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为使我们对构建和谐校园目标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更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性,需要以构建和谐校园的理念来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找到其"不和谐"的症结所在,探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路径,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校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社会组织和机构,担负着构建和谐社会的使命.和谐校园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和谐发展的重要场所.文章论述了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指出了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特殊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3.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大力营造校园和谐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平 《职业圈》2007,(22):148-149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高校的纪检组织要认真履行纪检教育职能,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从高校和谐校园视角出发,探讨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建设.网络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强烈冲击、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挑战,我们十分必要以构建和谐校园为视角大力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范畴、从大学生主体地位入手建设网络教育队伍.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和谐校园的建立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构建和谐校园,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必须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文章阐述了和谐校园内涵,分析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因素,并对高校工会可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陈光军 《职业圈》2007,(8X):82-83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为使我们对构建和谐校园目标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更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性,需要以构建和谐校园的理念来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找到其“不和谐”的症结所在,探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路径,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发挥高校工会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加快构建和谐校园,积极推动社会和谐是高校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高校工会作为教职工的群众组织,在推进和加强学校民主政治建设,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构建和谐校园的积极性、创造性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赵芝瑞 《职业圈》2007,(4S):135-136
学校稳定的关键是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发展,大学生群体在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也给高校和谐发展带来诸多难题,导致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被大学生以及高校辅导员认为是最难处理的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分析宿舍人关系紧张的原因,提出了如何构建良好和谐的宿舍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陈平 《职业圈》2007,(11X):148-149,126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高校的纪检组织要认真履行纪检教育职能,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任建波  谢志芳 《职业圈》2007,(24):125-126
高校校园媒体在拓宽校园宣传工作渠道,满足不同受众的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为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加强高校校园媒体建设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校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强调高校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必须找准工作着力点,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全局,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上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党中央关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对工会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形势下,高校工会组织要进一步发挥作用,在和谐校园的构建中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可靠保证.我们要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深化对和谐校园内涵的深刻认识,明确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性,树立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需要,教育的发展又提出了创建和谐校园的历史要求.而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目标与内涵,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与模式.和谐校园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和谐,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在于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汪建华 《职业圈》2007,(8S):21-21,7
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加快构建和谐校园,积极推动社会和谐是高校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高校工会作为教职工的群众组织,在推进和加强学校民主政治建设,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构建和谐校园的积极性、创造性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到政府、社会、高等教育和大学生本人四个方面的问题.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国内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对于政府和大学生本人及社会的政治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要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应着力打造以政府为基础的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7.
赵荣军 《职业圈》2007,(19):172-173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辅导员在学生德育教育、班级管理、系统指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应提高高校辅导员自身素质,从而保证和谐校园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校扩招、就业制度改革以来,大学生数量剧增、竞争激烈,就业形势发生明显变化.女大学生由于受社会历史文化、自身生理特征等各方面的影响,在就业过程中遇到了更多的挫折和挑战.文章通过研究目前我国高校女毕业生就业性别歧视的现状、原因,提出了若干促进女毕业生就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郑庆玲 《职业圈》2007,(17):149-150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进一步扩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承受越来越重的就业压力,不少毕业生出现了还未毕业就已失业的现象.面对这种形势,不少大学生追逐着各种各样的职业资格证书,一度出现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热"的现象.文章从这一社套现象出发,探索资格考试管理的模式,以规范考试制度,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与社会认同度,实现大学毕业生的和谐就业,最终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魏浩 《职业圈》2007,(4):90-91
学校是培养人的重要场所,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校园,就没有和谐的社会.构建和谐校园,优化育人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