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正在逐渐取代传统媒体,成为受众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在风云变幻的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话语权作为电视媒体公信力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如何应对存在的话语权危机,提升电视媒体的自身公信力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舆论监督的质量是媒体实力的体现,与媒体传播的公信力紧密相连。实践证明,媒体舆论监督的公信力决定其影响力、感召力和引导力。广播作为传统的主流媒体,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媒体优势,这就是互动性和即时性,这种其他媒体无法替代的优势使广播在新时期的舆论监督中,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广播监督类栏目是广播舆论构成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当今,地市级广播拥有受众群体特定、区域性强的优势,所以,地市级广播开办的《行风热线》、《阳光热线》、《行风零距离》等舆论监督类栏目,可以更加贴近百姓生活,贴近地方,及时有效地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这些栏目以其"地气足"的优势,极大地满足了本地受众渴望通过广播监督类栏目获取更多权益和公平的愿望。  相似文献   

3.
杨青  林琳 《青年记者》2002,(7):29-29
何谓媒体的公信力?简言之就是媒体赢得公众信任的能力。媒体的公信力来自于公一正和真理。媒体能否代表公正和真理,能否成为公正和真理的代言人,是媒体有否公信力的重要标志。在一定意义上说,公信力也是媒体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4.
公信力,是指媒体在受众中的信任程度,我国的广播、电视、报纸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代表着党、政府和人民的心声及根本利益,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同时,我国的媒体在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时期的积累,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因此,它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公信力。县级媒体因与老百姓贴得更近,更具有指导性和亲和力,老百姓把它  相似文献   

5.
媒体公信力的要素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诸多媒体中,最受人们关注的媒体往往是最具有公信力的媒体。媒体的公信力,是指媒体本身所具有的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一种内在力量。受众对媒体的信任程度,首先取决于媒体自身威信和声望的高度。我们党的媒体历来具有很强的公信力。党的报刊、广播、电视等被公认为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党的新闻工作者被称之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被看作“正义的化身”,  相似文献   

6.
加强舆论监督是党报贯彻中央两个条例,落实“三贴近”要求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媒体参与民主监督,增强党报权威性,提高办报质量,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舆论监督的质量是媒体战斗力强弱的重要标志,而这种质量的高低,又与舆论监督的公信力紧密相连。具体地说,坚持以下几个原则有助于提高舆论监督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7.
王晓岱 《记者摇篮》2004,(5):51-51,45
我省的舆论监督工作是随着我省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深化改革而不断发展进步的。各级新闻单位充分认识到了舆论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对舆论监督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报纸、广播、电视分别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了舆论监督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既赢得了广大受众的支持与肯定。也赢得了党和政府的支持,同时树立了媒体的自身形象,扩大  相似文献   

8.
李凌 《报刊之友》2014,(3):29-30
互联网时代,媒介的发展给电视传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媒介应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而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以其无可比拟的公信力与权威性在舆论监督中依然占据主流地位。本文重点阐释了新媒体时代下电视媒体与舆论监督的关系及电视进行舆论监督的优势,剖析了当下电视媒介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强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徐曼 《出版广角》2016,(7):67-69
媒体公信力是指受众对媒体的认可与信任,是媒体影响力的最终表现.价值观是媒体公信力的基础,公信力是媒体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微媒体时代,受众对媒体信息不再单向接受,而多进行协商式解码,同时,在价值观念上进行选择性认同.媒体只有从根本上提升价值观念,才能提高自身的公信力,获得受众普遍认同,化解信任与生存危机,在媒体竞争融合中获得优势,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0.
张齐建 《东南传播》2013,(3):131-132
在舆论监督和舆情引导中,地方新闻媒体作用巨大却很难发挥,地方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有意无意中背离新闻伦理,导致媒体公信力下降,使地方媒体在进行舆情引导时处于尴尬的地位。如何使地方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真正落到实处,使其从业人员注意恪守新闻伦理,从而使地方新闻媒体在保一方稳定、促一方和谐发展中起到应起的作用?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陈通 《新闻世界》2011,(6):268-269
我们如今所处的时代是各种灾难、公共危机事件频发的时代,当代传媒的发达与它的社会守望者的角色决定了它在这个时代要发挥更大的作用。这种作用是与它所具有的公信力有关的,而报道危机事件的能力也决定着媒体的公信力的高低。本文通过对NHK报道日本大地震的特点来看该公共电视台如何构建自己的公信力,也希望对我国媒体在新形势下的公信力的构建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信赖?信赖就是信任和依赖。受众的信赖度,就是媒体的公信力。媒体公信力决定着媒体影响力,这一点正成为业界的广泛共识。大家都知道,媒体的公信力决定着媒体舆论引导作用发挥的程度以及在社会中所起到的效果,公信力制约着媒介功能的发挥。公信力是媒体舆论引导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也是媒体舆论导向作用产生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郑世杰 《新闻传播》2006,(11):51-51
从目前媒体的实际操作看,有相当一部分舆论监督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虎头蛇尾,不了了之,造成这种被动局而的因素虽然很多,但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没有对舆论监督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策划,这就应了那句“凡事项则立,不预则废”的名言。舆论监督的失利,无疑是对媒体公信力的挑战,而这种公信力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媒体竞争的成败至关重要,因此作为媒体人应该反思舆论监督失利的原因,找出破解这一难题的对策,从而提高媒体舆论监督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张大宏  慕君霞 《记者摇篮》2004,(3):55-55,52
只要你留心,平日里时常会碰到这样的事,当有人说在报上看到了什么,或者从广播、电视里听到了什么,马上就会有人提醒你,别听他们瞎说,那都是糊弄人的。说这话的人观点虽然有些偏颇。但却给我们传递了这样一条可怕的信息,那就是受众对媒体的不信任,也就是说媒体的公信力遭到受众质疑。  相似文献   

15.
媒体公信力是媒体赢得社会公众信赖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存在于媒体与公众的互动关系中。媒体公信力是受众在使用媒体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认识、体验与判断。受众对媒体的信任评价与受众使用媒体的期望的实现程度、需求的满足程度是直接相关的。  相似文献   

16.
广义上说,所有的新闻和消息,甚至所有的媒体(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传播发布的所有内容都是为了满足受众的知情权,而且,这些信息中最受关注的内容是有关舆论监督的。这是因为舆论监督所报道的多是社会生活的阴暗面,是对受众有着  相似文献   

17.
地市级媒体是与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的官方新闻传播平台。地方媒体公信力主要体现为立足本土的地域定位,讲老百姓故事的内容定位和"说"新闻的风格定位。在媒体融合环境下,地方保护主义会制约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内部和外部的竞争施压导致虚假新闻频出,但新媒体技术为媒体公信力的提升带来机遇。地方媒体要积极改革以符合新时代下党和国家对新闻舆论以及新闻传播的新要求和新期待,积极拓展信息资源,敢于创新,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提升地方媒体的舆论宣传公信力。  相似文献   

18.
媒体公信力是指媒体具有的赢得公众信赖的品质与能力。公信力是媒体的一种属性,其核心是媒体的“信用”问题,可信赖是最重要的公信力维度。同时,公信力也表现为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一种关系。公信力的形成,贯穿于传播的整个过程,观众对媒体社会职能的信用程度在感知、认同的基础上予以评价,就形成了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9.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新闻媒体关注社会生活、反映群众呼声的主要形式。许多监督性新闻以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针砭时弊、促进问题解决的良好效果,赢得了广大受众的赞誉,从而树立了传媒的良好形象,提高了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孙伟 《新闻世界》2014,(9):235-236
随着媒体的快速发展,新闻报道中出现了许多虚假新闻,这是对媒体公信力的摧残和伤害。虚假新闻的产生及危害也需要新闻工作者和受众的知晓和关注。新闻机构为公众提供真实客观的报道是赢得媒体公信力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