大难关就是静摩擦力,特别是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静摩擦力的产生有两个必须条件:物体间必接触且有弹力;接触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假定接触物体间的接触面是光滑的,接触物体间要发生相对运动,而实际上由于摩擦存在又未发生的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运动称为相对运动趋势。而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恰巧和它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这就是判别方法的关键所在。现举例说明之: 例1、如图1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斜面B,在其上轻放一个物体A,A并没有相对B滑动,试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2.
误区一、静止物体只能受到静摩擦力,运动物体只能受到滑动摩擦力摩擦力发生在相互接触并挤压的两个接触表面不光滑的物体之间·如果两物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则有相互的滑动摩擦力;如果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并存在相对运动趋势,则物体间有相互的静摩擦力·这里所指的“相对运动”  相似文献   

3.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但又保持相对静止时,物体间就会产生一对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即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然而,学生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对静摩擦力的分析往往感到很困难。为帮助  相似文献   

4.
静摩擦力产生于保持相对静止但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两物体的接触面间,其作用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而与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的方向相反。对静摩擦力的方向可用以下三种方法判断:  相似文献   

5.
两物体相互挤压,静摩擦力存在于相对静止的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粗糙物俸之间,滑动摩擦力存在于已经发生相对运动的租褪物体之间,它们不能同时存在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学习和复习中,还会有一些学生会出现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6.
静摩擦力是众多物理模型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力 ,对于其特点的理解及其求解方法 ,同学们往往感到困惑 ,现作一归纳总结 ,以便对静摩擦力有个比较透彻的认识 .1 静摩擦的特点1 )静摩擦力是接触力 静摩擦力在相互接触并发生挤压形变的物体间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才产生 ,它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 .2 )静摩擦力是被动力 静摩擦力产生于相对静止的两物体之间 ,可有可无 ;可是阻力 ,可是动力 ;可是恒力 ,可是变力 ;其大小也没有确定的公式计算 .是在零值与最大值之间变化 ,而且方向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静摩擦力是被动力 ,往往…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滑动摩擦力存在于发生相对滑动的两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静摩擦力存在于相对静止的具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由此看出它们是不能同时存在的.但有些同学在求解相关的问题时,常常会误认为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同时存在而导致错解.下面举例分析,与大家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8.
对于静摩擦力,首先要弄清它的定义:相接触的两个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有相对运动趋势而又保持相对静止时,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就叫做静摩擦力。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明确产生静摩擦力的条件有三个:(1)两个物体相互接触,而且保持相对静止;(2)两个物体具有相对运动趋势,即除去静摩擦力以外的合外力不为零;(3)接触面不是光滑的。  相似文献   

9.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首先必须正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点 ,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在常见的三种力的分析中 ,学生感觉到最难 ,最易出错的是对静摩擦力的分析。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 ,学生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 :物体到底受不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如果有静摩擦力 ,方向如何 ?这说明学生还不能够正确判断物体间到底有没有相对运动趋势。静摩擦力不管存在与否 ,物体间始终是保持相对静止。正确分析物体静摩擦力的关键 ,就是要学生能够正确回答这两个问题。在静摩擦力的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向学生明确…  相似文献   

10.
一、知识点扫描1.静摩擦力产生条件及特点静摩擦力产生于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并且两物体间一定有弹力的作用,而且接触面是粗糙的,两物体还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平行,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和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所  相似文献   

11.
包文维 《甘肃教育》2009,(18):62-62
一、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 一般来说。只要满足物体间接触面不光滑。有压力,并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物体间就会产生滑动摩擦力或静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跟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相对运动现象一般比较明显,而相对运动趋势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因此,确定静摩擦力的存在和方向便成了难点。  相似文献   

12.
正静摩擦力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难点,它与传送带、板块模型等知识的综合考察又是高考的重点。高中物理对静摩擦力的方向定义为与相对运动的趋势相反,只要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物体间必有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有无问题);确定了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即得出了静摩擦力的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问题);若进一步明确相对运动趋势实质就是在接触面上受到了其他推拉力的作用,不仅可以使相对运动趋势这一概念更加具体,还可以同步解决静摩擦力的大小问题。在教学中,静摩  相似文献   

13.
李磊 《物理教师》2010,31(9):11-12
两个接触物体将发生相对滑动却没能发生相对滑动,称之为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物体间如果有相对运动趋势产生,那么物体间的静摩擦力就“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14.
刘培永 《教育文汇》2014,(17):47-48
静摩擦力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难点,它与传送带、板块模型等知识的综合考察又是高考的重点。高中物理对静摩擦力的方向定义为与相对运动的趋势相反,只要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物体间必有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有无问题);确定了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即得出了静摩擦力的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问题);若进一步明确相对运动趋势实质就是在接触面上受到了其他推拉力的作用,不仅可以使相对运动趋势这一概念更加具体,还可以同步解决静摩擦力的大小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静摩擦力是一个经常出现的因素,而正确认识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分析静摩擦力的方向以及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又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下面就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讲好“静摩擦力”这一概念。介绍一些个人的体会。一、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静摩擦力出现在两个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而又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之间。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相对运动趋势”这个条件。不是任何两个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之间都存  相似文献   

16.
摩擦力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是学生经常出错的问题。对于摩擦力做功学生也有许多错误认识。本文对这些问题,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1、静止式匀速运动中物体间的摩擦力此时摩擦力分为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方向由二物体相对运动方向决定。静摩擦力的方向由二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决定,若趋势不明显则可假定二物体间无摩擦而其它条件不变视其加速度方向即是相对运动趋势方向。在这里关键不要把运动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混为一谈。学生常有的一种错误想法是“摩擦力永远与运动方…  相似文献   

17.
如何分析物体所受静摩擦力李琅静摩擦力是物体受力分析中的一个难点。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存在,接触面粗糙,目有相对运动趋势。在具体分析静摩擦力问题时,有时直接从摩擦对产生的条件去分析比较困难,采用下面一些厂注,可使回题很容易得到解...  相似文献   

18.
在解决力学问题时,首要的是要进行受力分析。而学生在受力分析中最不容易把握的就是静摩擦力,或把该有的静摩擦力丢掉了,或把不存在的静摩擦力添上去了,或把静摩擦力的方向搞反了。由于对静摩擦力的分析失误,导致解题“满盘皆输”的现象常有发生。要准确无误分析判断静摩擦力,首先要真正理解产生静摩擦力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存在;②接触面粗糙;③接触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其次在进行具体分析时还要思路对头,掌握方法,分析静摩擦力的思路总的来说可分为两种,一是从产生静摩擦力的原因即用相对运动的趋势来分析的思路,二是从力的效果上来分析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黄宏 《课外阅读》2010,(9):115-116
静摩擦力是高考必考内容,很多同学觉得难理解,难解题。实际上只要你抓住它产生条件,它的大小,方向决定因素。那么这部分的知识就不难理解和应用了。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接触面是粗糙的;两个物体互相接触且相互间有挤压;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平行或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大小不是一个定值,静摩擦力随实际情况而变,大小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Fm之间。  相似文献   

20.
一个接触面上可以同时存在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春花 《物理教师》2009,30(5):22-22
我们知道静摩擦力存在于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而滑动摩擦力存在于相对滑动的物体之间.按照这个说法,一个接触面上的两个物体不可能既相对静止又相对运动,因此一个接触面上只能存在一种摩擦力,那么下面这个例子又该如何分析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